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慕 嫉妒 恨-一个关于财富观的人类学研究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5-1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羡慕 嫉妒 恨-一个关于财富观的人类学研究

羡慕 嫉妒 恨-一个关于财富观的人类学研究

作者:张慧

开 本:32开

书号ISBN:9787509792360

定价:59.0

出版时间:2016-05-01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羡慕 嫉妒 恨-一个关于财富观的人类学研究 本书特色

曾经“眼红”与“红眼病”的讨论占据20世纪80年代报纸头条,现在“羡慕嫉妒恨”又成为流行词汇。本书从对“红眼病”“仇富心态”的文本分析,到深入华北因采矿暴富的三个村子为期一年的田野调查,试图把“羡慕”“嫉妒”“恨”作为理解“暴富”、“财富不平等”与“开矿纠纷”等社会现象的切入点,分析这些现象背后的道德文化机制,由此探讨乡土社会嫉妒的发生、控制及消解机制,并针对由财富快速积累而引发的急剧社会变迁进行更为深入的人类学解读。   

羡慕 嫉妒 恨-一个关于财富观的人类学研究 内容简介

嫉妒(envy),是一种极具破坏力量的负面情感。用george
foster的话来说,每个人都害怕它。既怕别人对自己的嫉妒导致的恶果,也怕自己对别人的嫉妒引发的毁灭。因此,往往会有一整套社会制度来维持、控制、权衡这种情感,把它的破坏作用降到*。
        嫉妒,被认为是一种事关“平等”的情感。因为只有双方拥有的东西有差别,这种情感才能产生。而这种差别,可以是身高、体重、头发长短,也可以是权力、地位、声誉、良好的教育、优越的生活、幸福的婚姻,那么当它跟财富联系起来、尤其是某些人在短时间内迅速积累的财富,这种情感又被如何理解和控制??                封底文字:        对于嫉妒的本土形式——“眼红”与“红眼病”的讨论曾经在20世纪80年代占据报纸头条,近年来“羡慕嫉妒恨”又成为流行词汇。本书从对“红眼病”“仇富心态”的文本分析,到深入华北因采矿暴富的三个村子为期一年的田野调查,试图把“羡慕”“嫉妒”“恨”作为理解“暴富”、“财富不平等”与“开矿纠纷”等社会现象的切入点,分析这些现象背后的道德文化机制。由此探讨乡土社会嫉妒的发生、控制及消解机制,并针对由财富快速积累而引发的急剧社会变迁进行更为深入的人类学解读。                张慧为读者做出的财富观分析来自对生活的直接观察,而不是社会分层统计方法通常呈现的刻板社会图景。在她的笔下,多重的态度、多样的情绪、复杂的情感,不断围绕财富问题旋转变动。由于分析细致入微,并非武断绝然,而且否定了二元对立的分析法,一个多彩的社会生活光谱逐渐呈现在她的叙述和分析之中。光谱的一边是人们对财富的向往,另一边是人们对财富的反思,光谱的中间地带则是光点逐步变化且有层次的色调。如此巧妙的分析和表述使得张慧的著作能够准确地将当代中国公民面对财富问题的复杂心态呈现在读者面前。                                             ——著名人类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景军 

羡慕 嫉妒 恨-一个关于财富观的人类学研究 目录

序 言:中国情感人类学研究的力作【景 军】
导 言
**章 嫉妒与暴富
嫉妒作为社会违规行为的惩罚
暴富作为社会违规?
关于嫉妒的方法论
田野地点
章节安排
第二章 嫉妒的公共话语
嫉妒与不平等
嫉妒与“感知的不平等”
“眼红”与“仇富”的社会背景
红眼病
仇富心态
讨论
第三章 羡慕与乡村财富观
羡慕与攀比
“和谁比”和“得不到”
隐藏财富的需要
展示财富的需要
讨论
第四章 “眼红”与开矿纠纷
“眼红”的地方性表达
“眼红”与开矿纠纷
开矿带来的“社会违规”与“眼红”的道德控制
讨论
第五章 关于嫉妒的道德准则
“人缘好,不存在眼红问题”
一个示范村
暴富、眼红、人缘
官员腐败还是群众素质低?
道德困境
第六章 暴富的文化解读
采矿和赌博:财富获得方式的变化
“没福坐不住”和“这就是命”
“福-命”观
讨论
第七章 嫉妒与希望
亲子关系的期望与代际转变
教育的目标与希望的延续
崔姐对女儿的教育安排
晓华的婚姻
刘军进城打工的经历
向上流动的机会与希望的再生产
讨论
第八章 嫉妒的理论与中国情感人类学
从嫉妒的恐惧到被嫉妒的需要
从嫉妒的表达到嫉妒的归因
从有限资源到无限竞争
中国情感研究的边缘性
人情中的情感互动
中西方情感的本质差异
情感的国家“教化”
社会转型与情感人类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后 记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社会科学 文化人类学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