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纾年谱长编(1852—1924)
林纾年谱长编(1852—1924)作者:张旭、车树昇编著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334-6511-7 定价:128元 出版时间:2014-09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庚子)49岁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辛丑)50岁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壬寅)51岁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癸卯)52岁
1904年(光绪三十年甲辰)53岁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乙巳)54岁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丙午)55岁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丁未)56岁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戊申)57岁
1909年(宣统元年己酉)58岁
1910年(宣统二年庚戌)59岁
1911年(宣统三年辛亥)60岁
1912年(民国元年壬子)61岁
1913年(民国二年癸丑)62岁
1914年(民国三年甲寅)63岁
1915年(民国四年乙卯)64岁
1916年(民国五年丙辰)65岁
1917年(民国六年丁巳)66岁
1918年(民国七年戊午)67岁
1919年(民国八年己未)68岁
1920年(民国九年庚申)69岁
1921年(民国十年辛酉)70岁
1922年(民国十一年壬戌)71岁
1923年(民国十二年癸亥)72岁
1924年(民国十三年甲子)73岁
参考文献
附录一林纾身后刊登作品细目
附录二林纾未刊作品细目
后记
精彩节选
丛书总序
福建近现代史上,文化名人辈出,其尤著者如陈宝琛、林纾、严复、陈衍、林语堂等。他们或从政兴学、或赋诗为文、或研经论道、或译书新民,不仅显名于当时,更被泽于后世,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深远之影响与永久之意义。对于这些文化名人的研究,除了整理刊布其著作文稿、探讨其思想学问之外,以年谱长编之形式对其生平事迹及诗文著述作全面系统的梳理和考订,也是一项资料性与学术性兼备的重要工作。在这方面,由胡颂平先生编著的多达十册数百万字的煌然巨著《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堪称典范。2010年,“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年谱长编系列”由中华书局出版,而在此前后,中华书局还出版了其他一系列文化名人的年谱长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近年也打造了“晚清人物年谱长编”系列,作为该社重点的出版工程。可见,年谱长编这种形式的著作在学术研究中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近现代闽籍文化名人年谱长编丛书”虽对象有别,但旨趣无异,而通过丛书的编写以弘扬福建地方文化,亦是题中应有之义。
本丛书以近现代闽籍文化名人为对象,特别选取尚未有过年谱或已有年谱但内容简略、资料过旧者,初步拟订的对象有陈宝琛、林纾、沈葆桢、陈璧、陈衍、谢章铤、陈寿祺、陈乔枞、林昌彝、张亨嘉、萨镇冰、辜鸿铭、朱谦之、林语堂等;本丛书以年谱长编为形式,资料务求翔实,编排必求妥当,全面展现谱主生平事迹、社会交往与著述活动,以期知人论世,为学界进一步的研究提供资料与线索。
丛书在广泛全面地收集相关资料(包括已刊著述及未刊文稿)的基础上,对这些资料进行严格考辨、细致梳理、合理剪裁、逐年编排,以此展现谱主之生平事迹与著述活动,并在书后附录谱主著作目录、出版情况及各类索引等,以便学人检索及利用。
年谱长编之作,首重资料翔实。举凡与谱主有关之已刊论著、未刊文稿、档案、日记、书信等资料,都在搜求范围之内。这些著作或藏于国内外各图书馆、档案馆,或藏于私人之手,寻访颇为不易。而且文化名人社会交往广泛,除了他们自己所留下来的著述之外,他人著述及日记书信中也往往多有记载,想要将如此众多的资料搜罗殆尽,俾无遗漏,诚非易事,但尽可能搜寻甚至发现新资料,乃是本丛书编写的重中之重。在全面掌握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学界已有研究的成果,再对相关资料加以钩沉、考证与抉择,力图勾勒出谱主的轮廓面貌,并尽可能对谱主一生思想发展脉络做出清晰梳理,也是本丛书编写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在福建地方文献整理中,较为常见的形式是对闽人著作的点校刊布,如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八闽文献丛刊”。而以年谱长编的形式,对近现代闽籍文化名人的生平事迹及诗文著述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和考订,似尚未有人做过,这是本丛书体例之创新处。在内容上,本丛书首求资料之新,不仅充分利用已刊著述,而且更要广搜各种未刊文稿、档案、日记、书信等一手资料,努力发掘新史料,得出新结论。在对谱主生平事迹、诗文著述的考订和梳理上,本丛书也将在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续求新知。通过本丛书,为学界研究这些文化名人提供权威资料,同时也展现福建地方文化的多彩面貌和辉煌成就。
序一
吴仁华
张旭教授《林纾年谱长编》即将出版之际,嘱我作序,难却盛情便勉为之。
2011年底到福建工程学院任职以来,林纾就成为我脑海中挥之不去的一位历史人物。两年来,我不断思考与谋划如何推进林纾研究,并为之确立了“三个目标”。一是努力将林纾研究推向一个新阶段。囿于历史局限,林纾作为历史人物基本上处于政治反动保守、衬托进步人物的地位,作为文化人物多以翻译家和古文家身份呈现。对他的研究,或集中在政治观点的论争中,或集中在翻译界。然而,透过史料还原历史,我们越来越深刻认识到,林纾是中国近现代化进程中一位重要历史人物,具有多重的文学存在及文化存在,应当从历史与文化深处,多维度地展开对林纾的重新认识与定位。二是努力使福建工程学院成为林纾研究重镇。福建工程学院的办学历史可溯源自1896年林纾参与创办的“苍霞精舍”,林纾作为创校人物的形象早已深入历届校友之心。近年来,学校成立了林纾文化研究所,刚刚起步的林纾研究,已引起林纾后人及学界的关注。但是,作为一所升本仅十一年的工科院校,开展林纾研究力量薄弱,成果数量不多、水平不高,而且系统谋划不足、基础建设不够,如林纾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尚未系统展开。在文化传承创新已成为大学重要功能之一的当下,福建工程学院应该有这样的历史担当,全面加强林纾研究,推出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使林纾研究成为学校人文学科发展的重要领域和特色领域之一,使学校成为林纾研究的重镇。三是努力让林纾成为大学文化建设的宝贵资源之一。林纾是一位很有特质的历史文化人,道德文章均是那个时代的杰出者;更是一位优秀的教师,于教学于研究于育人,无论是成果还是影响,都可颂可传。林纾对于福建工程学院的文化建设具有特定的内涵,是“真诚勤勇”校训秉承与弘扬的精神表征。挖掘林纾身上附着的文化意蕴,既可以延续百年老校的历史发展文脉,又可以推动新建院校的特色文化建设。再辅之以林纾塑像、作品再现等形式与手段,进而使林纾作为文化符号成为福建工程学院文化建设和校园建设的一大亮点与景点。
社科图书 人文历史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