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与科学读本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5-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性别与科学读本

性别与科学读本

作者:章梅芳,刘兵 编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313050496

定价:39.0

出版时间:2008-01-01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性别与科学读本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了国内外学者关于“性别与科学”研究方面的32篇学术文献,内容广泛,涉及到一般女性主义理论的基本概念、学术流派、历史沿革,以及女性主义科学哲学、女性主义科学技术史、女性主义社会学、女性主义技术理论、性别与医疗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且还反映了“性别与科学”研究新面临的争议、情况等。全书共五编,每编之前均配有编者导读,用以说明文献选编的标准及阅读指导意见;每编之后,列有相关延伸读物目录。该书可供科学哲学、科学技术史、科学社会学和妇女学等领域的学者以及其他对“性别与科学”研究感兴趣的读者参考。

性别与科学读本 目录

总序
导言
**编 女性主义理论入门
导读
1.1 李银河:女性主义运动
1.2 罗斯玛丽.帕特南.童:女性主义思想的多样性
1.3 朱晓敏:由“feminism”的中译引发的思考
1.4 王政:“女性意识”、“社会性别意识”弊异
延伸读物
第二编 女性主义科学哲学
导读
2.1 邱仁宗:女性主义哲学述介
2.2 凯瑟琳·奥克鲁利克:科学的女性主义解释
2.3 伊夫琳·福克斯·凯勒:“性别与科学”的起源、历史与政治——出自**人称的表述
2.4 胡涤菲:西方女性主义认识论与科学批判
2.5 桑德拉·哈丁:边缘认识论
2.6 王宏维:论哈丁及其“强客观性”研究——后殖民女性主义认识论语境分析
2.7 洪晓楠 郭丽丽:后现代女性主义科学哲学析评
延伸读物
第三编 女性:主义科学技术史
导读
3.1 琼·W·斯科特:女性主义与历史
3.2 刘兵 曹南燕:女性主义与科学史
3.3 章梅芳 刘兵: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与中国科学史研究——科学编史学意义上的理论可能性
3.4 费侠莉:黄帝的身体
3.5 白馥兰:编成密码的父权制:对女性的压制
3.6 章梅芳 刘兵:女性主义医学史研究的意义——对两个相关科学史研究案例的比较研究
3.7 伊夫琳·福克斯·凯勒:情有独钟
延伸读物
第四编 女性主义与STS
导读
4.1 玛丽·弗兰克·福克斯:女性与科学职业
4.2 J·R·狄斯查丁:生态女权主义
4.3 卡洛琳.麦茜特:对自然的支配
4.4 刘兵:对于全球化背景下之“发展”的深刻反思
4.5 谢鹏 郭晶晶: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述评
4.6 傅大为:近代台湾的“性别/医疗”大转换
4.7 希拉里·索尔克等:妇女与医疗保健中的政治
4.8 朱蒂·维基克曼:女权主义技术理论
延伸读物
第五编 直面争议
导读
5.1 艾伦·索伯:保卫培根
5.2 保罗·格罗斯:害羞的卵子、勇猛的精子和托林潘蒂
5.3 邢冬梅:女性主义、客观性与科学大战
5.4 张小简:关于女性主义科学哲学的争论
5.5 董美珍:百年诺贝尔科学奖的遗憾——她们为什么没有获奖
5.6 郭兆红:性别是女科学家未获奖的主要原因吗?——与董美珍博士的《百年诺贝尔的遗憾》一文商榷
延伸读物
附录 学术资源简介
“性别与科学”学术资源简介

性别与科学读本 节选

**编 女性主义理论入门
1.1 李银河:女性主义运动
两个世纪以来,世界经历了两次女性主义运动的高潮。女性主义运动的**次浪潮发生在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女性主义运动的第二次浪潮是在20世纪的60~70年代。
什么是女性主义运动的主要目标?*简单的定义是:女性主义运动是向传统劳动分工方式的挑战。原有的劳动分工让男性得以控制所有的公共领域——工作、运动、战争、政府,同时使女性成为家庭中没有报酬的奴工,承担整个家庭生活的重担。女性要求享有人的完整权利,向男性(所有男人为一个族群)和女性(所有女人为另一族群)之间的不平等关系挑战,向所有造成女性无自主性、附属性和屈居次要地位的权力结构、法律和习俗挑战。
一、女性主义运动的**次浪潮
1.运动的兴起
早在大规模的女性运动出现之前,西方社会中就有一些零星的女性主义思想和代表人物出现。在欧洲,有人已追溯到中世纪。据说从15世纪开始,已经可以听到一些女性的声音。据西方学者考证,全世界**位女性主义者是法国的彼森,她的生卒年份为1364年至1430年。
在17世纪,英国的艾斯泰尔(Mary Astell)成为那个时代*激进也是*系统的女性主义者。她的行动被誉为英国**次稍具规模的女性主义抗争。这次抗争形成的原因是,英国当时处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工厂里出现了女工,社会的性别劳动分工(男主外女主内)发生了变化。艾斯泰尔提出的一些主要观点是:**,女人虽然要服从丈夫,但并不一定要承认他高于自己;第二,对男权的服从不可以延伸到单身女人身上;第三,受过教育的女人应当避免家庭奴役,也就是避免结婚;第四,女人的生活目标不应当只是一味追求美貌以便吸引到一个男人同自己结婚,而应当注重改进自己的灵魂;*后,她提出应当建立女性自己的社区,过一种摆脱了男人的生活。此外她还指出,男女有同等的理性能力,两性应当受到同等的教育,以便在社会生活中运用其智慧。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社会科学 社会学 社会学理论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