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工程系列丛书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6-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工程系列丛书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工程系列丛书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作者:李红玉

开 本:其他

书号ISBN:9787520333993

定价:59.0

出版时间:2017-02-01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工程系列丛书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本书特色

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在当时的发展背景下,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革命和城市化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城乡结合思想和李比希的农业化学理论等为马克思、恩格斯提供了思想启示。马克思、恩格斯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社会状况,深入分析西欧城乡对立的根源和局限性,前瞻性地做出城乡融合发展的科学展望,并全面地论述了实现城乡融合的内在机理和一般路径,从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对当前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是我国推进城乡一体化实践的重要指导思想。我国历届领导人高度重视将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发展道路。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的相关思想为我国进一步推进城乡产业、就业、文化一体化事业,推进城乡医疗、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城乡住房问题等提供了重要启示。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工程系列丛书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内容简介

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在当时的发展背景下,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革命和城市化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城乡结合思想和李比希的农业化学理论等为马克思、恩格斯提供了思想启示。马克思、恩格斯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社会状况,深入分析西欧城乡对立的根源和局限性,前瞻性地做出城乡融合发展的科学展望,并全面地论述了实现城乡融合的内在机理和一般路径,从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对当前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是我国推进城乡一体化实践的重要指导思想。我国历届领导人高度重视将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发展道路。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的相关思想为我国进一步推进城乡产业、就业、文化一体化事业,推进城乡医疗、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城乡住房问题等提供了重要启示。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工程系列丛书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李红玉,女,1963年生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城市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员,长期从事城乡发展战略与规划、区域发展政策研究,主持和参与多项社科基金项目、国家部委和省(自治区)、地市关于区域规划、城市规划、专项规划、地区发展战略、产业发展战略课题,撰写学术报告多篇,学术专著二部,学术论文30余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工程系列丛书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哲学/宗教 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