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1975-日本农协三个面相-战后三十年发达史考察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5-1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1945-1975-日本农协三个面相-战后三十年发达史考察

1945-1975-日本农协三个面相-战后三十年发达史考察

作者:李汉卿

开 本:32开

书号ISBN:9787520111317

定价:89.0

出版时间:2017-10-01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

1945-1975-日本农协三个面相-战后三十年发达史考察 本书特色

日本农协被公认为世界上*成功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形式之一,在农协的领导下,不但日本的农业实现了由传统耕作方式向现代化生产方式的转变,完成了跨越式发展,而且日本也没有形成城乡二元结构。对于同属儒家文化圈的中国而言,虽然目前也有多样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但在运行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本书对日本农协的发展做了系统考察,揭示出日本农协的三个面相(特性),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

1945-1975-日本农协三个面相-战后三十年发达史考察 目录

**章 绪论
  一 研究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农协的思想渊源:合作社思想的植入
  一 西欧合作社思想的传入
  二 日本合作社思想的萌芽与发展
  三 日本“合作社主义”思潮的兴起及幻灭
第三章 农协的前身:产业组合与农业会
  一 早期合作社的尝试及产业组合的建立与演化
  二 战时农业统合与农业会的建立及其畸变
第四章 农协发展的基础:制度、组织与农地改革
  一 农协发展的内在基础:完备的制度与组织体系
  二 农协发展的外部条件:昭和宪政与农地改革
第五章 作为组织体的农协发展:农协系统组织的建立
  一 作为组织体的农协的特性
  二 《农协法》的实施与农协组织的建立
  三 经济发展与农协组织制度的变迁
  四 农协组织的合并及其影响
第六章 作为事业体的农协发展:农协事业的开展
  一 作为事业体的农协的特性
  二 农协事业的内容及其发展
  三 农协事业开展与组合员的融合
第七章 作为政治体的农协发展:农政活动的开展
  一 作为政治体的农协的特性
  二 农协农政活动的铺开:压力集团的转变
  三 农协农政活动的成效:自民党的扶持
第八章 合作化运动视域中日本农协发展的探讨及借鉴
  一 世界合作化运动中的日本农协
  二 关于日本农协发展的探讨
  三 日本农协发展的借鉴
参考文献
后 记

1945-1975-日本农协三个面相-战后三十年发达史考察 作者简介

李汉卿,河北保定人,法学(政治学)博士与中国研究博士(日本),现为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复旦大学访问学者;上海市政治学会会员、上海市社区研究会会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政治与基层治理、日本政府与政治;在中外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并主持教育部等科研课题4项。

1945-1975-日本农协三个面相-战后三十年发达史考察

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总论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人名字号辞例     下一篇:城市社会学评论-第一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