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江苏省教育会研究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5-1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清末民初江苏省教育会研究

清末民初江苏省教育会研究

作者:谷秀青著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63389841

定价:39.8

出版时间:2009-10-01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清末民初江苏省教育会研究 本书特色

《清末民初江苏省教育会研究》透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看到江苏省教育会是如何一步步从教育走向社会,又如何从社会扩大到政治领域,*张被迫终结的历史命运。作者按照历史的逻辑结构构建起一幅社会权威性模式塑的图景。

清末民初江苏省教育会研究 内容简介

《清末民初江苏省教育会研究》在分析和梳理江苏省教育会产生的社会背景以及内部治理结构的基础之上,着重考察清末民初社会变迁中,江苏省教育会为建立这种社会权威性模式所参与的教育、政治、社会性活动,以及这种模式终结的深层原因,进而探讨以江苏省教育会为代表的社团的时代命运。江苏省教育会是清末创办*早、影响*大、存在时间*长的地方性教育社团,在其存在的22年时间里,近代中国经历丁晚清、南京临时政府和北洋政府三个时期。政权的几经更迭,使得近代中国呈现出“弱政府、强社会”的局面。在此背景下,以江苏绅商为主体筹建成立的江苏省教育会,其活动逐渐由教育一隅扩展到政治、经济、社会各个层面。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江苏省教育会试图塑造一种游离于国家政权之外的社会权威性控制模式,达到江苏地方自治和“苏人治苏”的目的。

清末民初江苏省教育会研究清末民初江苏省教育会研究 前言

从某种意义上说,兴起于清末的教育会,是与商会齐名的一种新式社团。在清政府看来,它是一个辅助官治的自治机构,“教育会、商会等,皆无非使人民各就地方聚谋公益,遇事受成于官,以上辅政治而下图辑和”,在清末新式教育与地方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江苏省教育会作为清末创办**早、影响**大、存在时间**长的地方性教育社团,颇为引人注目。然而,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教育会之类的社团组织远远不如对商会那样重视,虽然学者们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分歧点还很多,尚须讨论的问题也不少。谷秀青博士在充分把握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决定以江苏教育会为题展开研究,并在解读相关文献史料后,以社会**性模式为观照点,以江苏省教育会是如何为建立这种社会**性模式而参与一系列教育、政治、社会性活动为问题意识,逐层深入,形成为目前读者看到的论述框架,并在此架构下提出了一些具有启示性的结论。
作者从历史研究的传统路数出发,从江苏省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人手,分析了江苏省教育会产生的时空环境。在作者看来,清末民初,宁、苏二属由于相异的地理环境、各具特色的民情风俗,南北分野日趋显著,为避免“宁苏之争”,一个统一的江苏省教育会便呼之欲出了。在这样一个具有传统色彩的新式社团中,虽然制度条文十分完善,但制度与行为之间总是存在着一些落差,传统乡缘、业缘、血缘以及同年之间关系的介入,使得许多制度条文失去了相应的法定约束力。

清末民初江苏省教育会研究 目录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及其分析
三、研究构想
四、江苏省教育会沿革谱系的考证
**章 江苏省教育会的兴起
**节 江苏的自然人文环境
第二节 “合群”观念下江苏省教育会的建立
第二章 江苏省教育会的组织形态
**节 教育会的治理结构
第二节 教育会的运行机制
第三章 教育活动与资源整合
**节 兴学与毁学:教育会对于地方资源的博弈
第二节 教育会与江苏教育经费的独立化
第三节 从单级教授到职业教育教育理念的现代转换第四章 江苏省教育会的社会参与
**节 江苏省教育会的地方楔入——以“胡仿兰事件”为例第二节 地方社团与国家政府的博弈
第三节 教育会与公众话语的建构
第五章 江苏省教育会的政治参与
**节 五四运动与江苏省教育
第二节 江苏省教育会与江浙战争
第三节 教育会与国民党的疏离
结语江苏省教育会社会**模式的塑造与终结
一、社会关系网络的建立
二、公众新知识体系和价值观念的建立
三、江苏政局变动中教育会影响的强化与式微
征引文献与参考书目
附表一
后记

清末民初江苏省教育会研究 节选

第二章 江苏省教育会的组织形态
江苏省教育会成立以后,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组织结构和治理机制,在会员、会长、职员、会董的产生与权利义务方面都制定了较为详细的章程规划。教育会的运行离不开会务的开展和经费的支持。教育会的会务主要包括常年大会、干事员会、评议员会和会董会。经费来源有自筹经费和会外捐助两部分。本章对于省教育会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的探讨,旨在阐述省教育会内部体制运行的状况。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社会科学 教育 中国教育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