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悟道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5-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前海悟道

前海悟道

作者:李树声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11901583

定价:48.0

出版时间:2010-06-01

出版社: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前海悟道 相关资料

插图:尽管魏晋时代有着那样良好的文化氛围,但也不会像今天这样有那么多拿着国家薪水的专职书法家,不管写与不写,不管书艺如何,却经常以著名自诩。作为当时世家子弟的王羲之虽表示“素无廊庙之志”,但也没有“天子呼来不上船”,还是当上了右军将军,多半生都是官宦生涯。他经历的虽然是群雄争霸的战乱时代,但当时是绝对的官本位,想出人头地就得当官,不像今天这样择业可以如此多元,当明星、当艺术家、当企业家……尽管他为官“辩赡”、“骨鲠”,夙夜忧心百姓之“倒悬”,也许正因为如此,他也没有逃脱在从政生涯中逐渐消极遁世的心态,像他同时代的陶渊明或后来的苏东坡、范仲淹等求政不顺求山水,政心不遇求文心。当然也许是潜意识中某种使命的驱使,也许是历史有灵性的安排,在这心态的转换中,王羲之饱览山川之灵秀,备精诸家之体势,成就了这位千年雄笔、古今书圣,中国书法艺术史也由此开启了新的篇章。千载传承、百代不衰的不仅是王羲之的书艺,他的书法作品多是文与书的结晶,是文与书的珠联璧合。梁武帝萧衍就盛赞王羲之的书法“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许多后世的书法家也评价其书作“翰逸神飞”、“冠绝古今”,所以他的书法自不待言。但是如果不是他在作《十七帖》时“从容衍裕而气象超然”,写《丧乱帖》时“临纸感叹,不知何言”,书《兰亭序》时“清风人袖、明月人怀”的艺术灵感与创作心态,而仅仅是些激越漂亮的线条堆砌,怎么可能使人在这深沉旷达、自然真切的情境之中回味无穷?怎么可能让这字字珠玑、美不胜收的文字被收人选材苛刻的《昭明文选》和《古文观止》?应当说,像《兰亭序》这样的旷世佳作,不仅是“天下第一行书”,也是天下少有的美文。当代书法大家启功先生曾经强调“书法不能脱离文辞而独立存在”,甚至认为“书法是文辞以至诗文的载体”。当年的王羲之还没有今日书法家“迭案诗文皆古本,抄完唐宋录明清”的条件,而且兰亭雅集诗会,如果不是王羲之书文并茂、才华超群,那40多位文人雅士怎么可能让他为诗集作序?很可能在当时和诗之中,人们把序看得比书更重,或是书文并重,才使其得以名垂青史。所以当今有人主张书法可以离开文辞而独立存在,人们欣赏的只有书法的线条美。这种说法并不符合书法艺术独特的内蕴与规律。书法的线条美固然是书法美的重要方面,少数字或许有它独特的审美意趣,但对多数书法作品而言,这些美的线条如果离开文辞可能就不是书法了,或许是抽象的画图,或许是别的什么艺术。前些时候,偶然见到一幅漫画,上面画着王羲之怒目圆睁气得歪着鼻子,题目是《王羲之看完书展之后》,想来也许王羲之看的正是

前海悟道 作者简介

李树声,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中文系,现任《中国艺术报》总编辑、研究员,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大众文学学会理事,全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理事,中国新闻奖及长江韬奋奖评委等。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步入文坛,发表文艺理论及评论著述、论文、散文、杂文、诗作等500余万字。著有《入的颖悟与梦的追寻》、《诗化的记忆一一对历史与文学的思考》、《今天从何处走来》等著述;曾获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一等奖等奖项。

前海悟道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总论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新华情     下一篇:片纸闲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