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友贝勒府(辅仁大学)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5-1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会友贝勒府(辅仁大学)

会友贝勒府(辅仁大学)

作者:孙邦华

开 本:16开

书号ISBN:7543453169

定价:32.0

出版时间:2004-04-01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会友贝勒府(辅仁大学) 本书特色

由几位中国天主教人士和学者创办的辅仁大学,建立于北京城的一座旧王府。贝勒府,志在“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于东西文化“舍短取长,不使偏胜”。

会友贝勒府(辅仁大学) 目录

缘起与奠基
初步发展
抗日战争时期的兴旺与发展
辅仁大学后期
辅仁大学在台湾
学术与校园文化
爱国民主运动在辅仁
附属学校
情系辅仁
大事年表

会友贝勒府(辅仁大学) 节选

辅仁大学是一所天主教大学。天主教并非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而是由传教士从西文传播进来的。
天主教是西方基督教中的一大教派。基督教经过古代罗马帝国的分裂和近代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再次大裂变,一分为天主教、新教、东正教等三大教派。三者水火不容,互相抵牾。在中国,天主教又称为基督教,又称耶酥教。
基督教在分裂前曾两次传入我国。*早是在公元七世纪的唐代,当时叫做景教。第二次是在十三世纪的元代,当时叫做也里可温教。基督教这两次的东传,对我国的文化教育活动影响甚微。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海外殖民活动的开展,在十六世纪的明末,天主教传教士沿着早期海外殖民者所走的路线东来,相继踏上中国进行传教活动。并广译西书,介绍西方数学、天文学、生物学、地理学、历史学、教育学、绘画等西学知识,对明末清初的文化思想、科学、教育等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后来,由于罗马教廷与清政府之间在发生“礼仪之争”,到十八世纪,雍正皇帝颁布禁教令,再加上清政府实行“闭关自守”政策,天主教势力在中国暂时衰落下来。
1807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RobertMorrison)远航东来,揭开了新教在近代中国传播的序幕。两次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天津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相继签订,西方传教士取得了在中国自由传教、办学的权利。自此开始,一批又一批新教、天主教传教士如潮水般地涌入中国各地,从事讲经布道、办学授徒、译书办报等活动。
教会在近代中国的办学活动首先是新教传教士肇始的,这就是1818年马礼逊的助手米怜(W·Milne)在南洋的马六甲设立的英华书院。1835年,郭实腊夫人(Mrs.Gutzlaff)在澳门创立女塾,这是在中国本土所出现的**所教会学校。耶酥会于1850年在上海徐家汇创办徐汇公学,则掀开了天主教在近代中国办学的历史。无论是新教学校,还是天主教学校,它们在中国都经历了从初等教育,到中等教育,再到高等教育,这样一个发展过程。在十九世纪下半叶,则主要以初等和中等教育为主。据统计,1875年,全国教会学校总数约八百所,属于不学性质的约占百分之九十三;到1900年时,教会学校总数达到两千所,学生四万人,其中百分之九十是小学程度。但是,在十九世纪末,新教传教士在继续创办初、中等学校的同时,已经把高等教育作为发展在华教会教育的重点。1882年,至少有一所新教教会学校已具有高等教育性质,1894年,发展到四所,二十世纪初,已增加到十余所。而天主教各修会的传教士仍旧把初等教育作为办学重点,以至于,到二十世纪初叶,在华天教学校总数远远超过新教学校。如1914年,天主教学校共八千零三十四所,新教学校共四千一百所,只及天主教的一半。而此时的天主教大学,仅有中国天主教耆宿马相伯于1903年在上海创办的震旦学院一所。
中国天主教大学迟迟不能创立起来的根本的原因,是与把持中国天主教会的法国都会的保守意识有很大关系。自十九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天主教会并不是由世界天主教的总枢——罗马教廷直接管理,而是授予法国教会保教权,由其代管。法国教会一直奉行向中国社会下层或贫穷无识之民传教的政策,办学思想也就仅限于创办初等学校和教理学校,没有像新教士那样意识到在华办高等教育以培养高级知识分子的重要性。1898年,清政府创办京师大学堂时,曾商请天主教北京监牧孟振生主教(JosephMartialMouly)主持,而被婉拒,旋改聘新教士丁韪良(W·A·P·Martin)任总教习。辅仁大学也是在中国两名天主教领袖英敛之、马相伯经过长时期的积极争取、活动、筹备之下,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北京创办起来的。
辅仁大学与其它教会大学相比,尽管创办较晚(1927年),存在时间不在(仅二十三年),但是,它曾是名师荟萃和四方莘莘学子向慕之所,并有它自己的办学特色,培养出了不少杰出人才。

会友贝勒府(辅仁大学)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社会科学 教育 中国教育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