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并守护世界意义的人:人文知识分子的起源及其使命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6-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阐释并守护世界意义的人:人文知识分子的起源及其使命

阐释并守护世界意义的人:人文知识分子的起源及其使命

作者:尤西林著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67562578

定价:60.0

出版时间:2017-05-01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新修订版在回应新的思想潮流的同时,发展着劳动二重性的涵义与意义。由此指向“六点”向我邀约多年的一本劳动与现代性著作。此次修订,已向这一著作有重要推进并扩展了篇幅。
愿在此引用拙著《人文科学导论》后记中的话回答与此书有缘的所有同道者:“感谢那些对我著作中的思想产生共鸣的中青年精神同道,特别是以四川大学为主体的‘成都地区高校面向21世纪学术月会’的一批中青年学者对拙著《阐释并守护世界意义的人》的两次专题研讨会,我视此种纯粹精神境界的共鸣为人生*高的回报,并将永远记得那些使我获得升华的诚挚来信。”

阐释并守护世界意义的人:人文知识分子的起源及其使命 目录

导论:知识分子的当代含义
一、知识分子观念的历史演变 / 3
(一)脑体分工的巫术文化背景 / 3
(二)科技专家:近现代知识分子观念 / 5
(三)对知识分子观念的多重当代挑战 / 8
二、知识分子观念的当代阐释 / 25
(一)作为西方“知识分子”原型的俄国“интеллигинция” / 25
(二)当代中国知识分子自我定位的困境 / 29
三、人文科学与人文知识分子 / 37
(一)古典人文学科的历史演化 / 38
(二)人文科学统摄人文学科的现代性意义 / 40
(三)人文知识分子的内涵 / 43

**章 世界与意义
一、劳动与世界 / 47
二、劳动二重性 / 55
三、技术:希望与危险 / 63
(一)技术理性及其批判 / 63
(二)技术的艺术境界 / 66
四、意义与涵义 / 69
(一)含义世界 / 69
(二)意义与涵义 / 70

第二章 意义与阐释
一、符号命名与劳动建构 / 83
二、分离(Kekhorismene)与沉思:脑体分工的人文意义 / 86
三、意义与阐释 / 91
四、文化与意义世界 / 101
五、作为社会分工的意义阐释 / 104

第三章 阐释并守护世界意义的人:人文知识分子的起源与演化
一、巫:知识分子的原型 / 108
二、巫术解体与知识分子演化谱系 / 120

第四章 意义与权力——人文知识分子与世界(一)
一、巫王分合的逻辑意义 / 130
二、意义空间:有别于国家的“天下”社会 / 134
(一)问题:“天下”的语义 / 135
(二)作为专有名词的“天下”古义 / 136
(三)先秦儒学的阐释与“天下”社会观的建立 / 138
(四)与君主专制“国家”对峙的“天下” / 146
(五)“天下”与“国家”:中西比较与现代批判 / 155
三、介入权力:革命家与公务员 / 162

第五章 意义与意识形态——人文知识分子与世界(二)
一、意识形态的内涵 / 175
二、权力与教化:政教合一 / 179
(一)政教合一的两个方向 / 179
(二)政教合一与专制主义 / 182
(三)激扬真理与爱之教化 / 185
三、政教分离及其现代遗产 / 192
四、人文意义与近现代世界 / 199
(一)理性道德与经济制度 / 201
(二)文化理想主义:文明的价值规范 / 204

第六章 出世与入世:人文知识分子的生存张力——人文知识分子与世界(三)
一、人文知识分子人格的特殊性 / 208
二、人文知识分子人格命运的悲剧性 / 209
三、人文知识分子的职业困境 / 212
四、人文知识分子与民间百姓 / 215
五、隐逸的人文意义 / 222

结 语

附论1大学人文精神的信仰渊源 / 233
附论2百姓日用是否即道?——关于中国世俗主义传统的检讨 / 250
附论3关怀公共精神的“积极自由”行动者——鲁迅与现代知识分子角色 / 263

附 录
2008年台湾繁体版前言 / 275
2006年增订版引言 / 278
1996年初版序 / 285
后记 / 288

阐释并守护世界意义的人:人文知识分子的起源及其使命 节选

劳动二重性(节选)
……
在马克思的早期思想中,劳动只有在彻底摆脱了自然生存限定的纯粹自由状态中才是真正的劳动(“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这一思想处于与古典经济学的劳动观对立的另一极。后者囿于雇佣劳动的经验而强调劳动的被迫受动性,“在劳动时,就必然牺牲等量的安乐、自由和幸福。” “贪欲以及贪欲者之间的战争即竞争,是国民经济学家所推动的仅有的车轮。”但在马克思后期批评傅立叶将劳动游戏化时,他已意识到了劳动不可净化的受动性。劳动的必然性与自由性之间的两极对峙在《资本论》中终于凝聚为一种相互依存的劳动二重性矛盾体:

自由王国只是在必要性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说,它存在于真正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像野蛮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为了维持和再生产自己的生命,必须与自然搏斗一样,文明人也必须这样做;而且在一切社会形式中,在一切可能的生产方式中,他都必须这样做。这个自然必然性的王国会随着人的发展而扩大,因为需要会扩大;但是,满足这种需要的生产力同时也会扩大。这个领域内的自由只能是: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一种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小的力量,在*无愧于和*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但是这个领域始终是一个必然王国。在这个必然王国的彼岸,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挥,真正的自由王国,就开始了。但是,这个自由王国只有建立在必然王国的基础上,才能繁荣起来。工作日的缩短是根本条件。(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28-929页。)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哲学/宗教 宗教 宗教知识读物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