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家礼)制度伦理研究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6-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朱熹(家礼)制度伦理研究

朱熹(家礼)制度伦理研究

作者:孔凡青 著

开 本:其他

书号ISBN:9787010189581

定价:59.0

出版时间:2018-09-01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朱熹(家礼)制度伦理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以南宋大儒朱熹的民间自治制度范本《家礼》为依据,通过对其进行制度伦理的解读,剖析了其制度伦理的认知、规制、评价和实践层面的内容,以此来探讨儒家面对新的社会实践,如何通过制度革新去推动儒家价值影响基层社会。在认知层面,《家礼》强调人与人之间互相对待的关系模式,强调人与制度的良性互动,认为治理是个体善和善治的统一,是不断趋向和谐的过程。这一思维模式有别于西方二元对立的思维,与当今中国社会治理要求动态、和谐、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治理模式在思维层面是相契合的。在规制层面,《家礼》规制模式上承儒家礼制自治与他治、德治与法治完美融合的规制理想,下启朱熹鉴于现实权制制度之弊端创发的民间自治路径,对我们今天思考秩序与创新、传统与现代、具体理性与普遍理性等问题,探索社会治理的路径,具有重要启发意义。相信结合当今时代主题,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并促进其创新性发展,可以在新的社会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彰显中华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

朱熹(家礼)制度伦理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以南宋大儒朱熹的民间自治制度范本《家礼》为依据,通过对其进行制度伦理的解读,剖析了其制度伦理的认知、规制、评价和实践层面的内容,以此来探讨儒家面对新的社会实践,如何通过制度革新去推动儒家价值影响基层社会。在认知层面,《家礼》强调人与人之间互相对待的关系模式,强调人与制度的良性互动,认为治理是个体善和善治的统一,是不断趋向和谐的过程。这一思维模式有别于西方二元对立的思维,与当今中国社会治理要求动态、和谐、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治理模式在思维层面是相契合的。在规制层面,《家礼》规制模式上承儒家礼制自治与他治、德治与法治完美融合的规制理想,下启朱熹鉴于现实权制制度之弊端创发的民间自治路径,对我们今天思考秩序与创新、传统与现代、具体理性与普遍理性等问题,探索社会治理的路径,具有重要启发意义。相信结合当今时代主题,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并促进其创新性发展,可以在新的社会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彰显中华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

朱熹(家礼)制度伦理研究 目录

绪言 1 **章 朱熹《家礼》制度伦理概念解析 25 **节 制度与制度伦理 26 一、制度 26 二、制度伦理与伦理制度 32 第二节 儒家制度伦理 35 一、儒家制度伦理的形成 38 二、儒家制度伦理的特性 42 三、儒家制度伦理的作用 45 第三节《家礼》的制度伦理分析 47 一、《家礼》的制度特性与制度伦理 47 二、《家礼》制度伦理的实践依据 50 第二章 朱熹《家礼》制度伦理的认知层面 55 **节 儒家的制度理想 55 一、“和”——支撑制度的先验原理 56 二、“礼”——构建制度的实践原则 57 三、“治”——判断制度的经验标准 59 第二节《家礼》制度的信念依据 60 一、血缘亲情——人道制度秩序的直接依据 61 二、天道——人道制度秩序的终极依据 66 三、人性——人道制度秩序的现实依据 70 第三章 朱熹《家礼》制度伦理的规制层面 74 **节 儒家制度伦理落实的两种规制类型 74 一、自上而下的国家规制——朱熹与王安石的异同 76 二、自下而上的民间规制——宋儒家族存续的非正式制度努力 80 第二节 《家礼》制度伦理的规制系统 84 一、内部权威治理系统——宗子领导制与运行惯例 86 二、象征符号系统——以祠堂制为中心 93 三、关系系统——家族关系结构与丧服制 98 第四章 朱熹《家礼》制度伦理的评价层面 107 **节《家礼》制度伦理评价标准 107 第二节《家礼》制度伦理的评价 113 一、礼制秩序——义与利的融合 113 二、个体道德与制度秩序——儒家制度伦理非底线伦理 119 第五章 朱熹《家礼》制度伦理的实践层面 128 **节《家礼》在晚期帝国的国家制度化 128 第二节 士大夫阶层对《家礼》的推行及其在民间社会制度化情况 132 第六章 朱熹《家礼》制度伦理与当今社会治理 139 **节《家礼》制度伦理的认知层面与当今社会治理 139 一、儒家制度伦理的思维模式与当今社会治理 139 二、《家礼》制度的信念依据与当今社会治理 145 第二节《家礼》制度伦理的规制层面与当今社会治理 152 一、朱熹规制模式蕴含的理学逻辑 152 二、朱熹规制模式的礼学依据 156 三、朱熹规制模式与当今社会治理 162 结语 165 参考文献 170 后记 182

朱熹(家礼)制度伦理研究 作者简介

孔凡青,电子科技大学(成都)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副教授。先后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获法学学士学位,于英国威尔士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儒家伦理、制度伦理。在《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江淮论坛》《中国医学伦理学》《当代儒学》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和参与多项省部级课题。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哲学/宗教 哲学 中国古代哲学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