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们的家风.第一辑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6-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大师们的家风.第一辑

大师们的家风.第一辑

作者:刘未鸣 詹红旗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20507509

定价:68.0

出版时间:2019-03-01

出版社:

大师们的家风.第一辑 内容简介

  《大师们的家风(第1辑)》集蔡元培、章太炎、梁启超、王国维、陈垣、鲁迅六位民国大家的有关史料,分为齐家、治学、处世三个主题,将这些史料分类整理成册。文章包含其本人撰写的文章及演讲稿、写给家人的书信和亲友的回忆文章,这些文章均有鲜明的主题,从三个方面反映出这些民国著名大师们的淳朴家风和他们对治学的严谨及处世的原则。

大师们的家风.第一辑 目录

蔡元培
齐家
我之家教
婚姻爱情
长女蔡威廉悼文
治学
为什么要研究学问
教育确有三点注意
教育界中所不可缺之理想
怎样才配称做现代学生
对于学生的希望
我所做的教育改革
北京大学就职演讲
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
整顿北京大学的经过
我的读书经验
处世
热爱旅行
世界观与人生观
我的新生活观——勤俭
舍己为群
尽力于公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责己重而责人轻
蔬食主义
朋友是外在的我

章太炎
齐家
家训
时代的公子
前进路上家人的付出
正气浩然所向披靡
读书入仕的初衷
不为良相 则为良医
治学
生平学术 回真向俗
求是与致用
寻求政术历览前史
平生志业 守死不渝
章太炎思想的四个时期
处世
谢本师
名驰学界的革命家
人生知己莫过患难之交
章太炎与邹容的生死之交
周恩来称他为“浙江人的骄傲”
近乎师友间

梁启超
齐家
我家之教 志在救世 不顾身价而为之
由敬重之心生出爱恋之念
发乎情 止乎礼
受学只求理解 无须强记
不因无益废相思
常要思报社会之恩
全国水深火热,又不能坐视,奈何
这才是我们忠厚家风哩
功课样样及格甚好
关于学业的一点意见
小挫折正磨练德性之好机会
为林家事奔走
为徐志摩证婚
生活太舒服,容易消磨志气
治学
女学盛国必强
学校教育之目的
今日之大学学风
教育家有两重趣味
太阳虽好旁人却替你晒不来
为学与做人
学生自修之三大要义
学术研究要提倡科学精神
处世
吾人在世界上有何责任
主张趣味主义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意志的威力
朋友难得

王国维
齐家
男女无别的教书先生
勤学严谨之风代代传
教子有方人才辈出
治学
教育无价之观念
学术需中西交融
从弘大处立脚 从精微处着力
治学概略
治学方法
处世
忠实敬慎的王静安先生
时代先驱的品格
生活素描及师友
错过的拜师
才华展露获垂爱

陈垣
齐家
教子读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教子为师之道:教学相长,必大有益 悠悠儿女情,拳拳慈父心
治学
“不求甚解”与“要求甚解”
不能轻视资料工作
要“竭泽而渔”,更要去伪存真
一指的批评和一字的考证
无价的奖金和宝贵的墨迹
锲而不舍,耕耘不辍
成功的秘诀,在于勤
循循善诱,平易近人
因材施教,提挈后学
处世
时刻想着祖国
刚正不阿,绝不与敌伪合作
威武不屈,贫贱不移

鲁迅
齐家
百草园里的幸福时光
《二十四孝图》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家庭为中国之基本
从孩子的照相说起
上海的儿童
随感录二十五
“与幼者”
海婴要去幼稚园了
海婴长大许多
北平一切如旧
母亲已好得多了
治学
创作要怎样才会好?
关于翻译
小说的题材应对时代有所助力和贡献
未有天才之前
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处世
青年应当向怎样的目标?
世故三昧
孩子有错处,要好好对他说
读书应如蜜蜂采蜜

大师们的家风.第一辑 节选

  《大师们的家风(第1辑)》:  我之家教  (一)父亲  我家先世是明季由诸暨迁至山阴的。山阴的始祖是恭政公,在画像上方巾蓝衫,是明代生员的样子。再传而至佐臣公,以造林售薪为业,重然诺,好施与,时谓之蔡善人。为同业所忌,或以斧斫其肩,因是辍业。又两传而至我高祖必达公,命诸子贩绸至广州,颇获利。因漏税,我第三曾伯祖为关吏所拘,将处死刑,倾家营救,获免,但家境从此中落。相传我祖父夏夜读书,无法得辟蚁烟,置两胫于瓮中,勤学可想。我祖父在一典当中习业,渐升至经理,以俭省,稍有积蓄,所以为祖宗置祭田,为子孙购地造屋,做成小康的家庭。  (选自蔡元培《自写年谱》)  是年六月廿三日,我的父亲去世,父亲讳宝煜、字曜山。任钱庄经理。去世后,家中并没有积蓄。我的大哥仅十三岁,我十一岁;我的三弟九岁。亲友中有提议集款以充遗孤教养费者,我母亲力辞之。父亲平日待友厚,友之借贷者不必有券,但去世后,诸友皆自动来还,说是良心上不能负好人。母亲凭借这些还款,又把首饰售去了,很节俭地度日,我们弟兄始能生存。我父亲的好友章叔翰先生挽联说:“若有几许精神,持己接人,都要到极好处。”  (选自蔡元培《自写年谱》)  (二)母亲  正月廿二日,我母亲病故,年五十岁。我母亲是精明而又慈爱的,我所受的母教比父教为多,因父亲去世时,我年纪还小。我本有姐妹三人,兄弟三人,大姐、大哥、三弟、三妹面椭圆,肤白,类母亲。二姐、四弟与我,面方,肤黄,类父亲。就是七人中**、第三、第五、第七(奇数)类母,第二、第四、第六(偶数)类父。但大姐十九岁去世,二姐十八岁去世,四弟六岁殇,七妹二岁殇。所以受母教的时期,大哥、三弟与我三个人*长久。我母校*慎于言语,将见一亲友,必先揣度彼将怎样说,我将怎样对。别后,又追想他是这样说,我是这样对,我错了没有。且时时择我们所能了解的,讲给我们听,为我们养成慎言的习惯。我母亲为我们理发时,与我们共饭时,常指出我们的缺点,督促我们的用功。我们如有错误,我母亲从不怒骂,但说明理由,令我们改过。若屡诫不改,我母亲就于清晨我们未起时,掀开被头,用一束竹筱打股臀等处,历数各种过失,待我们服罪认改而后已。选用竹筱,因为着肤虽痛,而不至伤骨。又不打头面上,恐有痕迹,为见者所笑。我母亲的仁慈而恳切,影响于我们的品性甚大。  我母亲素有胃疾,到这一年,痛得很剧,医生总说是肝气,服药亦未见效。我记得少时听长辈说:我祖母曾大病一次,七叔父秘密到臂肉一片,和药以进,祖母服之而愈,相传可延寿十二年云云。我想母亲病得不得了,我要试一试这个法子,于是把左臂上的肉割了一小片,放在药罐里面,母亲的药,本来是我煎的,所以没有别的人知道。后来左臂的用力与右臂不平均,给我大哥看出,全家的人都知道了。大家都希望我母亲可以延年,但是下一年,我母亲竟去世了。当弥留时,我三弟元坚,又割臂肉一片,和药以进,终于无效。我家还有一种迷信,说到臂事必须给服药人知道,若不知道,灵魂见阎王时,阎王问是否吃过人肉,一定说没有吃过,那就算犯了欺诳的罪。所以我母亲弥(留)时,我四叔母特地把三弟到臂告知,不管我母亲是否尚能听懂。  (选自蔡元培《自写年谱》)  婚姻爱情  妇,王荣庭外舅之仲女也。母氏陈。妇无兄弟,姊适薛朗仙,以光绪二十二年卒;妹未嫁而卒。妇年二十四而适于我,光绪十五年三月也。十六年春,余晋京应会试,五月归。十八年春,余应殿试,又进京,八月归。十九年夏,余历游江宁、广东,二十年春归,未几晋京散馆,二十一年冬归,二十二年十一月晋京。二十三年三月,妇携子晋京,二十四年九月,同出京,及今又将二年矣。呜呼!十年之中,余不在家者十之三四;既在家矣,往往饥驱而出。其得欢然聚首者,不过两三年耳。君之病,余适以事往嘉善,得讯而归,不及十日,而君死矣。呜呼,余能为不负君耶!  君有洁癖,坐席、食器、衣巾之属,非与同癖者或触之,则懊憾欲死。睡则先去外衣,次去裙,必以湿巾遍拭发及衣衽,盖十年如一日。其始归也,余恶其繁琐,常与之争。君又尚气,又不受怫逆之词。余好奢,而君持之以俭。余不欲近细事,而君持之以勤。余于时持既嫁从夫之义,时有以制裁之,君虽不能不相让,而心滋不悦,以是得肝疾。  近一二年,余深绎平权之义,自由之界,乃使君一切申其意,而余惟时时以解足缠、去华饰、不惑鬼怪为言,君颇以为然,而将次第实行之,余亦不之强,而俟其深悟而决去也。以是各信谆劝之有趣,而几忘狎媒之为乐。伉俪之爱,视新婚有加焉。呜呼,孰意其不可久耶!  君澹于世荣,自归余,余侥幸入科第,君不以为喜。及官京师,阒然不趋事权要。戊戌9月,决然相与携两儿出都。孑孓道路,辛苦备尝,君不以为怨。今年有试差之考,族戚友朋多以是劝晋都,而余不从,君亦无忤焉。呜呼,以君超俗之识与夫劲直之气,充其量足以偿余所期而无难,而孰意其中道而天也夫。呜呼!  (选自蔡元培《悼夫人王昭文》)  ……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哲学/宗教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鬼谷子     下一篇:人类心灵与文明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