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美学思想研究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6-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夏商周美学思想研究

夏商周美学思想研究

作者:朱志荣著

开 本:32开

书号ISBN:9787010078335

定价:43.0

出版时间:2009-06-01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夏商周美学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作者将美学史和审美意识史相联系,把中国上古美学思想教到世界美学的大背景下,充分运用能够看到的先秦时期的文物如陶器、玉器、青铜器、甲骨文、金文以及文献资料,依据美学的理论和方法,顺着历史发展的脉络,展开对夏商周三代器物所蕴涵的审美意识特点的追寻和探讨,进而揭示出夏商周审美意识的变迁与美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全书以史料为依据,重在阐发,多有思想发见,是一部颇厚重的断代美学史专著。

夏商周美学思想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研究了中国夏商周时期的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分析了当时的陶器、玉器和青铜器等器皿,甲骨文和金文等文字,以及文学等艺术形态中的审美特点,阐释了夏商周时期艺术创造的规律,并对春秋战国时期文献中的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作了概括和总结,从而揭示出中国审美文明由自发走向自觉、由朴素的审美意识走向相对丰富的理论形态,再发展成为成熟的美学思想的演变历程,填补了中国美学史中先秦诸子以前的夏商周审美意识发展史研究的空白。

夏商周美学思想研究 目录

绪论
 **节 审美意识的历史起源
 第二节 夏商周美学思想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夏商周美学思想的基本特征
 第四节 从审美意识到美学思想
 第五节 夏商周美学思想的研究方法
**章 夏代的审美意识
 **节 夏代的社会背景
 第二节 审美意识概述
 第三节 陶器
 第四节 玉器
 第五节 青铜器
第二章 商代的社会背景
 **节 社会生活
 第二节 宗教
 第三节 艺术文化
 第四节 美学思想的萌芽
第三章 商代陶器
 **节 概述
 第二节 造型
 第三节 纹饰
第四章 商代玉器
 **节 概述
 第二节 造型
 第三节 纹饰
 第四节 艺术风格
第五章 商代青铜器
 **节 概述
 第二节 造型
 第三节 纹饰
第六章 商代文字
 **节 概述
 第二节 中国文字的起源
 第三节 甲骨文字形
 第四节 甲骨文书法
 第五节 青铜器铭文
第七章 商代文学
 **节 概述
 第二节 中国文学的起源
 第三节 卜辞和《易》卦爻辞
 第四节 《尚书盘庚》
 第五节 《诗经商颂》
第八章 周代社会背景
 **节 社会生活
 第二节 宗教
 第三节 文化艺术
第九章 西周器物
 **节 概述
 第二节 陶器
 第三节 玉器
 第四节 青铜器
 第五节 青铜器铭文
第十章 东周器物
 **节 概述
 第二节 陶器
 第三节 玉器
 第四节 青铜器
 第五节 青铜器铭文
第十一章 东周文学
 **节 概述
 第二节 《诗经》
 第三节 《楚辞》
 第四节 诸子散文
 第五节 历史散文
第十二章 东周儒家美学思想
 **节 概述
 第二节 孔子
 第三节 孟子
 第四节 荀子
第十三章 东周道家美学思想
 **节 概述
 第二节 老子
 第三节 庄子
第十四章 东周其他美学思想
 **节 概述
 第二节 《易传》
 第三节 《考工记》
 第四节 《乐记》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夏商周美学思想研究 节选

**章 夏代的审美意识
  随着夏代社会形态的逐步演化,在器物制作上则是由“新石器时代”走向“青铜时代”。夏王朝四百多年的时间历程和截然不同形态的历史变革,导致其社会风尚和审美追求也理所当然地发生着流变。在审美风格的转换方面,夏代在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代之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衔接作用,由它开启的审美意识在商代得到了充分的继承和发展。
  **节 夏代的社会背景
 夏代疆域辽阔,是中国历史上**个建立了国家政权的时代。由于刚从原始社会脱胎而来,夏代仍保留了原始氏族社会的习俗,具有从原始氏族社会向国家政权社会过渡的性质,建立了分封制和世袭制的国家政权体制,军队、刑法、设防城邑等国家权力的工具也已构成,并且形成了农业、渔业、畜牧业、手工业等多种经济式,拥有祖先神与社神崇拜的夏代宗教更具有人文精神,它们为专制社会的建设与兴起奠定了开端。夏代社会体制与结构发生的巨大变革带来了夏代先民们在思维、礼仪、艺术等方面的迅速变动。
  一、政权的变迁
  夏商周断代工程根据碳14测年将夏代的起止时间估定为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历经四百多年。《太平御览》卷八十二引《古本竹书纪年》:“自禹至桀十七世,有王与无王,用岁四百七一年”,《汉书·律历志》引《世经》:“(夏后氏)继世十七王,四百三十二岁。”《古本竹书纪年》记载的夏年是自大禹任夏伯之年始,而《世经》记载的夏年是自大禹即帝位之年算起。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哲学/宗教 哲学 美学

在线阅读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道德情操论     下一篇:汉文佛籍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