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创新与转换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6-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创新与转换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创新与转换

作者:柯锦华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09713648

定价:59.0

出版时间:2010-06-01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创新与转换 本书特色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创新与转换》:马克思哲学论坛是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作为常设主办单位,联合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点共同举办的一个年度学术论坛。目前,该论坛已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和创新的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对引导和推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促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马克思哲学论坛的创设和所取得的学术成果,表明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立足中国经验、把握时代精神,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自觉性和强烈的责任感。作为马克思哲学论坛学术成果的集中反映——“马克思哲学论坛文丛”,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进入新世纪以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思考、探索和创新的足迹,具有十分宝贵的学术史价值。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创新与转换 内容简介

马克思哲学论坛的创设和所取得的学术成果,表明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立足中国经验、把握时代精神,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自觉性和强烈的责任感。
作为马克思哲学论坛学术成果的集中反映——“马克思哲学论坛文丛”,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进入新世纪以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思考、探索和创新的足迹,具有十分宝贵的学术史价值。
本书为“马克思哲学论坛文丛”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创新与转换》。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创新与转换 目录

第七届马克思哲学论坛开幕式致辞:在实践中塑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品格
探索研究范式创新哲学理论(代序)
新时期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阐释结构——从“马克思哲学论坛”说起
承负理论创新的使命与希望——为《马克思哲学论坛文丛》及“马克思哲学论坛”而作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出场学视域
前提批判的哲学理论——一种哲学研究范式的自我阐释
研究范式与马克思哲学——对马克思哲学研究的一种前提性思考
夹缝中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范式选择的依赖因素——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面临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哲学范式转换的逻辑基础考察——从主观逻辑的立足点转到一切从客观逻辑出发
从主体性到公共性——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的转换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范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总体精神与研究范式
问题史的考古与激活:哲学研究范式创新之源
马克思哲学阐释中的黑格尔主义批判——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变化的一种透视
马克思是如何以哲学的方式解读现实问题的?——兼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解读方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争鸣与反思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史与论
深化马哲史研究的学科定向问题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范式生成与转换
高清海先生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当代中国马克思辩证法研究的四大范式
辩证法的实践范式与当代的和谐走向
关于实践的哲学与作为实践的哲学——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范式的危机
唯物史观的发展路径与当代价值——唯物史观两种范式的比较研究
风险范式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出场
回到整体的历史科学
“文化公共性”价值信念的自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性澄明
现代性视野下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期待与学术推进
“后马克思主义”在何种意义上是马克思主义?
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反思与前瞻——第七届马克思哲学论坛述评
编后记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创新与转换 节选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创新与转换》汇集了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近30位学者对这些问题的*新探讨。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状况如何?是否存在具有主导意义的研究范式的转换?今后的发展方向又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找回亲切的现场感,以恢复对于当代生活的解释力和对于普通公众的吸引力?又如何准确捕捉当今“中国问题”,并以哲学的方式对“中国问题”做出符合时代要求的理论阐明,以回应现实的挑战?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创新与转换 相关资料

鉴于《文丛》以及“马克思哲学论坛”具有的学术及学科意义,我们可以对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路向以及意义,进行一点后思性的分析与思考。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经学和官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历史地承担起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道路提供学术支撑和理论论证的任务。但这一任务的性质必然是哲学性的。中国在国家民族复兴及其现代化的道路中引人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在于引入一种现代性的哲学资源及其理论合法性。这本身也意味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结合全球时代人类的生存发展现实,切人中国文化传统的当代转换,辩证地吸收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建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应当说,现当代中国的历史与社会实践,特别是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实践家的创造性探索,不仅只是在经验层面成就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且已经凝聚并提升为若干哲学理念,值得引起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的充分重视。但是,一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哲学理论表达方式,一种反思性的因而不同于政治意识形态式的直观论证的哲学理论表达方式,在体制及内涵上都是有待于实现的。从这一意义上说,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以及哲学工作者,在职业层面所做的工作,还远远没有跟上时代的需要,而目前国家及民众对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创新的呼唤与希望,也印证了这一点。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哲学/宗教 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