旅游中外民俗

首页 > 图书 > 历史地理/2020-05-3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旅游中外民俗

旅游中外民俗

作者:刘亚轩

开 本:32开

书号ISBN:9787503253577

定价:34.5

出版时间:2015-07-01

出版社:中国旅游出版社

旅游中外民俗 本书特色

  《旅游中外民俗》体例新颖,配套齐全;  《旅游中外民俗》优电子教案等相关教学资源;  《旅游中外民俗》电子教案等相关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旅游中外民俗》专家审定,品质保证。

旅游中外民俗 内容简介

刘亚轩主编的《旅游中外民俗(*国旅游业普通高等教育应用型规划教材)》遵循“够用、适用、实用”的教材编写原则,在借鉴和吸收众多中外民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民族和宗教两个角度对中外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民俗进行了探讨与介绍。全书包含*国民俗与外国民俗两部分,*国民俗主要介绍了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的服饰民俗、饮食民俗、居住民俗、人生礼仪民俗、社交礼仪民俗、岁时节日民俗、工艺美术民俗、游艺民俗、宗教和世俗信仰、禁忌等,外国民俗主要介绍了国外信仰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的部分国家的民俗。
本书内容丰富,适用面广,既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导游等专业教材,也可作为旅游从业人员和旅游爱好者了解中外民俗知识的读本。

旅游中外民俗 目录

第1章绪论
第1节民俗的定义及分类
第2节民俗的基本特征与作用
第3节民俗与旅游
第2章*国汉族民俗
第1节汉族的形成
第2节汉族主要民俗
第3章*国北方部分少数民族民俗
第1节满族民俗
第2节朝鲜族民俗
第3节赫哲族民俗
第4节鄂伦春族民俗
第5节蒙古族民俗
第6节回族民俗
第7节哈萨克族民俗
第8节维吾尔族民俗
第4章*国西南部分少数民族民俗
第1节藏族民俗
第2节傈僳族民俗
第3节纳西族民俗
第4节羌族民俗
第5节傣族民俗
第6节白族民俗
第7节彝族民俗
第8节哈尼族民俗
第5章*国中南部分少数民族民俗
第1节壮族民俗
第2节苗族民俗
第3节侗族民俗
第4节土家族民俗
第5节瑶族民俗
第6节布依族民俗
第6章*国东南部分少数民族民俗
第1节黎族民俗
第2节畲族民俗
第3节高山族民俗
第7章亚洲民族民俗
第1节日本民俗
第2节韩国民俗
第3节泰国民俗
第4节新加坡民俗
第5节马来西亚民俗
第6节印度尼西亚民俗
第7节印度民俗
第8章欧洲民族民俗
第1节英国民俗
第2节法国民俗
第3节德国民俗
第4节意大利民俗
第5节西班牙民俗
第6节荷兰民俗
第7节丹麦民俗
第8节俄罗斯民俗
第9章美洲民族民俗
第1节美国民俗
第2节加拿大民俗
第3节墨西哥民俗
第4节巴西民俗
第10章大洋洲民族民俗
第1节澳大利亚民俗
第2节新西兰民俗
第11章非洲民族民俗
第1节埃及民俗
第2节南非民俗
参考文献

旅游中外民俗 节选

  《旅游中外民俗》:  第3节 纳西族民俗  纳西族先民大致是由三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源于甘肃省和青海省的黄河、湟水地带的古羌人。另一部分则系古代我国西南民族中称为“旄牛夷”“白狼夷”的一支所谓“夷人”族系。还有一部分是当今云南省丽江一带的土著居民。  纳西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香格里拉县、宁蒗县、永胜县及四川省盐源县、木里县和西藏自治区芒康县等。  纳西族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种植大米、玉米、土豆、麦类、豆类和棉、麻,“丽江马”闻名全国。金沙江地带,是著名的林区。玉龙山区植物种类繁多,以“植物仓库”之称闻名于世。  纳西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争议,有学者认为纳西语界于羌语支与彝语支之间)。纳西族有两种传统文字:东巴文和哥巴文。东巴文是一种兼备表意和表音成分的象形文字。文字形态比甲骨文还要原始,被认为目前世界上唯一仍然活着的象形文字。哥巴文是一种音节文字。纳西族信仰东巴教、藏传佛教等宗教。丽江纳西族还普遍信奉“三朵神”。  一、服饰民俗  丽江一带纳西族男子服饰与当地汉族相同。中甸一带的穿大襟长衫,着过膝肥腿裤,腰系羊皮兜,扎绑腿。宁蒗、永宁、盐源、木里地区的男子,上穿短衫,下着长裤,宁蒗一带的男子还喜戴手镯,老人穿麻布无领长衫,外加青布坎肩,系腰带。近几十年来穿藏服者渐多。  纳西族妇女的服饰因地区而异。丽江纳西族妇女穿长过膝、宽腰、大袖的大褂,外加坎肩,腰系百褶围腰,下着长裤,披羊皮披肩。宁蒗纳西族妇女穿短衫,下系长可及地的百褶裙,披羊皮,裹青布头巾,戴金、银、玉、石等制作的耳环和手镯,并喜欢束“羊皮带”或“围腰带”。永宁纳西族妇女用牦牛尾巴上的毛编成粗大的假发辫,再在假发外边缠上一大圈蓝、黑两色丝线,并将丝线后垂至腰部。  二、饮食民俗  纳西族一日三餐。早餐一般吃馒头或水焖粑粑,中餐和晚餐较为丰富,一般都有一两样炒菜和咸菜、汤等,特别喜食回族的牛肉汤锅和干巴。不论平原或山区,蔬菜品种较多,四时应市。山区广种洋芋、蔓菁和瓜豆,并以当地的土特产做成各种风味名菜,如清蒸虫草鸭、贝母鸡、天麻鸡等。其中纳西族传统名菜“酿松茸”是用松茸菌帽,酿入肉泥,蒸熟后作为祭祀的一道专用菜肴。肉食以猪肉为主,大部分猪肉都做成腌肉,尤以丽江和永宁的琵琶猪*为有名,可以保存几年不变质。  三、居住民俗  纳西族民居吸收了汉、白、藏等民族建筑的特点,住房多为土木结构,有“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前后院”“一进两院”等形式。其中,*为常见的是“三坊一照壁”,即正房和两侧厢房,与正房对面的照壁共同构成一个院落。一般正房高于两侧厢房,主要供老人居住;两侧厢房由晚辈居住。院落为长方形或正方形,中间种植果树花木或置放盆景。封火板正中的“悬鱼”,象征“吉庆有余”。  四、人生礼仪民俗  (1)诞生礼与成人礼纳西族社会中,把新生的孩子看作天赐神(十二生肖神)所赠。既是神赐,就必须弄清楚是何方神灵所赠,就必须谢过此神,并向该神灵求名。所以孩子的家人会请东巴大师作一番推算,算出求名的神祗。东巴大师便设坛焚香,诵读降神经典,迎请该神灵降临,然后祈求神灵为孩子赐名。当神灵赐下名后,全家老幼跪拜接受。  永宁地区纳西族至今仍保留母系大家族的传统,每年正月初一,满13岁的孩子在家里的火塘边举行成年礼,民间称之为“穿裙礼”与“穿裤礼”。行礼时,女孩子站在右边的女柱下,男孩子站在左边的男柱下,一脚踏粮食,一脚踏猪膘,象征终生吃用不尽。女孩由母亲为其穿上百褶裙,扎上红腰带,盘起发辫,戴上项链、耳环、手镯;男孩由舅舅为其穿上裤子,扎上腰带,带上佩刀。仪式过后,男女青年就有了结交阿注(伴侣)的权利。  (2)丧葬礼俗死者的生命神离开了躯体,躯体就不能久存家中,得举行“希坎”仪式,即把尸体火化。葬礼前一天,东巴为死者家做“端禳”,即“祭送端鬼”。非命于战争、水火绝壁、野兽獠牙者,皆为端鬼所为。为使其他成员不再受端鬼之害,需举驱杀端鬼之事。第二天,劝慰灵魂,焚化尸体。第三天,因该家各成员的生命之神受到严重惊吓,需再做祭家神仪式。对尸体的装扮和陪葬品跟汉族相似。三个仪式耗费巨大。第二年还得举办“希务”仪式,即为死者灵魂而操办的礼仪,还得宰杀牛羊。五、社交礼仪民俗纳西族很重视人际关系,重感情交往,患难与共,讲求礼尚往来。好客是纳西族的传统美德,若村中或家里来了客人,男女老少都会起来打招呼,热情让座。凡遇天灾人祸,婚丧嫁娶,亲友村邻都会主动接济帮助,不计报酬。尊老爱幼是纳西族的美德。老人在家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备受尊重。在家里,年轻人要先照顾老人吃和睡,要给老人端洗脸水、洗脚水,此种美德世代相传,至今犹然。  ……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旅游 旅游理论与实务 旅游学理论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