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中的版权侵权责任比较研究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6-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网络传播中的版权侵权责任比较研究

网络传播中的版权侵权责任比较研究

作者:龙井瑢 著

开 本:其他

书号ISBN:9787010200705

定价:53.0

出版时间:2018-11-01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网络传播中的版权侵权责任比较研究 节选

  《网络传播中的版权侵权责任比较研究》:  如何分配版权人、网络服务商和网络用户的版权法律责任?《网络传播中的版权侵权责任比较研究》对美、英、中三国的相关司法实践进行了比较分析。从内国法层面的诉讼实践看,三国司法依据内国法以及相关技术特点为依据所作判决有一共同趋势,即在处理复杂的网络环境的责任分配问题上都朝着着重认定间接版权责任的方向发展,但是向网络传输行为人施加的法律责任并不相同。美国法院试图将数字传输行为归为本国立法中的公开表演权、公开展览权、复制权以及发行权覆盖的行为,但他们还是在*关键的一环遇到麻烦:如果不对美国版权法中的发行权做进一步解释,很难将其适用于网络“向公众提供行为”,因为在数字传输中很难证明发行为所要求的“作品复制件实际转移”这一要件。偏离正常对立法解读的轨道,美国法院在是否需要将“(复制件)的实际转移”作为构成网络发行行为的要件这一问题上产生分歧。有些法院认为“复制件的实际转移”是发行权的应有之义,所以美国版权法中的发行权无法覆盖“向公众提供行为”;而有些法院则认为可以对发行权扩大解释,使美国版权法中的发行权覆盖“向公众提供行为”。事实上,后一立场得到作为原告的版权人的支持,因为这样一来在诉讼中就无需证明行为人“实际转移”了任何作品复制件。如果这一主张得到法院支持,版权人无疑可以在诉讼中获得很大优势。  就此争执不下而未达成统一意见之前,美国法院选择了另一路径来解决责任分配的问题。他们将美国普通法中的间接责任制度适用于网络传输行为,以此平衡版权人需要得到保护的诉求与公众自由接人信息的利益之间的冲突。于是,间接责任的含义被重新解释,得以适用于新的数字传输环境。在美国,P2P文件共享技术的服务提供者被施以帮助侵权责任或引诱侵权责任的主要依据包括:主观上对直接侵权行为的“明知”,为直接侵权行为提供帮助之技术特点,以及商业模式所具有的引诱侵权之特点。当然,如果通过有效方式阻止对版权保护作品的侵害的,可以获得立法上的“避风港”规则的保护。与P2P文件共享技术服务商不同,在大部分搜索引擎争议中,法院运用不同的法律推定方法,使搜索引擎免于承担帮助或引诱责任。  然而,困扰美国法官的发行权中“作品复制件实际转移”问题并没有给英国和中国法官造成很大麻烦,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一项新权利的适用。正因为新的向公众提供权,在英国,版权人更多地指控直接侵犯版权行为。英国的版权新权利除了直指非法上载版权作品的行为,也指向对在线传输的辅助行为,例如搜索服务。法院解释,只要使用链接的公众构成不同于侵权内容所在网页的用户,即所谓的“新公众”,设链网页经营者就应该为侵犯“向公众提供权”承担直接侵权责任。同时,如果被证明技术或服务提供者与上载行为人之间存在控制关系,前者还有可能被施以授权责任。与英国的向公众提供权相比,该权利的中国版本(信息网络传播权)只针对网络用户或者服务提供者的上载行为。为用户接人版权内容提供辅助设备或使用户接人某侵权内容更为方便的行为并不构成信息网络传播行为。对中国法院而言,在涉及并不存在上载行为的第二代P2P文件共享软件案件中需要认定无数网络用户的侵权责任并不容易。事实上,中国法院也一直并不愿追究网络用户的法律责任,因为可能与《著作权法》第22条规定的以“欣赏”为目的“个人使用”之合理使用条款冲突,也可能破坏普通网络用户对版权法的起码尊重。由于放弃追究P2P用户的直接侵权责任,中国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所能发挥的作用就十分有限。因此,也很难据此奠定向网络服务提供者施加共同侵权责任的基础。  ……

网络传播中的版权侵权责任比较研究 作者简介

龙井瑢,女,1974年出生, 陕西西安人。西北大学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毕业于英国亚伯大学(Aberystwyth University),主要从事知识产权法研究和教学。

网络传播中的版权侵权责任比较研究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法律 民法 知识产权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