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伤的治疗者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6-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负伤的治疗者

负伤的治疗者

作者:卢云

开 本:32开

书号ISBN:9787508089140

定价:28.0

出版时间:2016-09-01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负伤的治疗者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给牧者的书,也是一本给所有信徒的书。   作为牧者,当你面对—— 历史感断裂、意识形态碎片化、永生意识消解的一代人; 沉浸于内在自我、反抗一切权威和建制、用自杀和暴力寻求解脱的一代人; 既恐惧生存又恐惧死亡,游离在孤岛状态的一代人…… 该如何给出信、望、爱?如何给出破碎中的医治?   作为信徒,你—— 必须洞察这个时代科技昌明、信息爆炸、物质繁华后的荒寒真相; 必须退出人群,仰望天父,学习深度默观,学习内省独处; 必须进入人群,效法耶稣,与哀哭的人同哭,与喜乐的人同乐; 必须勇于承认自己的有限和无能,软弱和伤痕……

负伤的治疗者 内容简介

顾名思义,《负伤的医治者》就是一个受过伤或者正受着伤的医治者。听起来有些费思量:一个自己都伤痕累累的人,怎么去医治别人呢?重点恰恰就在于此!这个世界*不缺的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一个人若是没有经历过痛苦,又怎能很好地理解那些正处于痛苦中的人呢?一位医生若是没生过病,又怎能与病人感同身受呢?圣经上说“我们在一切患难中,他就安慰我们,叫我们能用神所赐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样患难的人。”(林后1:4) 

负伤的治疗者 目录

推荐序  时代之殇和牧者之伤 / 范学德代序  负伤的治疗者前言  四扇敞开的门 **章牧养之境:叩击混乱世界的寻觅  一、后现代人的困厄之境     1.历史感的断裂    2.意识形态的碎片化     3.寻觅新的永生之道 二、后现代人的解救之道     1.神秘之路     2.革命之路     3.福音之路 小结 第二章牧养之民:洞察无根一代的眼眸 一、未来的一代     1.内向的一代    2.无父的一代     3.仓皇失措的一代二、未来的牧者     1.自我敞开的牧者     2.满怀怜悯的牧者     3.默观的牧者 小结  第三章牧养之道:为破碎绝望者守望  一、哈里森先生的处境     1.非人性化的处境     2.恐惧死亡     3.恐惧生存 二、如何引领哈里森先生走向明天     1.人性化的回应     2.生命中的等待    3.死亡中的等待 三、牧者之道     1.真切的关爱     2.坚信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3.盼望 小结  第四章牧养之心:在孤独负伤中为人疗伤  一、负伤的牧者    1.个体的寂寞     2.牧职的寂寞 二、医治的牧者     1.殷勤款待与自省     2.殷勤款待与群体小结  跋  勇往直前 译后记 / 喻书琴

负伤的治疗者 相关资料

最初认识卢云是在他的“兄长阶段”。我是在事工早期读到他的经典小书《负伤的治疗者》,当时我正在研究苦难的问题,发现这本书有出色的洞见……我开始在写作中冒点险,因为他已经开了路,摊开他的神经衰弱和软弱让世界观看。我开始不把人看作我工作的阻碍,而是我工作的原因。因着卢云,我看清自己就是那站在酒席外围的兄长,对那些不愿意付出的宾客充满恼怒。在卢云的鼓励下,我也看见父亲的手向我张开。 ——杨腓力 美国ecpa畅销书排行榜作家 著有《耶稣真貌》《有话问苍天》《无语问上帝》等   卢云以亲切而富有生命洞见的笔触,揭示出治疗者要面对人群及治疗者本身的众假象,并正视这痛苦而又绝望的人生。虽然治疗者的使命是治疗,但他不得不承认自己会受伤,他也没有使人得医治的把握。在宗教领域充斥着“属灵”口号及手段的今天,卢云要我们看清“治疗与受伤”的吊诡性,以使我们能切实地牧养群羊。 ——蔡贵恒牧师   作为时代的牧者,唯有从后现代年轻人的基本特征出发,洞悉他们的渴望,却不以文化消费主义迎合他们的渴望,而是以生命之水解他们灵魂的饥渴。牧者自己就是那盛载活水的瓦器。卢云在深度剖析后现代年轻人的内心时,并没有道德上的义愤感和属灵上的优越感,也没有采用“零度叙事模式”,而是充满了温存怜悯的牧者情怀,要探讨的是,如何在后现代社会做心灵的深度牧养。 ——范学德 作家、传道人       细细阅读卢云的珠玑文字,一定会让我们的心灵变得柔软。他的文字不断提醒我们淡漠的灵魂,再慢一些,再安静一些,再细腻一些,尽量从充斥光、色、声、影的“物”和“事”中抽离出来,定睛感受你身边更重要、更真实的“人”。 ——喻书琴 译有《卿卿如晤》《盟约》《活出有爱的生命》等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哲学/宗教 宗教 宗教知识读物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