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德勒兹
吉尔·德勒兹作者:(瑞典)芙丽达·贝克曼(Frida Be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305209789 定价:30.0 出版时间:2019-01-01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
吉尔·德勒兹 本书特色
一本对法国重要哲学家吉尔·德勒兹新颖、扼要却又广博的哲学传记。
贝克曼并非忠诚地复原德勒兹的一生,而是在探索其生命与作品中的创造、遭际与生成时,企图与德勒兹建立批判性对话。
贝克曼以德勒兹所推崇的方式,在背离德勒兹的过程中努力靠近德勒兹的思想内核。
这不是一本厚重的德勒兹编年史,而是一张标记了德勒兹一生遭际的地图。按图索“迹”,我们便能在阅读德勒兹的同时邂逅思考。
吉尔·德勒兹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遵循德勒兹卓越的智性之旅, 对其生活与工作的因缘际会作了生动的描绘。在本书里, 德勒兹的生活与哲学理论发展都与诸如上述历史、政治和哲学事件产生共鸣。主要内容包括: 一个孩童、一名学徒、一段友谊等。
吉尔·德勒兹 目录
前言1一个孩童
2一名学徒
3一段友谊
4一次实践
5一种生命
结论
参考文献
参考书目
鸣谢
吉尔·德勒兹 节选
一谈作者的生平,吉尔·德勒兹总要摆一副意味索然的样子。或者换个没这么极端的说法,通常而言,作者的生平多少都会映射在他们的作品里,德勒兹却认为,作家与作品之间鲜有关联。其实,对二者之间的关联不感兴趣的还大有人在。作为二十世纪*富影响力的欧陆哲学家之一,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把亚里士多德的一生总结得如同浮光掠影,轻描淡写了这位有史以来*具影响力的哲学家的生平:“他出生,他思索,他逝世。”与很多哲学家一样,海德格尔认为哲学家的一生不过是一些琐碎轶事。假若如此来回顾海德格尔的生平,这就不免显得有些讽刺。海德格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与纳粹的关联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一位哲学家的生平与其哲学的关系,不敢忽略任何细枝末节。在当时的情况下,还出现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尽管国际研究界详悉海德格尔与纳粹的“意气相投”,2014年出版的“黑色笔记本”(Black Notebooks)却还是迫使他们思考:海德格尔的政治信念不仅是其个人、其事业上的污点,也是其哲学思想上的污点。鉴于这一系列笔记本皆指向了海德格尔根深蒂固的反犹思想,在哲学家的生平和著作间划界便饱受诟病。这足以让人质疑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的信念,即我们在阅读柏拉图或海德格尔的作品时,是否真能做到什么都无所谓,任由“时代之风暴将他们席卷四处”。就阿伦特看来,他们的思想并非源自其所处的历史环境,而是来自某个完美的永恒居所。
以上所关切的问题展现了,从具体生活之紊乱中抽身而出的缜密哲思,该如何在男性主导的哲学传统中继续留存。女性哲学家很少能拥有这种脱离具体生活的完美。确实,对阿伦特其人的关注,以及后世对她与海德格尔短暂私交的关注,*好地说明了人们对于女性思想家,还是更加关注其私人的具体生活。当然,也有人质疑这种对哲学家生平和作品进行区分的做法。弗里德里希·尼采曾声称他逐渐意识到“至今所有伟大的哲学,要么是其作者的私人声明,要么就是一类未被意识到的非自愿式自传”。雅克·德里达援引了海德格尔对亚里士多德生平的草率描述,但他不赞同海德格尔的做法,而是对此加以否定。德里达建议我们需要重新思考:是否应该把作者的生平当作“经验性偶然事件的汇编”加以排斥。他主张哲学家的传记必须“被重新纳入考量”。在德里达看来,哲学家们的政治信念尤其重要,但更广义而言,他们的具体生活也同样重要:“哲学家为什么要将自己无性别地呈现于作品之中?他们又为何要将自己的私人生活从作品中抹去?”德里达并不是说作者生平与其作品之间存在直接关系,就好像前者可以用于解释后者;而是说,思考纯粹的文本是不可能的,即不存在一种毫无踪迹的文本。自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正式宣布“作者已死”,米歇尔·福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又对此进一步阐释,此后,将作者与文本直接关联起来的情况是越来越罕见了。巴特坚信作者绝不会超前或超出写作,相反,作者诞生于文本。作者的诞生并非一次性的,而是伴随读者每次的阅读经历而诞生。因为文本从现存的诸文本中涌现而出,所谓作者也并非在表达“自己”,而是在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将文本汇集起来,使各种文本遭际彼此。这么看来,给予一个文本以作者就是“为文本强行设限,以一个终极所指来粉饰文本,从而终结写作”。
对德勒兹而言,聚焦于人物生平并以编年史的方式将其记录,这份记录不仅定义了还不可避免地限定了它所表达的一切,这有悖于德勒兹对于作者生平的看法,也有悖于他整体的哲学思考。通过为个体设限并赋予其一个具体的形态和一个终极所指,创造出一个被定义的个体以及一个有始有终的故事,人生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关闭”。然而,对我们而言,仅仅知道德勒兹出生、思索、逝世的事实还远远不够;我们渴望知道更多。受邀写作这本书之前,我曾试图告诫自己一些事项,其中有四点和我要写的这本书尤为相关。**点,也是*为核心的一点,那就是德勒兹他本人所秉持的怀疑主义,他质疑将个体视为一个既定的统一体的做法。当然,我也可以勉强接受为个体写一部历史。事实上,从古至今人们一直这么做,但至少我们现在书写的这本传记不是这个类型。通常,这类传记书写都有其依托的前提,而且鲜有人觉得有必要去质疑这些前提,例如个体、身体、时间性和历史这些*为核心的概念。同样,人们对于生活的基本组成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一直暗暗怀揣着先入之见。不可否认,先入之见的确有其实用性,它们能让传记的作者和读者更加易于辨认手头的意义单元和逻辑联系。然而,我注意到,为哲学家作传还应另当别论。原因在于,当我们把哲学等同于*有名的哲学家时,我们便趋于认同了解他们的生平与理解他们的思想之间并无关联。尽管总有人认为哲学家的生平与其思想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关联,但如彼得·奥斯本(Peter Osborne)所示,我们依旧难以找到一本令人满意的传记来反思二者之间的关联。为了做到这一点并从而为德勒兹写出一部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他哲思的传记,我不能或者至少绝对不应该重拾关于个体、身体、时间性和历史的先入之见。除此之外,还存在着一些观念,即捕捉一个人的一生,并将其以线性叙事的方式呈现;聚焦于“人”;认为我们可以设法按时间顺序组织、理解并“认识”生命。实行这些想法的传记书写必遭德勒兹本人的极力排斥。
哲学/宗教 哲学 哲学理论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