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损害救济机制类型化研究-以权利与损害的逻辑关系为基础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6-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自然资源损害救济机制类型化研究-以权利与损害的逻辑关系为基础

自然资源损害救济机制类型化研究-以权利与损害的逻辑关系为基础

作者:张璐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11884701

定价:45.0

出版时间:2015-11-01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自然资源损害救济机制类型化研究-以权利与损害的逻辑关系为基础 本书特色

对自然资源相关民事权利的研究应成为自然资源损害救济机制构建的前提,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权利―损害―救济”的法律逻辑。总体而言,自然资源的民事权利谱系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和不稳定性。权利所具有的不确定性,决定了损害救济机制不能只局限于单一模式,必须通过多样化拓展以包容损害救济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   自然资源损害救济机制的多样化拓展应包括两个主要方面:形式上由法律责任向非法律责任拓展以及功能上由责难向填补拓展。具体而言,应将自然资源损害救济机制划分为法律责任的方式和非法律责任方式两个基本类型。自然资源损害救济中的法律责任以侵权责任为载体。自然资源损害救济中非法律责任方式以自然资源损害的社会化填补为理论基础,以自然资源损害产业化修复为主要路径选择。

自然资源损害救济机制类型化研究-以权利与损害的逻辑关系为基础 目录

**章 自然资源损害概述**节 自然资源损害的基本内涵一、自然资源二、损害三、自然资源损害第二节 自然资源损害相关概念辨析一、与自然资源损害相关的其他概念二、相关概念辨析第三节 自然资源损害的特殊性一、侵害主体二、侵害行为性质三、因果关系四、损害结果第二章 我国当前自然资源损害救济局限的实证分析**节 自然资源损害法律责任的结构失衡――基于矿产资源立法的实证研究一、行政法律责任对民事法律责任的吸收二、刑事法律责任对行政法律责任的依附三、损害救济法律责任结构失衡在其他相关自然资源立法中的表现四、行政法律责任强势对于自然资源损害救济的消极影响第二节 自然资源损害归属与范围的认定困难――以康菲渤海漏油事故法律救济困境为例一、康菲渤海漏油事故事件回顾二、康菲渤海漏油事故损害赔偿救济中存在的问题第三章 我国自然资源损害救济局限的原因探究**节 行政权的惯性越位与司法救济的谦抑退缩一、行政权在自然资源问题上的惯性越位二、司法救济的谦抑退缩三、行政权的惯性越位与司法救济的谦抑退缩的负面影响第二节 自然资源相关民事权利成长不足一、自然资源相关财产权利的成长不足二、自然资源相关人身权利成长的不足第四章 自然资源财产性权利研究――以物权制度为中心**节 自然资源物权研究现状评述一、问题的提出二、环境法与民法中自然资源物权的不同理论学说三、自然资源物权研究思路的差异及原因第二节 将自然资源纳入物权体系的必要性分析一、体现自然资源价值二、顺应生态经济发展明确自然资源的资本属性三、理顺国家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四、优化自然资源管理五、提高自然资源损害救济水平第三节 将自然资源纳入物权体系的路径探讨――类型化的视角一、对自然资源物权进行类型划分的必要二、“非对物的采掘”类自然资源物权三、“对物的采掘”类自然资源物权第四节 自然资源物权制度的局限及其对损害救济的影响一、自然资源物权制度的局限二、自然资源物权制度的局限对损害救济机制构建的影响第五章 自然资源相关人身权利研究――以人格权制度为基础**节 以健康为核心的自然资源人身权利研究一、自然资源对人身利益的物质性影响二、以健康为核心的自然资源人身权利三、以健康为核心的自然资源人身权利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四、小结第二节 以精神层面利益诉求为核心的自然资源人身权利研究一、自然资源对人精神层面利益诉求的影响二、传统民法对人格保护程度的递进与人格权对精神层面利益诉求的回应三、环境权理论的困境四、以容忍义务为参照的自然资源人身权利――环境权理论的扬弃与更新发展五、以精神层面利益诉求为核心自然资源人身权利的司法救济缺失六、小结第六章 自然资源损害救济机制的多样化拓展与类型划分――以相关权利研究为参照**节 自然资源损害救济机制的多样化拓展趋势一、侵权责任法视野内自然资源损害救济的有限性――基于操作层面的技术分析二、自然资源损害救济机制构建面临的根本挑战三、自然资源损害救济机制的多样化拓展第二节 自然资源损害救济机制的多样化与类型化一、自然资源损害救济机制多样化拓展对相关理论研究的影响二、自然资源损害救济机制的类型化研究进路第三节 自然资源损害救济机制的基本类型划分一、自然资源损害救济机制类型划分的标准二、自然资源损害救济中的法律责任三、自然资源损害救济中的非法律责任方式第七章 自然资源损害救济中的法律责任――以侵权责任为载体**节 侵权责任适用于自然资源损害救济的基本前提一、侵害行为人与受害人能够清晰识别二、损害结果范围可大致确定三、因果关系成立符合侵权责任法判断第二节 自然资源财产权利侵害的侵权责任一、主要问题与基本思路二、“非对物的采掘”类自然资源损害的侵权责任三、“对物的采掘”类自然资源损害的侵权责任第三节 自然资源相关人身权利侵害的侵权责任一、主要问题与基本思路二、自然资源相关人身权利侵害中物质性损害赔偿的侵权责任三、自然资源相关人身权利侵害中精神损害赔偿的侵权责任第八章 自然资源损害救济中的非法律责任方式――社会化填补及产业化修复**节 自然资源损害的社会化填补一、侵权责任与社会化填补在自然资源损害救济问题上的此消彼长二、自然资源损害中生态损害的救济路径选择三、法律社会化发展趋势的影响第二节 自然资源损害社会化填补的产业化修复路径选择一、损害社会化填补路径选择中的思维定式二、自然资源损害社会化填补的需求结构三、从损失分担到利益增进的视角转换四、以自然资源损害产业化修复为载体的利益增进路径选择五、自然资源损害产业化修复的基本内涵与特点第三节 自然资源损害产业化修复的基本制度构成一、何为基本法律制度构成二、产业主体塑造三、产业引导促进四、产业成果评价参考文献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法律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