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彩图馆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6-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道德经彩图馆

道德经彩图馆

作者:老子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11358622

定价:39.8

出版时间:2016-03-01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为人之道 322
弃恶从善——周处留名青史 322
第六十三章 为大于细 324
为人之道 325
图大于细——愚公移山 325
处世之道 327
图难于易——司马错分析天下大势 327
第六十四章 慎终如始 329
从政之道 330
慎终如始——张咏治理益州 330
处世之道 332
未雨绸缪——诸葛亮与“隆中对” 332
第六十五章 善为道者 334
从政之道 335
民风淳厚——苏轼整治密州 335
处世之道 337
智多背道——武则天用酷吏治国 337
第六十六章 不争之争 340
从政之道 341
圣人之治——爱民如子的唐太宗 341
经商之道 343
不争而胜——商战的秘诀 343
第六十七章 持保三宝 345
从政之道 347
谨防妄为——唐敬宗引火自焚 347
为人之道 349
俭而能广——崇尚节俭的晏婴 349
第六十八章 不争之德 352
经商之道 353
贵在不争——善于用人之力的领导们 353
处世之道 354
不武不怒——田单大破燕军 354
第六十九章 哀者胜矣 358
从政之道 359
哀者必胜——孙膑大破魏国 359
处世之道 362
不敢为主——唐军遭受怛罗斯之败 362
第七十章 被褐怀玉 364
为人之道 365
知我者希——世人皆醉我独醒 365
处世之道 367
安贫乐道——颜回践行大道 367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矣 369
从政之道 371
圣人不病——知错能改的唐太宗 371
为人之道 373
盲目自信——纸上谈兵的赵括 373
第七十二章 自知自爱 375
从政之道 376
不以自贵——仁、宣二帝的太平治世 376
为人之道 377
自贵之祸——李自成骄奢致败 377
第七十三章 天网恢恢 379
经商之道 380
水滴石穿——俞敏洪与“新东方” 380
为人之道 382
妄为者死——大行无道的董卓 382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 385
从政之道 386
杀一儆百——张敞治理盗患 386
处世之道 389
以死慑民——红巾军推翻元朝 389
第七十五章 民之轻死 391
从政之道 393
民皆轻死——隋末农民起义 393
处世之道 395
有为难治——李自成推翻明朝 395
第七十六章 柔弱处上 397
从政之道 398
兵强不胜——苏代劝秦王善待魏国 398
处世之道 399
柔弱处上——佯狂避世的阮籍 399
第七十七章 功成不处 401
从政之道 402
圣人不恃——周公辅政不贪功 402
为人之道 404
余补不足——不居功自傲的丙吉 404
第七十八章 柔之胜刚 406
从政之道 407
弱能胜强——刘秀以柔道得天下 407
处世之道 408
示弱于敌——康熙智擒鳌拜 408
第七十九章 报怨以德 411
从政之道 412
不责于人——宋就以恩德报怨 412
为人之道 413
善有善报——贵族与农民的故事 413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 414
从政之道 415
安居乐俗——保境安民的李昇 415
处世之道 416
甘食美服——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416
第八十一章 为而不争 417
从政之道 418
美言不信——“口蜜腹剑”的李林甫 418
为人之道 420
利而不害——介之推功成却不慕荣华 420

道德经彩图馆 节选

  **章众妙之门  【原文】  道可道①,非常道②;名可名,非常名③。无,名天地之始④;有,名万物之母⑤。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⑥。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⑦。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释】  ①道:构成宇宙的实体与动力。②道:用语言表达出来。③常:恒久不变。④名:这里指道的名称,文化思想。⑤名:用语言表达出来。⑥徼(jiào):通“窍”,踪迹的意思。⑦玄:幽昧深远。  【译文】  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名,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无,是天地的开端;有,是万物的根源。所以,常从“无”中观察天地的奥妙,常从“有”中寻找万物的踪迹。有和无,只不过是同一来源的不同名称罢了。有和无都是幽昧深远的,它们是一切变化的总门。  【解析】  这是《道德经》的**章。本章开篇名义:“道可道,非常道。”初步揭示了“道”的真正内涵。  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老子是**个把道作为一种哲学范畴提出和加以阐释、论证的思想家。道作为老子哲学的核心,贯穿其思想体系始终。关于对老子道的认识和诠释,历来众说纷纭。有的认为,道是精神性的本体,是脱离物质实体而独自存在的*高原理,主张老子的道论是客观唯心主义。有的则认为,道是宇宙处在原始状态中的混沌未分的统一体,主张老子的道论是唯物主义。一般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及万物运行的规律。陈鼓应在其《老子译注及评介》一书中引用杨兴顺的观点,将道的基本特点归结为:一、道是物的自然法则,它排斥一切神和“天志”。二、道永远存在,它是永存的物质世界的自然性。道在时间与空间上都是无限的。三、道是万物的本质,它通过自己的属性(德)而显现。没有万物,道就不存在。四、作为本质来说,道是世界的物质基础“气”及其变化的自然法则的统一。五、道是物质世界中不可破灭的必然性,万物都从属于道的法则。道摧毁一切妨害自己的事物。六、道的基本法则是:万物与一切现象,处于经常的运动与变化中,在变化的过程中,万物与一切现象都转化为自身的对立物。七、万物与一切现象,都处于相互联系的状态中,这种联系通过统一的道而完成。八、道是我们的感官所不能感知的,但在逻辑思维中,它是可以认识的。由是观之,道在天地未生成以前就存在于浩瀚的宇宙中,当天地生成以后,道就在万事万物中发挥着自身的作用,贯穿万物生成、生长、发展、消亡的始终,作为一种自然规律客观地存在着。  一提起道,我们不免会在头脑中想象它的模样,然而我们的想象往往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和主观性,真正的道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它是客观存在,但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正所谓“大道无形”。我们凭主观想象臆造出的道的样子,不是真正的道,只能称得上名。“名”这个概念也是不能用语言和文字来描述形容的,语言文字的局限性比想象的局限性更大。如果用语言文字来描述道,只能与道背道而驰。既不能用语言又不能用文字来描述道,那如何才能认识道呢?鉴于语言文字的局限性及道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通过抽象的概念,即“无”和“有”这两个名来一窥道的真正面目。所谓无,是指天地还没有生成以前的混沌状态,说明天地是从无中生出来的。所谓有,就是存在的意思,它代表一种正在孕育万物的状态,是万物的生母,即万物是从有中孕育生产出来的。  所以我们可以将道理解为一种无的状态,一种有的能力,它的本原是无,却可以生出天地万物。正因如此,我们可以采取无的态度去体认道的玄妙。道的原始是空无,我们要想体认大道,就必须抛却所有的杂念,将自己回复到毫无思想意识的婴儿时期,达到一种完全虚无的境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体悟到道的奥妙和玄机。无和有是我们必须把握的两个概念,它们是打开“众妙之门”的钥匙,只有通过它们,我们才能领悟道的实质。  所谓“常无”,就是一种永恒的无,或叫“大无”;与此相对应,“常有”就是一种永恒的有,也叫“大有”。我们可以通过这种忘却自我一切的常无,体悟到天地初生时的“妙”;通过这种包容万物的常有,观察到万物未生前的“徼”。妙,按汉字的组字法,可以拆分为“少”和“女”,少女不但处于妙龄,而且是纯真、纯洁的象征,这里用在道中,可以理解为天地的本始。徼的本义为边界,这里引申为开端、端倪的意思。在这里,不论是常无还是常有,都只是对宇宙大道中的某一状态的描述,还停留在概念这一层面上,都是名。常无在前而常有在后,所以概念的“相名”也就不同了,但它们都是由大道生出来的,都是对大道的发展和变化,统称为“玄”。玄意为深奥而不可理解、不可测知。“大道无形”,变化多端,变化来变化去,就构成了天地万物的“众妙”,即老子所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回过头来看原文,我们不难发现,文中着重讲了这样几个概念:道的概念、名的概念、无和有的概念、妙和徼的概念、玄的概念。这些概念统称为“名”,借用老子的一句话“名可名,非常名”来说,这些概念并没有真正地揭示出道的真正内涵,这是因为“道可道,非常道”,任何言语和文字都无法揭示出道的真义。我们学习和研究这些概念就是为了更好地理解道,它们可以作为理解道的桥梁。  ……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哲学/宗教 哲学 中国近代哲学/当代哲学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