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文宗 刹那锦云——也是鲁迅,也是胡适
一代文宗 刹那锦云——也是鲁迅,也是胡适以研究者的视角与女性独有的笔触 勾勒两位文学宗师远去的身影 传递20世纪的人文精神与人间温情作者:姜异新 开 本:32开 书号ISBN:978-7-5334-6927-6 定价:36元 出版时间:2016-02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
关于本书
本书以追随鲁迅、胡适两位大师的人生踪迹为外部线索,以展示他们内在心灵的契合为气脉,采取并列平行结构,分别讲述,各自独立成篇。鲁迅部分纵横结合,既有整体观照,又有局部聚焦,充分展现他人生的各个阶段,透视其人间情怀支撑下的精神能量;胡适部分则以在美国的经历为主,点滴浪花,以小见大,披露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
内容简介
本书撷取一代文宗鲁迅与胡适的人生片段,以优美细腻的文笔讲述他们的读书、求学、工作、日常生活,乃至情感及文字生涯,作者追随大师的脚步,选取鲁迅在绍兴、北京、日本,胡适在美国的漂泊经历,身临其境,细致入微地探究其内心世界,展现二者不一样的人生际遇,却是一样的人间情怀,均在刹那尘世留下了永恒的思想光华。
作者简介
姜异新,女,文学博士。北京鲁迅博物馆研究室副主任、研究馆员、《鲁迅研究月刊》副主编。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鲁迅与同时代人研究、新文化研究。著有《互为方法的启蒙与文学》《走读胡适》等。
目录
第一辑
· 追随鲁迅永远的心
· 栖居在鲁迅的结构里
· 每一刹那,深味人间——鲁迅小传
· 鲁迅的辛亥
· 鲁迅在北京的现代消费地图
· 那最冷静与最敏锐的神经
第二辑
· 魂牵梦系绮色佳
· 凯约嘉湖上的诗波
· 费城一晚
· 芝加哥的中国风
· 橡园深深
· 纽约,胡适张爱玲相逢1955
· 曼哈顿东区81街104号
· 后记
精彩节选
鲁迅在北京的现代消费地图
从1912年由南京北上至民国教育部任职,到1926年女师大风潮发生后被迫南下,鲁迅在北京共居住了14年。14年间,他光顾最多的地方是以古老的琉璃厂书肆为代表的传统去处,不过,他也出入于新潮电影院、咖啡馆、公园、洋行、西餐馆,在某种程度上,有很多除传统之外的西式休闲和娱乐方式。
老北京有名的大饭庄,有“长安十二春”“八大楼”“八大居”,其中的大陆春、宣南春、广和居、同和居、东兴楼、新丰楼、泰丰楼等地都曾经留下过鲁迅的足迹,最有名的是位于宣武门外菜市口北半截胡同的广和居。这个原名“隆盛居”的大饭庄,开业于咸丰年间。当年有不少来自南方的京官,成为这里的常客,他们在此宴请亲朋、议论时政,几乎将此当成了俱乐部。戊戌变法时期,谭嗣同、杨深秀等人就常来此聚会就餐。鲁迅日记中也经常有“夜饮于广和居”的记载,这是他和友朋交流思想的主要场所。
另外,鲁迅还经常去升平园洗浴,青云阁理发,瑞蚨祥制衣,这些著名的条件较高的商业场所,并不是普通百姓所能消费得起的。当然,鲁迅是很平民化的,他喜爱民间耍货,经常到充斥着便宜实惠的老式物件的护国寺和白塔寺等古老庙会上闲逛。他还热衷于收集古钱拓片,常去小市溜达,甚至在连穷苦小贩都不出摊的恶劣天气里,也执意去看看,兴致之浓笔墨难以形容。鲁迅还常常与友人、亲人游览旧钟楼、什刹海、钓鱼台、陶然亭、雍和宫、西山碧云寺、农事试验场(即今北京动物园)、中央公园、北海公园等老北京的著名景观。中央公园是他最愿去的地方,尤其是“来今雨轩”茶座,既可以会友闲谈,又可以啜茗宴饮,同时也可以读书写作。1926年七八月间,在即将离京之际,鲁迅与齐寿山在中央公园合作完成了《小约翰》的翻译。离京南下前,他的老友及学生也大多在此为他饯别。
鲁迅日常消费中最频繁的是购书。北京为他营造了一个很好的“嗜书”环境,这里尤其要提到的是琉璃厂的文化街。来京之前,鲁迅就非常向往那里的文化氛围,在给许寿裳的信中经常提到。到京一周后,更是来不及洗去仆仆风尘即去浏览。平日里公余除抄书之外,一遇暇日便去那一带徜徉,或浏览古书,或访求碑帖,或搜集信笺,成为南纸店(清秘阁)和以卖酸梅汤、蜜饯闻名的信远斋的常客。在京14年,鲁迅到琉璃厂四百多次,是一生中漫步最多的地方。鲁迅所用之书款,绝大多数花在了琉璃厂,可以说是极大支持了这一旧书肆的生意。琉璃厂因鲁迅的墨缘而传下千古佳话,鲁迅也因这一所特殊民间学校的熏陶,而更加的通达博学,尤其是版本、目录、校勘之学,与日俱增。
鲁迅在北京最大的消费是买房。他于1919年卖掉绍兴家乡老屋,花了三千多元在西城八道湾买下一座“三进”的大院落。与周作人决裂后,他于1923年8月搬进砖塔胡同61号租住,三间正房月租金8元。女佣除了全包食宿以外月工资3元。1924年,鲁迅再次筹款八百余元买下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21号一座幽静的小院,并于这一年的5月25日再次迁居。这个由他亲自设计改造的小四合院,有被称作“老虎尾巴”和“绿林书屋”的卧室兼工作室,这是鲁迅在北京最后居住过的地方。也就是说,鲁迅先后在京置业两次,他的生活称得上是小康水平。
20世纪初年,一种源自外国使馆区的休闲和娱乐方式与古老传统共同构成了北京城市文化的中心部分。除了上述传统的“老字号”外,鲁迅也经常去很多西式购物和娱乐场所。例如,他去过日租界加藤洋行购买领结、革履;去前门临记洋行和东城的法国点心铺购买点心,与友人喝咖啡(文中记为加非),食欧洲饼饵、薄荷糖、牛肉、面包等,偶尔也吸雪茄烟,用稿费买大批咖啡糖请青年学生们品尝。当西式饭店和中国人的生活还很有距离时,鲁迅有一段时间热衷于去西餐馆。据日记载,自1913年冬至1917年间,鲁迅与友人常到位于西单大街一个叫做益锠的西餐馆消费,后来干脆包饭。1917年4月1日周作人来京,鲁迅带他去很多自己常去的地方休闲,比如广和居饮酒、升平园洗浴、青云阁啜茗等,但第一个去的就是益锠。那是周作人来京后的第二天,鲁迅专门请假,带他去那里吃午餐,我们似乎能感受到大哥急于带弟弟共同体验一种移植到北京的新生活方式的兴奋。除益锠外,鲁迅还去过欧美同学会(餐厅)、撷英番菜馆、西车站食堂,与日本友人共饮于大陆饭店、石田料理店,德国饭店等高档西餐厅。其中,交通部承办的“西车站食堂”以经营德国大菜而享有盛名。1919年3月29日,鲁迅与周作人、陈百年、刘叔雅、朱逷先、沈士远、沈尹默、刘半农、钱玄同、马幼渔等十位学者教授在这里聚会,时距五四运动只有一个多月。尽管他们的谈话内容我们已经无法获得确切的历史资料,但可以想象那其中弥漫着怎样自由的思想空气,浮动着怎样前所未有的文化讯息。
社科图书 人文历史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