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实生活如实禅-一个禅者的处世智慧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6-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如实生活如实禅-一个禅者的处世智慧

如实生活如实禅-一个禅者的处世智慧

作者:林谷芳

开 本:大16开

书号ISBN:9787203060680

定价:28.0

出版时间:2008-04-01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超越惯性
  一、吃食物还是被食物吃?
  二、票友的心灵,专家的技巧
  三、当“健康”变成流行
资讯社会
  一、资讯经验不能替代生命经验
 二、网络虚拟世界:是想象力释放还是另一种脑空白?
  三、因为网络,我们面临另一种失序
  四、博客的存在就是退回子宫
  五、资讯社会生命*大的困境是不自由
我爱
 爱情
 一、没有谁永远年轻,没有谁感情不受挫
  二、真的是年轻时代爽透了,老了才不留遗憾?照样有遗憾
  三、初恋时我们不懂爱情,真正懂了为何又难投入?
  四、夫妻间的事情,没有哪一天是明白的
  五、假如爱情是盲目的,禅者如何了了分明?
  六、出家众以戒律为重,为何又留下情感公案?
孩子
 一、孩子有他自己的生命地图
  二、四种老师角色,做父母的,你是哪一种?
  三、看清自己是孩子怎样的参照系
  四、孩子不需要全副盔甲应对社会
  五、照见自己残缺,才不会为难孩子
 旅行
  一、旅行是为照见自己
  二、年轻时的流浪叫浪漫,年老时的流浪叫流落街头
  三、旅行,山河大地都是作品
  四、旅行如果没有跟生命相应,所写的文字就是一种职业书写
 艺术
  一、做艺术教育,先要想清为什么?
  二、艺术和人格为什么不完全统一
  三、当代艺术呈现了生命的困境,之后呢?
  四、谢德庆与印度苦行僧:一个东西还需要秀,又能深刻到哪里去?
  五、艺术如果可以做不同诠释,就意味着没有判准
  六、懂与不懂之间,我们要持什么态度?
  七、永恒之当机:作为个体生命,我们选择什么?
 美与岁月
  一、拒绝长大与童心未泯有何区别?
  二、不服老与临老人花丛
  三、女人如何在岁月里安然
我死
 宗教
  一、痛苦的人才学佛?
  二、我不确定这件事,为什么要信它?
  三、我们可以把佛教当科学吗?
  四、晓得终点在哪里,才会选择怎么活
  五、死若乌有,生又何欢?
  六、好死不如赖活着?
 修行是生活,生活也是修行
  一、宗教感不能代替修行
  二、大法小法如何检验?
  三、修行是否意味着对恶退让?
  四、修行与日常生活会矛盾吗?
  五、修行的实证缘自生命的另一套观念
  六、有人说这是末法时代,我们怎么办?
附录
 且按这台榨汁机
 手掌上的修行——关于生命困境的一场对话

如实生活如实禅-一个禅者的处世智慧 节选

《如实生活如是禅》是一部禅者处世心语,与市面上流行的生活禅书不同,该书并非一些禅书观点的集成。而是由与他相识多年,并合作过《十年去来——一个台湾文化人眼中的大陆》的大陆媒体记者孙小宁历时一年采访完成。全书以对话体的形式完成,是“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的对话”,一问一答,问者无所不问,现实生活工作中的烦恼、困扰以及当下流行的诸多话题(“人际”、“爱情”、“财富”、“友谊”、“孩子”、“艺术”、“修行”、“宗教”等),答者无所不答,不过,答的却非一个既定答案,而是一种思维的打开——是一面镜子,照见你思维僵住的那个点。显示出禅者的应机与如实,也显现出观照一切的禅者智慧。更重要的是,读者能从书中体味到一种生命的安然,正如封面上的那句话所言:把心放下,随处安然。

如实生活如实禅-一个禅者的处世智慧 相关资料

抖落之后的畅快 摘自 陈徒手 北京青年报

在这一段感伤心乱的时间里,读什么书似乎都不合意,惟有新书《如实生活如是禅》不时翻阅多有所得。这是身置两岸的禅者、记者一年间倾心而又深入的交谈记录,话锋出入当下生活,却在我们看似平常、幽微的地方跌宕出隽永的禅意。目力所及是一种安然,目力所不及的却是内心隐约的感动和真切的滋润。

  主说者是台湾文化人、禅者林谷芳先生,他在几大文化领域均有建树,学识不凡。我曾有幸听过他在北京的演讲,确是打通诸多文化关节,高蹈深远。读这本书时我常在想,林谷芳先生说禅不做深沉状,从平平常常的口语中渗透出要紧的参悟,从身边最近的人与事切入到人生的奥秘。大陆的学者很难做到这个言语的境界,这跟林先生在几个领域出出入入几十年养成的扎实素养有关系,不一般的见识能娓娓道出,随问随答,不受时空拘泥,就显示主说者深厚、自成一体的学问根底。

  我喜欢林先生表述中那些有意味的关键词,比如他说:“人际之间要淡就淡回到个人情感、意趣的领受。”“领受”两个字就耐人回味,似乎一下子触及我们所预期的要害,触摸到可以意会可以接受的人际关系程度,在当下具有较高的启示作用。接下来的一句更是让人消受不了:“整个社会都在谈人际关系,反而没有真实的人际可言。”细想一下,这句话透出更多的实在内容,林先生的探究让我们在社会层面上有所“领受”。

  林先生的两句话让我过目不忘:“生命可以想像,生涯不能规划。”他细化了一步:“想像必须隐含着对自己的了解与期许,但这里没把人生说死,就较为谦卑,较为弹性。”在书中,林先生对“谦卑”、“弹性”等词语极为看重,在好几个地方用得有深意,赋予了中肯、务实的世态意味,在全书框架中起了很好的点睛作用。

  林先生在书中阐述的不少观点都很耐读,看似平常的处世哲理点破深化之后,都有一种恍然大悟之感。譬如说,“人性的幽微你要照顾到,强者要学会示弱。”“许多夫妻离婚都是牙膏要从哪里挤起这点小事开始的,最难的是心理空间,还得体会人都有幽暗的一角,只要不过分,只要能反观就可,如果事情非要拿到阳光下才行,反而就礼教吃人。”等等。这种新的警世词语在书中令人目不暇接,足以令我们在做人处世上有所警惕有所收敛。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哲学/宗教 宗教 宗教知识读物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