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理论与实践
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理论与实践作者:王小红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301173145 定价:48.0 出版时间:2010-09-01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理论与实践 相关资料
插图:工作业绩可以从学生信息反馈、对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班风学风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教育与指导、工作研讨成果等分项目加以考察;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的出勤率将成为学习绩效指标;年度论文发表率、课题承接率作为研究绩效的评估,区别对待不同刊物的等级和立项的等级(详细内容参见辅导员专业素养相关内容)。考核标准应明确具体、切实可行。调查显示,绝大多数辅导员认为应当计量辅导员的工作时间和所带学生数。而这点在目前的辅导员考评中没有被计量。天津大学建立了科学的辅导员工作量化考核评价体系,设立十多项考核指标对辅导员工作进行量化考核。通过考核,可以有效区分辅导员间的绩效差异并找出导致业绩差异的关键因素,有利于确保辅导员在完成任务和怎样去完成之间的平衡,可以帮助辅导员寻求个人提升的通途,实现激励性与发展性两种效用,改变只关注学生工作要求、忽视辅导员个人发展的考核缺陷。第二,确立考核主体。考虑到考核的全面性以及辅导员自我教育的实现,可以从管理部门(学生处、院系)、辅导员和学生三个角度,坚持领导考核与学生评议、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合理确定考核主体及其评价权重,保证考核的客观公正性。辅导员的考核主体包括学生、院系和学工作部门,其权重以学生工作部门为主。学生是评价的主导,因为辅导员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学生是辅导员工作最直接的感受者,学生的评价意见最能反映辅导员工作的优劣,因此,强调学生参与对辅导员工作广度和深度的考核是必须而且必要的。北京师范大学出台了《北京师范大学辅导员考核量表》,通过辅导员自评和他评两个方面,考察学生对辅导员工作的满意度,①取得了良好的反响。院系是学生工作具体的实施部门,在评价中应占有较大分量。学生工作部门对辅导员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能相对准确地把握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和特点,所以,理应对辅导员的表现做出评价。第三,建立公平公正的考核方式。考核方式是考核工作的载体,其公正与否直接关系到考核结果的科学性和信服力。
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简介
王小红,女,1978年生,重庆市忠县人。2001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学院,获教育学(心理教育)学士学位,2004年获教育学硕士学位,现任教于西华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主要从事教育学原理和教育社会学与研究,先后获得学校“优秀青年教师”、“优秀班主任”等光荣称号。
社会科学 教育 各级教育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