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青萍——近代中国都市文化圈
风起青萍——近代中国都市文化圈看十里洋场百年变迁作者:张伟 开 本:32开 书号ISBN:978-7-5334-6932-0 定价:30元 出版时间:2015-09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
就国内年画收藏而言,各产地的博物馆都有比较丰富的藏品,但大都以本地作品为主。小校场年画,目前也主要由上海的文博机构收藏。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是上海图书馆。上图年画藏品有四千余幅,大部分是清末民初期间的作品,最出彩的正是上海小校场年画,这也成为上图馆藏年画中的精华部分。这些小校场年画大约有近300幅,是国内外文博机构中小校场年画数量最多的一项收藏。上海美术家协会收藏的各地木版年画大约在三百幅左右,以杨柳青、杨家埠和桃花坞为最多,然上海本地年画却非常之少,约仅占百分之五。上海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年画数量大抵和上海美协相同,但小校场年画占到总量的近一半,可谓目前收藏上海年画数量仅次于上图的机构之一。尤其难得的是,上海历史博物馆还收藏有一些小校场年画的雕版,具有珍贵的文物价值。上海的一些民间收藏家,收藏年画数量也不少,但基本都是民国期间的石印和胶印年画,很少看到有真正早期的小校场木版年画。当然也有例外,如合肥石先生和上海舒先生的藏品中就有不少精彩的小校场年画,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国外的收藏更难统计,据笔者掌握的情况,英、法、德、美、瑞典和匈牙利等国都有上海年画的收藏,数量较多的则是日本和俄罗斯。
据此,国内外公家机构和私人所藏小校场年画可以有一个大致统计:国内已知藏有上海小校场年画的数量大约在600幅左右,国外公、私机构和个人这方面的收藏大约有300幅,两者相加,国内外藏有上海小校场年画的总数仅约900余幅。当然,这只是目前并不完全的统计,民间藏龙卧虎,英雄辈出,上海小校场年画的真正存世量目前还只能说是一个谜。
国际名流的上海踪迹
——近代上海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个特殊视角
1843年开埠以后,上海迅速发展成为西方文化输入中国的最大窗口和传播中心。上海还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移民不仅来自全国的18个行省,也来自世界各地。无论就侨民总数还是国籍数而言,上海在整个中国城市中都独占鳌头。这种人口的高度异质化所带来的文化来源的多元性,酿就出了自由宽容的文化氛围,并催生出充满活力的都市文化形态,上海也因此成为多元文化的摇篮。到19世纪末,上海已是整个中国,乃至整个亚洲区域内最繁华、最有影响力的文化大都会,并与伦敦、纽约、巴黎、柏林等城市并驾齐驱,跻身于国际性大都市之列。
这些因素决定了上海具有大量异于其他城市的独特之处,而中西文化的频繁交汇碰撞,恰恰正是上海这座城市的最鲜明特点。在上海的城市发展历史上,有一个亮点应该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这就是上海与世界文化名人的关系——上海对他们的态度,他们对上海的回应。追溯往事,众多享誉世界各领域的国际名流都曾与上海有过渊源,有的长期讲学、有的短暂造访、有的进行商业演出,有的屡次应邀参观,如爱因斯坦、马可尼、罗素、杜威、泰戈尔、毛姆、芥川龙之介、萧伯纳、海菲兹、鲁宾斯坦、夏里亚宾、卓别林、范朋克等等。这串响当当的名字背后都蕴藏着一段段值得深思回味的往事。它们折射了上海城市传统中最值得弘扬的精神:尊重科学、崇尚创新、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尤其在现今多元文化与全球化的氛围里,这些西方文化泰斗级人物访问上海的史迹,自然更应被赋予丰富的文化涵义。充分发掘这些史迹,既有利于展示上海曾有的风韵和深沉的文化底蕴,也有利于让世界更了解上海。
这是一个具有挑战意义的课题:在19世纪中晚期到20世纪中期这近百年时间里,踏上过上海大地的世界各国名人多如过江之鲫,难以尽数。其中,享有世界声誉的国际名流,据我们统计,也起码在百位以上。这是上海这座城市的精神财富,也是一笔值得深入发掘的文化宝藏。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对这项文化遗产却远远不够重视,仅仅是一份比较粗略的来访者名单,也无一家机构能够拿得出来;至于研究方面,更几乎是一片荒芜之地。2006年,《文汇报》推出“国际科学文化名人与上海”专栏,试图发掘上海的优秀文化历史遗存,集中展示上海的城市形象和魅力。但限于文献的匮乏,从爱因斯坦到卓别林,共发掘了7位大师与上海的因缘关系就无法持续了。几乎同时,另一家重量级媒体《新民晚报》也以“重绘国际名人上海足迹地图”为题,推出了两期专题报道,但在简略介绍了杜威、罗素、卓别林、马可尼等13位世界名人造访上海的历史后,也因难以为继而宣告中止。由于基础史料的不明朗,更多的机构都只能知难而退。
“国际名流与近代上海”这一课题充满魅力,富于挑战性,应该有人来承担其责。同时,我们在评价这些历史人物时首先要避免简单化与单向性的思维,坚持以多元的价值标尺去分析、解读、点评处在中西两种文化撞击背景中的历史人物的心理、心态、情感与价值观及行为模式。其次,在历史学的三个空间(物理空间、地理空间、人文空间)中,要特别注意对人文空间的开掘,诸如当时中国社会的舆论氛围,各种势力的力量对比,来访者的地位影响,欢迎或反对阵营的不同背景等等,避免将丰满的人物置于单一、苍白的环境氛围中。再次,对中西两种文化,要注意从两方面去观察,既要看到两种文化的冲突与碰撞,也不能忽视两种文化的融合与共处。
研究这样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很可能会碰到各种情况:第一,相关文献史料都还清晰,但由于时代和理论的局限,对这一人物及其活动和产生的影响,理解不够,解读有误,这就需要有睿智的眼光去重新发现。何谓发现?即随着人们对某一事物的认识的不断提高,以新的观察视角对其进行思考,进行描绘和解释,使有关这一问题的叙述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人类社会就是这样不断地发现,不断地进步。第二,发现新的文献史料,一经提出足以引人瞩目,甚至颠覆以往的结论。有学者认为:一切历史皆史料。虽然不无偏颇,但也足见史料文献对于历史研究的重要。因此要从最基本的史料收集、文献考证做起,一切凭资料说话,不发空头言论。第三,以往史料文献皆在,但却芜杂不清:或语焉不详,或相互矛盾,或来源不明。对此要进行梳理,就像理一团乱麻一样,从中理出头绪,理清脉络,使各节材料各得其所,相互印证,错的、伪的史料则要一一剔去,还历史以真相。这里限于篇幅,仅举一例,国际巨星卓别林1936年曾经在周游世界途中踏上过上海的土地,其在沪行程满打满算只有26个小时,但就是这短短的26个小时,卓别林的行程安排可谓丰富,几乎是连轴转,不浪费每一个时辰。卓氏访华在文化交流史上是一件引人瞩目的盛事,当时就有上百篇文章记述卓氏的访问,这股余波甚至一直延续到几十年后,在重视城市记忆的今天,仍有无数篇文章重谈这件往事。但遗憾的是,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几乎每篇文章在基本史实上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错。由于卓别林特殊显赫的身份地位,当年绝大多数记者在大部分时间内都难以接近他,再加上卓氏对自己活动的一些可以理解的保密措施,故很多报道都不免道听途说,添油加醋,甚至张冠李戴,指东为西;至于几十年后的相关记述,更是懒得再去查考,只是找寻下载一些自认为权威的记载转抄发挥。笔者在仔细阅读中发现,这些记述依据的几乎都是梅兰芳的著述。梅氏和卓氏关系密切,又是当年参与接待的亲历者,他在1962年出版的《我的电影生活》一书中详细回忆了卓别林访华的具体经过[1]。照例说,以其特殊的身份和经历,这份回忆的可靠性应无庸置疑。但恰恰就是这篇权威记述,由于梅氏写作时已事过二十余年,具体材料也是别人搜集提供,整理成文又出自他人之手,故其中的一些细节,诸如卓氏访华的时间、参观活动的地点、某些活动自己是否出席,以及一些过程的互相错位等等,都与事实相差甚远。而以后的不少“怀旧”文章,大都以此作为基本文献的蓝本,其错讹程度当然是可想而知的。类似这样错误,不仔细研读大量第一手文献是难以发现的,故厘清问题的自信,必须建立在高强度的仔细研读,认真辨析上。
社科图书 人文历史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无相关信息
上一篇:民国遗脉
下一篇:左右手:百年中国的东西潮痕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