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的哲学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6-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行动的哲学

行动的哲学

作者:(美)约翰·哥特利勃·费希特著

开 本:21cm

书号ISBN:9787544750042

定价:79.6

出版时间:2014-10-01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行动的哲学 本书特色

 《汉译经典:行动的哲学》是德国哲学家约翰·哥特利勃·费希特的书信选,收录了作者一生中三个不同阶段的各种书信。读者能够从这里观察到费希特一生奋斗进取的历程,感知他哲学思想逐渐成熟的脉络。他曾主动拜访康德,结下深厚的师徒情谊;他与诗人克罗普斯托克的侄女结为夫妻,相伴终生;他在法军占领下的柏林街头慷慨演讲,鼓舞德意志民族的爱国激情,抵抗拿破仑的入侵。费希特曾说,他的哲学要把人们从桎梏中解放出来,“行动!行动!这就是我们生存的目的。”这句自白,堪称解读费希特学术生涯的隽语。

行动的哲学 内容简介

NULL

行动的哲学 目录

引言**部分 青年漫游时期(1775-1794)(1)致父亲(2)致克里斯蒂安·弗里德里希·佩梭尔德(3)致约翰娜·拉恩(4)致约翰娜·拉恩(5)致约翰娜·拉恩(6)致约翰娜·拉恩(7)致约翰娜·拉恩(8)致约翰娜·拉恩(9)致约翰娜·拉恩(10)致拉瓦特(11)致父母(12)致冯·波尔格斯杜夫[草稿](13)致冯·波尔格斯杜夫[草稿](14)致约翰纳斯·托伯勒[草稿](15)致第特里希·冯·密尔铁兹[草稿](16)致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魏斯宏(17)致约翰娜·拉恩(18)致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魏斯宏(19)致弟弟哥特海尔夫(20)致k.g.苏塔格(21)致文策尔(22)致伊曼努尔·康德(23)致伊曼努尔·康德(24)致父母(25)致伊曼努尔·康德(26)致伊曼努尔·康德(27)致伊曼努尔·康德(28)致特奥多尔·冯·舍恩(29)致伊曼努尔·康德(30)致约翰娜·拉恩(31)致伊曼努尔·康德(32)致克罗普斯托克(33)致伊曼努尔·康德(34)致弗里德里希·伊曼努尔·尼特海默尔第二部分 耶拿时期(1794-1799)(35)致伊曼努尔·康德(36)致约翰·沃尔夫冈·歌德(37)致约翰·沃尔夫冈·歌德(38)致约翰·沃尔夫冈·歌德(39)致伊曼努尔·康德(40)致克里斯蒂安·哥特劳·福格特(41)致克里斯蒂安·哥特劳·福格特(42)致弗里德里希·席勒(43)致克里斯蒂安·哥特劳·福格特(44)致[耶恩斯·伊曼努尔·巴格森?][草稿](45)致卡尔·莱昂哈特·赖因霍尔德(46)致妻子(47)致弗里德里希·席勒(48)致弗里德里希·席勒(49)致弗里德里希·席勒(50)致卡尔·莱昂哈特·赖因霍尔德(51)致弗里德里希·亨利希·雅可比(52)致特奥多尔·冯·舍恩(53)致约翰·埃里希·冯·贝格尔(54)致卡尔·莱昂哈特·赖因霍尔德(55)致伊曼努尔·康德(56)致弗兰茨·威廉·容(57)致弗兰茨·威廉·容(58)致约翰·弗里德里希·科塔(59)致奥古斯特·威廉·施莱格尔(60)致约翰·恩斯特·克里斯蒂安·施密特(61)致克里斯蒂安·哥特劳·福格特(62)致克里斯蒂安·哥特劳·福格特(63)致卡尔·莱昂哈特·赖因霍尔德(64)致弗兰茨·威廉·容(65)致卡尔·莱昂哈特·赖因霍尔德(66)致弗兰茨·威廉·容第三部分 柏林时期(1799-1812)(67)致妻子(68)致弗里德里希·谢林(69)致弗里德里希·谢林(70)致弗里德里希·谢林(71)致卡尔·莱昂哈特·赖因霍尔德(72)致妻子(73)致妻子(74)致弗里德里希·谢林(75)致卡尔·莱昂哈特·赖因霍尔德(76)致卡尔·莱昂哈特·赖因霍尔德(77)致弗里德里希·谢林(78)致奥古斯特·威廉·施莱格尔(79)致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80)致卡尔·莱昂哈特·赖因霍尔德(81)致弗里德里希·席勒(82)致弗里德里希·谢林(83)致约翰·巴普提斯特·沙德(84)致弗里德里希·席勒(85)致皇家内阁(86)致弗里德里希·亨利希·雅可比(87)致[保罗·约瑟夫?]阿皮亚(88)致弗里德里希·亨利希·雅可比(89)致[卡尔·奥古斯特·冯·哈登伯格(90)致卡尔·弗拉海尔·阿尔坦施泰因(91)致卡尔·弗拉海尔·阿尔坦施泰因(92)致卡尔·弗里德里希·冯·拜麦(93)致卡尔·弗里德里希·冯·拜麦(94)致卡尔·弗里德里希·冯·拜麦(95)致*高当局(96)致父亲(97)致教育当局(98)致西斯伯爵(99)致路德维希·弗里德里希·卡特尔(100)致尤里乌斯·爱杜阿德·赫希格附录(1)日记:一个不眠之夜的浮想(2)日记:拜访康德(3)向欧洲各国君主索回他们迄今还在压制的思想自由(4)为纠正公众对法国革命的判断进一言(5)封闭的商业国费希特生平和著作年表费希特书目后记

行动的哲学 作者简介

约翰·哥特利勃·费希特(Johann GottliebFichte,1762—1814),德国著名哲学家。早年出身贫寒,通过资助在耶拿和莱比锡大学研读哲学;后结识康德,并通过对康德哲学的研究成为知名哲学家,曾任柏林大学校长。费希特个性鲜明,终生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生活。他开创了带有其个人标记的知识学,精湛地阐释了“自我意识”,被视为连接康德和黑格尔哲学之间的重要人物。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哲学/宗教 哲学 世界哲学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圣经蠡测     下一篇:佛教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