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法律调整的核心机制研究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6-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劳动关系法律调整的核心机制研究

劳动关系法律调整的核心机制研究

作者:肖竹

开 本:其他

书号ISBN:9787521603453

定价:48.0

出版时间:2018-04-01

出版社:

劳动关系法律调整的核心机制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选取个体劳动关系、集体劳动关系以及劳动争议处理法律调整机制中的关键问题,详细阐述了劳动关系法律调整的核心机制。全书在全球化背景下,以国别(地区)比较研究为基本路径,深刻剖析了劳动关系法律调整在理论与实战中的困惑点、争论点及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

劳动关系法律调整的核心机制研究 内容简介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劳动关系的法律规制日渐成熟,对集体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也日益完善。但是,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和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对集体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中还存在诸多不尽人意之处,不论是立法、执法抑或司法过程中,均存在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将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集体劳动关系的法律规制。

劳动关系法律调整的核心机制研究 目录

**章 劳动关系法律调整的研究起点:雇佣合同之辨 一、“雇佣关系”法律调整的历史发展脉络 二、“雇佣关系(合同)”演变的国别路径 三、雇佣合同与劳动合同:异质、同质还是上下位概念? 四、雇佣合同的界定与立法体例安排 第二章 劳动关系法律调整的时代难点:分享经济背景下的劳动关系认定 一、我国目前劳动关系认定的法律依据及平台与网约车相关判例的简要梳理 二、网约车新政对网约车平台公司用工产生的影响 三、目前法律、判例和新政规制下的网约车市场业态、用工情况及劳动关系判断 四、网约车市场用工的法律应对——未来趋势及规制走向 第三章 劳动关系法律调整的前沿热点:“第三类劳动者”的制度选择 一、第三类劳动者的制度实践 二、第三类劳动者的理论争论 三、第三类劳动者的制度反思及其对我国的适用性 四、另一种思路——从劳动者抽象类型化到劳动权利的具体扩展 第四章 集体劳动关系中的集体合同效力:以行业性区域性合同为例 一、问题的提出 二、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合同主体——集体合同的当事人与关系人 三、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合同订立程序——集体合同约束力的合法性基础 四、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合同的约束力内容——以集体合同的法规范效力为核心 五、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合同竞合下的效力问题 结语 第五章 集体劳动关系中的集体行动:劳方集体行动的正当性判断 一、劳动者集体行动的权利属性认识与立法模式选择 二、劳动者集体行动法律规制的核心路径——对集体行动的正当性判断 三、劳动者集体行动之主体正当性 四、劳动者集体行动之目的正当性 五、劳动者集体行动之程序正当性 六、劳动者集体行动之手段正当性 结语 第六章 集体劳动关系中的政府角色:政府对群体性劳动争议的应对与责任 一、群体性劳动争议的界定及处理现状 二、政府在集体劳动关系中的角色与作用——国家统合或协约自治? 三、政府在应对群体性劳动争议不同阶段中的角色分析 第七章 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反思:劳动争议仲裁的本质与改革 一、对劳动争议仲裁本质的思考 二、对我国劳动争议仲裁现状及问题的考察 三、对劳动争议仲裁未来改革之建议 第八章 中国劳动关系法制的域外影响:中国“出海企业”的对外劳动关系治理 一、我国“出海”企业对外劳动关系治理问题的重要性 二、中国“出海”企业对外劳动关系治理面临的主要挑战和压力 三、挑战与压力的根源 四、应对挑战与压力的基本立场与对策 结语 参考文献

劳动关系法律调整的核心机制研究 作者简介

  肖竹,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院副教授、副院长。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劳动法学、经济法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兼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与工会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商业法研究会理事、北京市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学会理事、北京市经济法学会理事。目前已出版个人专著《竞争政策与政府规制——关系、协调及竞争法的制度构建》1部;在《法学家》、《环球法律评论》、《行政法学研究》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项。2013年入选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2017年入选北京市法学会“百名法学英才”。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法律 诉讼法/程序法 民事诉讼法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