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个福州家族的百年家史
16个福州家族的百年家史作者:郑芳 著 开 本:特大32开 书号ISBN:978-7-5334-7561-1 定价:46.00元 出版时间:2016-12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
沈祖牟是沈葆桢的第五代嫡系长孙,其祖父沈翊清两岁开始识字,幼年即表现聪明过人,因此也曾是沈葆桢格外疼爱的一个孙子,成年后沈翊清长期在船政工作,后来官升船政会办大臣;其祖母林瑞云出生书香门第,精通诗文;其父沈觐平,曾是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优选贡生,做过马尾船政局秘书,但他不爱做官,以研究目录学自娱,是福建著名藏书家;其母陈璱如是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陈宝琛的侄女。这样的家庭环境,也造就了沈祖牟对书对文学的热爱。
而以沈祖牟为代表的沈家后裔在文学上的优秀表现,应该说也是沈葆桢重视读书,希望延续书香的直接反映。在后来整理面世的沈葆桢家书中可见,他常常在给孩子的家信中要求他们好好学习。在父母去世回家守孝期间,沈葆桢常在家中督导子孙们读书,并请多位名师到府上给子孙们授课。
少年时代的沈祖牟,就曾在家塾读书,因此精于古文,擅长诗词。16岁时,沈祖牟考进上海著名教会大学圣约翰大学。1925年五卅惨案,因当时的圣约翰大学校长卜舫济撕毁中国国旗,沈祖牟和学校500多名学生、17名老师一起愤而离校,转入后来创办的光华大学经济系学习。
新月派是20世纪20年代兴起的现代诗歌流派,以徐志摩、闻一多为代表人物。在诸多的“新月”诗人中,沈祖牟因其早逝一直鲜为人知。在1931年新月书店出版的《新月诗选》,沈祖牟有《瓶花》《港口的黄昏》两首入选,当时能入选此刊物的多是诗坛大作家。编选者陈梦家曾与闻一多、徐志摩、朱湘一起被称“新月诗派的四大诗人”,他曾在《前言》中将沈祖牟与梁镇、俞大纲视为“新月”后起之秀,认为三人的诗“技巧的熟练和意境的纯粹,决不是我们的夸张”。
在沈祖牟短暂的人生经历中,他的另外两个身份是藏书家和古籍研究家。沈家历代重视读书,祖上藏书不少,沈祖牟自幼就爱好地方文献,喜欢收集历史资料,他把大部分的工薪用于购买古旧善本书籍,并且亲自加以考订编纂。关于父亲嗜书如命的故事,沈祖牟的五个孩子曾在为怀念父母而编写的一本《相约回忆里》中,提到过多个细节:一是大学毕业后在英国烟草公司任职的父亲,每月发薪的日子,他总会出现在福州的几处旧书店,见到需要的书,哪怕破旧不堪也会买回家。曾经,坊巷里的熟人常常会见到黄包车里装满书,这个沈家的年轻人跟在后面气喘吁吁地跑的场景。二是珍珠港事变后,香港沦陷,在撤离之际,因心疼放在宿舍里的五六箱书,他冒险回去取,结果被日军发现开枪,险些送命,最后落得只身逃回内地。三是1946年,沈祖牟从东北返家,瘦得已经脱形,带回的十几个皮箱里,除一个装了些破损的内衣内裤衬衫,其他的箱子里全是满满当当的书。
沈祖牟被外界关注的还有他的婚姻。在沈家大院,沈祖牟曾经和太太一起生活的房间还保存完好。每年从上海回福州,沈祖牟最小的孩子沈丹昆都会住在这里。屋子里陈列的书桌、椅子、床、洗脸架、美人靠等家具,都还是父母结婚时置办的,用的是上好的楠木,款式是当时流行的,中式,又带着些西洋的味道。沈祖牟的婚姻也像这家具的风格。沈祖牟出生古典式的书香门第,遵照传统儒家礼教;太太张瑞美出生洋化的西医之家,信奉耶稣基督。当时沈祖牟大学毕业在厦门的颐中英美烟草公司任办事员,租住在鼓浪屿名医叶得意家。沈祖牟所住房间的阳台就与房东叶得意女儿的房间相对,共同的爱好让两个年轻人走在了一起。1935年,26岁的沈祖牟与24岁的张瑞美在厦门竹树脚礼拜堂举行了一场隆重的西式婚礼。之后,两人回到福州,又在宫巷的沈家大院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婚礼。据沈家后人回忆,这座院子每进之间都有大门小门相连,这些门平时都关闭,只在家族大事的时候才敞开,民国至今,这些门开过三次,两次是红喜事、一次是白喜事。其中一件红喜事就是沈祖牟的婚礼。
关于父母的婚约,沈丹昆说,这在当时的沈家属于凤毛麟角。自沈葆桢开始,沈家在福州是名门望族,家族的婚姻几乎都逃不开与当时同样是大家族的林家(林则徐家族)、陈家(陈宝琛家族)、郑家(郑葆中家族)、刘家(电光刘家族)的联姻。这对年轻人因自由恋爱得来的婚姻,并未遭遇家族的反对,也足以说明沈家的观念并非顽固守旧。
除去短暂租住仓前山陶园的一段,这对新婚夫妇作为沈翊清的长房长孙,在沈家院子右侧,即沈翊清购置的宅院里一起生活了十年左右。在这里,两人养育了五个孩子。也是在这里,沈祖牟和众多本地以及往来福州的文化名人交流诗词,分享藏书,成为知己。当年,陈梦家、柳亚子、卞之琳、方令孺、卢冀野等都是国内文化圈的名人,与沈祖牟都有往来。那时,时任福建省政府参议的郁达夫常常会在福州的各大旧书店与沈祖牟偶遇,两人曾自诩“一对嗜书虫”。1936年3月,郁达夫曾来宫巷沈家赴过一场家宴,当时,席间还有沈祖牟特地请来的两位表亲,一位是陈宝琛之子陈几士,一位是林则徐后裔林汾贻,两人祖上都有丰富藏书,自己也是藏书家。
可惜,这位沈家的“通人”(福州话称学问渊博为“通”)在38岁那年,因为胃病早早离世。当时,沈祖牟最大的孩子11岁,最小的孩子沈丹昆才三岁。
1955年,沈祖牟的太太张瑞美将丈夫留下的三万卷藏书全部捐献给福建省图书馆。据之后沈祖牟的三女沈叔都的回忆,当年省图书馆派了两三人在沈家的“补竹斋”花了半个来月的时间对捐献图书登记造册。
“幸好当年母亲捐书,不然到如今也所剩无几。”沈丹昆曾写过一篇文章《假如父亲1947年没死》纪念父亲,文中提到:“1966年8月的福州宫巷沈家大院,从一进、二进到三进,‘烧四旧’的熊熊大火燃烧了三天三夜,连高悬门口与大厅上一百多年的祖宗‘进士’‘文魁’……牌匾和被族人几百年来视为至高神圣的祖宗神位也全遭了殃……”沈丹昆回忆,其父的大量未刊手稿、手抄、珍贵书籍、历史照片、字画墨宝等等,或者被烧,或者被掠劫,至今下落不明。
张瑞美是最懂沈祖牟的人。她曾经留下一段对丈夫的回忆:“他是经济学毕业,毕业后走上商务工作,像他这样职业的人,一点无商人味,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为学的精神不辍。”
沈祖牟去世时,张瑞美才36岁。曾经就读于福建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的张瑞美,因为需要照顾五个孩子,未曾外出工作。独自养育孩子的生活并不轻松。在宫巷沈家大院的这一进狭长空间里,孤儿寡母的生活,更多靠母亲的勤俭持家,和陆续变卖首饰、衣物和家具维持。
社科图书 人文历史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无相关信息
上一篇:鲁迅故家的败落(增订本)
下一篇:我的母亲胡希明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