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与六朝文论
佛学与六朝文论作者:盖晓明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308155250 定价:48.0 出版时间:2016-01-01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
佛学与六朝文论 本书特色
盖晓明著的《佛学与六朝文论》主要是从以上三个方面对六朝时期的佛学与文学理论的关系问题进行初步的研究。这样的选题与视角,在这一研究领域中并不多见,因此,它具有一定的填补研究空白的学术意义,同时,它对深化六朝佛学与六朝文论关系问题的研究,亦有所裨益。 本著作运用的研究方法首先是历史学的方法,对概念的产生、发展,做历史学的论证,如对“性灵”、“意象”等概念做历史学的考证等;其次是比较的方法,如对“性灵”与“性情”、“情性”概念的比较研究,对“虚静”与“虚寂”概念的比较研究和对道、自然、神理、性灵四个概念的比较研究等等;再次是统计的方法,如对六朝时期“性灵”一词在文论中的使用频率及对这一时期其他文论词汇使用频率的统计等。
佛学与六朝文论 目录
**章 佛教与中国古代文学关系概述 **节 佛教的文学性与中国古代文学 第二节 佛教对中国古代文学形式的影响 第三节 佛学与中国古代文学及文论的关系第二章 涅槃佛性说及性灵观念与六朝文论本体论 **节 “性灵”一词与佛学的关系 第二节 《文心雕龙》、《诗品》中的“性灵”概念之研究 第三节 “性灵”在南北朝时期的文学本体论地位第三章 般若学说及中道观念与六朝文论的方法论 **节 六朝般若学中道观念与中国佛教美学 第二节 《文心雕龙》与般若学中道观念 第三节 般若学中道观念对“意象”概念的影响第四章 涅槃佛性及虚寂、法身观念与六朝文论的创作论 **节 虚静观念及佛学虚寂、法身观念与文学想象 第二节 慧远、宗炳的“法身”概念与文学创作及文论 第三节 萧统的“法身”概念与文论第五章 六朝佛学及相关文论对后世文论及创作的影响 **节 六朝佛学及相关文论对后世文论的影响 第二节 六朝佛学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结语参考文献关键词索引后记佛学与六朝文论 作者简介
盖晓明,男,1960年1月生,浙江杭州人。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武汉大学文学博士。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传统文化等教学、研究工作。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述》(浙江大学出版社)、《新课标语文学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等教材;在《读书》、《文史哲》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哲学/宗教 宗教 佛教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孟子论君子人格与人性-中国人格读库
下一篇:简单的哲学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