拷问良知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5-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拷问良知

拷问良知

“道德八书——最为紧迫的时代呼唤”丛书

作者:牛新志

开 本:16

书号ISBN:978-7-5334-5797-6

定价:20.00元

出版时间:2013-03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果然,这件事给卢梭带来终身的痛苦。40年后,他在自传《忏悔录》中坦白说:“这种沉重的负担一直压在我的良心上……促使我决心撰写这部忏悔录。”“这种残酷的回忆,常常使我苦恼,在我苦恼得睡不着的时候,便看到这个可怜的姑娘前来谴责我的罪行……”
人生活在这个充满各种诱惑和灾难频发的世界上,在某一时刻、某一处境下,出于某一私利的考虑,做出某种错误的决定和错误的事情,而伤及他人;有时出于现实利益的考虑甚至把良知的呼唤故意压下去,即“泯灭良知”,把良知盖住、让良知退后。这看似暂时得利了,实际上却是输掉了,将付出沉重的代价———良知上长久的惩罚———因为良知不会彻底泯灭。良知的惩罚是最痛苦的煎熬,是人生痛苦的根源之一,背负着良知的惩罚会让人苦恼得寝食不安。
西方格言说:“做坏事的人最受做坏事的苦。”所谓愧则有悔,愧则有疚,内心难以安宁,整日处于恐惧之中,这惩罚并不算轻。大量事实告诫我们,再没有比自身良心的审判更痛苦的审判了!有时干了亏心事,是只有自己知道的。由此带来的惩罚,只有自己承担。
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问心无愧,良知的审判使人终生难安。在现实的物质世界里,面对良知和个人利益的抉择,许多人选择了后者,因为后者可以满足个人的私欲,而把良知和道德丢弃一边。但良知和道德是作为一个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是说想丢弃就可以完全忘却的,因为良知居于一个人心中的主宰位置,审视着一个人的一言一行,对的,予以肯定与赞扬;错的,予以否定与纠正;将错就错的,予以谴责与鞭挞。
王阳明曾说,良知“人人所自有,故虽至愚下品,一提便省觉”。这“提”即提醒,唤醒。
安详无愧的心和清白的良知是细水长流的快乐和幸福。对于一个生命,再没有什么能比心灵的自由快乐更重要的事了。
 
10 倾听并按照内心良知的声音指示去做
“良知却是独知时”,“知得良知却是谁”?为何良知是“一声呼唤,不期而来”?您听到内心良知的呼唤,并愿意按照它的声音指示去做吗?
  王阳明认为人的心身内都有一个支配自己精神活动的“真己”,这个“真己”便是良知。王阳明“答人问良知”一组诗中曾说,“谁人不有良知在”,“自家痛痒自家知”。人的良知,是自家的准则,你在做某件事时意念的产生处,这意念是“是”还是“非”,良知即刻就知道。你只要不欺骗自己的良知,实实在在地按照它指导的是非去做,“善”就存,“恶”便去。依自己的良知去做,你会感到无比的踏实与充实,这就是“格物”的真谛,“致知”的实在功夫。
◎良知即“呼唤”,“一声呼唤,不期而来”
一个漆黑的雨夜,一位16岁的女中学生,上完晚自习回家的路上受到歹徒非礼,幸好有位好心人出手相救,女中学生才化险为夷,惊慌失措地跑回家。第二天媒体传来消息:歹徒致命的一刀让见义勇为的英雄倒下去了,呼吁被救少女站出来,给英雄冠以烈士的称谓。但自私的母亲死活不让女儿站出来,尔后举家迁徙了———为了保全女儿一生的清白和幸福快乐。
  七年后的一天,母亲来到女儿的房间,看到女儿写给她的一封信。
  妈:你以为那些悲伤的记忆会像抺去蛛丝网一样轻而易举地从我生命中抺去吗?我怎么可以擦干恐惧的眼泪,转身就割断恩义的脐带,做个忘恩苟活的人?这七年,总有一双怨恨的眼睛无时无刻在逼视着我,拷问我的灵魂,质问我的良知,如利箭穿心,如芒刺在背,躲避不开,挣脱不了,那眼睛让我不安,让我愧疚,那种负罪感像勒紧的绳索,让我喘不过气来。我们可以逃避世人唾弃的目光,却终逃不出良心的谴责,没有一种惩罚会比良心的谴责更折磨人了。
  妈:我已经服了七年的精神劳役,没有快乐和欢笑,我受不了了,我不愿做一辈子心的囚徒,所以,我要到那个伤心的城市去,选择面对或者补偿,只求心安……
  信还没有读完,母亲已经不能自已,忍不住大哭起来。岂止是女儿,她又何尝不是如此,每日里在恩与欠的思虑中,良心被颠来覆去,倍受折磨,苦苦挣扎。一时的逃避,却是一世的不安和负疚。本来是躲避伤害,无形中却给了女儿更大的伤害。她真真切切地感知到:人生的旅途中,最沉重的不是生活的重负,而是自己那颗无法安定的心。面对责任,千万别选择逃避,到哪里都逃不掉良心的谴责。
  这正如现代存在主义哲学大师海德格尔所描述的那样,“一声呼唤,不期而来”,良知即“呼唤”。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开 本:16

字 数:90千字

拷问良知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社科图书 人文历史

在线阅读

上一篇:伸张正义     下一篇:体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