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来自课堂的经验和案例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5-1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教育公平:来自课堂的经验和案例

教育公平:来自课堂的经验和案例

作者:奚晓晶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49551477

定价:42.0

出版时间:2014-04-01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公平:来自课堂的经验和案例 节选

(1)同样的关怀,有不一样的公平策略。对于这句话,有两层意思。**层意思,也是首要的要求是“同样的关怀”,即教师对每个学生平等对待,不偏爱某些学生,不忽视某些学生。这是教学公平的**个要求,即平等性。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感受到教师的爱,才会信任老师,才会对教师的行为有更多的理解,师生关系才能和谐融洽。第二层意思,表达的是教育公平的第二个要求,即差异性。在同样的关怀的前提下,我们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给予不同的对待策略。因为每个人需要的公平程度不同,需要的公平对待方式不同,只有教师了解每个学生,采取针对性的策略,教学效果才会达到*好。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2)同样的措施,产生不一样的公平体验。正如前文所谈,公平既是一个外在的东西,是可以通过客观的显性行为表现出来的,又是一个内在的东西,是每个人的主观感受,正如幸福感一样,主观幸福感才具有更加重要的心理作用。作为一个主观感受的公平,必然会因人而异。同样的教学行为,在不同学生身上产生的公平体验是不同的。如性格内向的学生,可能并不希望得到更多发言的机会,如果教师为了体现公平,给她很多机会,也许会让她感到压力或难堪。她可能更愿意听大家说,或自主参与。(当然,也许有人认为,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都希望有更多“露脸”的机会。也有一种情况是,有的学生的内向是暂时的,是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也许在教师更多鼓励下,学生会更加自信,更愿意在同学面前展示f|我,这就是潜能得到了开发。)
(3)同样的学生,有不一样的公平需求。大家都是学生,甚至都是成绩好的学生,可能对公平的需要是小一样的。有的人更加敏感,关注自身感受,需要更多关注;而有的人不太在乎,关注自身行为,需要更多成功体验。

教育公平:来自课堂的经验和案例 作者简介

奚晓晶,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院长。魏耀发,上海市“双名”工程教心二组基地主持人。

<a href=http://www.00-edu.com/edu-info-438-0.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教育</a>公平:来自课堂的经验和案例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社会科学 教育 中国教育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