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新劄:自由孔学的历史世界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5-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论语新劄:自由孔学的历史世界

论语新劄:自由孔学的历史世界

闽教社“论道书系”著名学者姚中秋、张祥龙、陈明联袂推荐

作者:李竞恒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5-5334-6671-8

定价:52.00元

出版时间:2014-11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实际上,本书书名中的“新”,就与“新证派”意义上的“新”大有联系——尝试通过地下出土文献、古文字资料、古音学知识对《论语》进行研究。晚清、民国以来,甲骨文为代表的古文字研究不断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马王堆汉墓、云梦秦简之后,先秦、秦汉古书大量出土。由于《论语》在两千多年的流传过程中,版本众多,传抄混乱,汉代的《齐论》版本,甚至比现代人看到的《论语》多出《问王》、《知道》两篇,可见古书流传的讹杂程度。传世本《论语》的现代面貌,也决非今人想象中那么理所当然。因此,运用这些古文字、早期文献材料来尽可能复原《论语》的原始面貌,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因为《论语》的文字面貌,直接决定了现代人对孔子和早期儒家思想的理解状况。
举几个例子。比如,《里仁》中有“君子怀刑”的说法,从汉代的经学到宋代的朱子等人,都认为这是孔子说君子要研究刑法,用刑法来治理社会。可是,通过对大量古文字材料的分析,就会发现,实际上其中的“刑”字只是“型”的另一种写法,先秦文献中很常见,“型”是模范、表率的意思,这句话就不能理解为君子整天在琢磨刑法,而是君子整天在琢磨怎么做出道德的表率。显然,新的研究成果更能符合孔子的思想。又比如,《公冶长》中,孔子说“粪土之墙”,现代人都认为“粪”是shit,所以感觉孔子在骂学生,但如果知道先秦文字中,“粪”字是扫除、扫地的意思,那么含义就变了。在先秦语境中,孔子并没有侮辱学生的人格,孔子的意思,其实是希望学生珍惜时间。光阴易逝,等到房子老得刷刷掉土那天,就不好修补了。再比如,《子路》中,孔子说“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一般都理解为孔子说,君子教化民众七年,就可以让他们去打仗了。但出土文献显示,早期写本中,不是“即戎”,而是“节戎”,而且战国文字中“节”写作“即”很常见。这样,意思就完全反过来了,孔子不是叫大家去打仗,而是说可以不打仗了。
类似的情况,在《论语》中很常见。如果没有古文字、出土文献的知识和眼光,只是拿着一本现代《论语》教材,反复诵读说孔子境界高。就是境界高,孔子喊你心怀刑法,也是境界高,孔子骂学生是粪便,也是境界高,孔子喊大家去打仗当炮灰,也是境界高,全是境界高,不愧是圣人啊。最终,这笑话只能熬成浓浓的心灵鸡汤,用以抵御雾霾的入侵。
所以说,治《论语》,应该重视并强调出土文献的重要性。正如黄人二先生所说,“《论语》一书为两千多年来古今中外学者、士子、老妪、小儿诵读至熟之书,但真能了解清楚,以高标准要求者,古往今来,殆不出数人。而历代相关著作,堪称汗牛充栋,在此基础,站在巨人肩膀,往前踏上一步都很困难”,因此“竹简出土文献必能再度贡献出它的参考价值”。黄人二:《上博五〈君子为礼〉与〈弟子问〉试释》,载《战国楚简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302页。廖名春先生也谈到:“在资料的搜集上,我们还没有一部书能超越1940年代程树德的《论语集释》。在译注的信实上,还没有一部书能比肩1950年代杨伯峻的《论语译注》。人们都以为《论语》里并没有多少搞不懂的东西,只要拿过来,或批判,或继承就可以了。其实,问题并不是如此简单,《论语》里弄不明白的地方还很多。”廖名春:《从〈论语〉研究看古文献学的重要性》,载《清华大学学报》2009年1期,第23页。
确实,正如两位先生所言,以传统方式治《论语》,已经很少有剩余的空间,但仍有很多疑问有待解决。这就需要我们,尽可能多地调动古文字、古音学、出土文献等知识,踩在历代巨人的肩膀上,去窥望遥远先秦时代的思想火光。
本书之“新”,还并不仅仅是对出土文献、古文字等新材料的运用,也还包括了考古学、古气候学,甚至人类学材料的使用。实际上,这些知识既能够帮助现代人理解《论语》文本中记载的那个时代,进入“孔子的历史世界”,也能够帮助现代人更好地还原《论语》的真实内容。
举例来说,在《先进》篇著名的“吾与点也”一章中,曾晳谈到自己的理想是在暮春时节与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按字面理解,是在沂水中洗澡。后世有很多学者认为这种理解有问题,第一种意见以王充、王夫之等人为代表,他们认为,正岁二月还很冷,完全不适合在河水中沐浴。但如果从古气候学的知识出发,就可以发现王充、王夫之的意见其实不能成立。因为古气候学的研究表明,孔子生活时代山东地区的气候,温暖湿润,生长着大片的竹林,环境与现代长江流域相似。那个时代,不是“冬季到台北来看雨”,而是“冬季到鲁国来看雨”。因此,暮春时节的鲁国郊外,是完全可以在户外洗浴的。实际上,古气候学表明,王充生活的东汉时代是一个“小冰期”(Little Ice Age),当时晚春时节的首都洛阳还冻死过人,所以王充不信孔子时代可以“浴乎沂”。而王夫之生活的时代,又称“明清小冰期”,也是异常寒冷。因此,由于无法理解孔子时代的气候环境,进而怀疑到《论语》的内容,这都是值得现代人思考的问题。
第二种反对“浴乎沂”的意见,以唐代的韩愈、李翱为代表,他们认为在河水中洗澡,是一种“裸戏”,不合于礼制。实际上,这就需要人类学和宗教思想史的知识来回应。实际上,大量的考古学、人类学、宗教学的材料均能表明,沐浴活动是一种洁净行为,先秦文化中就有以水禳祓的仪式。正如伊利亚德(Mircea Eliade)所说,在宗教思想史中,“在一切重大的宗教活动之前都要沐浴,使人预备好进入神圣的体系”。\[美\]米尔恰·伊利亚德:《神圣的存在:比较宗教的范型》,晏可佳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85页。这也表明,“浴乎沂”不是“裸戏”,而是严肃庄重的古礼。因此,古气候学加人类学、宗教学视野可以证明,《论语》中“浴乎沂”的记载,是可信的。
陈少明先生曾谈到,有两个《论语》的世界,一个是前《论语》时代就已经形成的语言、文字、婚姻、货币、物质生产技术以及基本政治结构;另一个世界则是主观性的,是通过语言文字传递的历史经验。陈少明:《〈论语〉的历史世界》,载《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3期,第39页。确实,一般读者所关注的,是以后者为中心的《论语》,强调了自古以来“义理”的传承。陈少明先生说,这两个“世界”之间不同,有时甚至会有冲突。不过,在我看来,这两个世界之间,也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对前一个“世界”的理解,其实也有助于更深刻把握后一个“世界”的思想,乃至于精神气质。

 3/6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社科图书 人文历史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