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5-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数字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

数字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

作者:肖珑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301063699

定价:42.0

出版时间:2003-07-01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数字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 内容简介

互联网时代,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可以到网上寻找自己想要的信息。但网络资源处类繁多,千变万化,对于查找学术信息的科研、教学人员、学者专家、学生来说,要想在短时间内满足需求,做到事半功倍,就必须首先掌握相关的检索和导航工具。
本书介绍了300余种国内外著名的数字技术资源/相关检索工具的内容及其查询方法,涉及300余个文摘索引/原始一次文献数据库近2万种电子斯刊、500多种电子报纸、十九万种电子图书,以及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等,在英文资源各占一平,全书体系完整,图文并茂,为读者准确、快速、全面地查找网络学术信息提供了颇为有效的帮助。
本书是用户查找网络学术资源的工具书,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检索培训的教材,并供相关人员参考。

数字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 目录

**章 数字信息资源有及其检索概述
引言
**节 数字信息资源的概念与类型
第二节 数字信息资源的检索
第三节 数字信息资源的检索方法与检索技术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参考数据库——著名综合检索工具介绍
**节 参考数据库概述
第二节 引文索引与“科学引文索引”
第三节 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和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
第四节 工程索引
第五节 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和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会议录索引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常用中文参考数据库
**节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第二节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第三节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第四节 中国专利数据库
第五节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第六节 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
第七节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索引总汇
第八节 CALIS数据库
第九节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数据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常用英文参考数据库
**节 科学文摘
第二节 化学文摘
第三节 生物学文摘和生物学信息数据库
第四节 OCLC FirstSearch 系统数据库
第五节 剑桥科学文摘数据库
第六节 德温特创新索引及其他专利数据库
第七节 *新目次数据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全文数据库与全文服务
第六章 事实和数值型数据库
第七章 电子期刊
第八章 电子图书和报纸
第九章 网上其他学术资源的利用
第十章 数字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
数字资源名称索引
数字资源分类索引

数字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 节选

**章 数字信息资源及其检索概述
  引言
  计算机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的发展,使Internet(互联网)在20世纪的*后十多年内飞速地蔓延到了全球240个国家。它通过采用统一的通信协议(TCP/IP),连接了世界范围内不同的信息系统,突破了地域、时空、文化、语言的限制,实现了跨国界、跨领域、实时的信息传递和交换。如今,网络和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文化、经济、政治、教育、科技、医疗、出版、新闻、体育、娱乐、商业以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对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类认识世界、思考世界的观点、角度、方法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互联网的开放性及其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换的能力,吸引了大量用户,越来越多的机构和个人在网上发布、查询和使用信息。据互联网协会(InternetSociety,简称Isoc)统计,1981年,全球提供服务的主机(host)不到300个,而2001年1月,已达到10957.4429万个,用户达到
3亿多人,已注册的域名3600多万个(其中注册为.com的商业机构约占三分之二),发展之快,远远超出了*初人们的设想和预测,其影响早已超出国界、文化、语言的界限。
  在中国,互联网更是按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3年1月公布的*新统计报告,截止到2002年12月31日,我国国际出口带宽数已达到总容量9380兆(MB),是1997年的369.2倍。上网计算机已经有2083万台,网上用户人数为5910万人,www站点已有37.16万个,分别是1997年的69.7倍、95.3倍和248倍。这些用户和网站的分布情况如下: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中国科技网(CSTNET)、中国联通互联网(UNINET)、中国网通公用互联网(CNCNET)、中国移动互联网(CMNET)、中国长城互联网(CGWNET)、中国卫星集团互联网(CSNET)。
  互联网的发展,使信息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从产生、传播、到使用及其种类和数量都与传统的资源大为不同。主要表现在:
  ……

数字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 相关资料

第一章 数字信息资源及其检索概述引言计算机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的发展,使Internet(互联网)在20世纪的最后十多年内飞速地蔓延到了全球240个国家。它通过采用统一的通信协议(TCP/IP),连接了世界范围内不同的信息系统,突破了地域、时空、文化、语言的限制,实现了跨国界、跨领域、实时的信息传递和交换。如今,网络和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文化、经济、政治、教育、科技、医疗、出版、新闻、体育、娱乐、商业以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对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类认识世界、思考世界的观点、角度、方法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互联网的开放性及其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换的能力,吸引了大量用户,越来越多的机构和个人在网上发布、查询和使用信息。据互联网协会(InternetSociety,简称Isoc)统计,1981年,全球提供服务的主机(host)不到300个,而2001年1月,已达到10957.4429万个,用户达到3亿多人,已注册的域名3600多万个(其中注册为.com的商业机构约占三分之二),发展之快,远远超出了最初人们的设想和预测,其影响早已超出国界、文化、语言的界限。在中国,互联网更是按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3年1月公布的最新统计报告,截止到2002年12月31日,我国国际出口带宽数已达到总容量9380兆(MB),是1997年的369.2倍。上网计算机已经有2083万台,网上用户人数为5910万人,www站点已有37.16万个,分别是1997年的69.7倍、95.3倍和248倍。这些用户和网站的分布情况如下: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中国科技网(CSTNET)、中国联通互联网(UNINET)、中国网通公用互联网(CNCNET)、中国移动互联网(CMNET)、中国长城互联网(CGWNET)、中国卫星集团互联网(CSNET)。互联网的发展,使信息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从产生、传播、到使用及其种类和数量都与传统的资源大为不同。主要表现在: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社会科学 图书馆学档案学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