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
哲学与人生作者:汤一介 开 本:16开 书号ISBN:750435295 定价:29.8 出版时间:2007-09-01 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仁焉。为仁由己,其由人乎哉?”自古以来把“克己”和“复礼”解释为
两个平行的方面,我认为这不是对“克己复礼”的好的解释。所谓“克己
复礼日仁”是说,只有在“克己”的基础上的“复礼”才叫做“仁”。费
孝通先生对此也有一解释。他说:“克己才能复礼,复礼是取得进入社会,
成为一个社会人的必要条件。扬己和克己也许正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别的一
个关键。”我认为这话是很有道理的。朱熹对“克己复礼日仁”的解释说:
“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云
云。这就是说,要克服自己的私欲,以便使之合乎礼仪制度规范。“仁”
是人自身内在的品德(“爱生于性”);“礼”是规范人的行为的外在的礼
仪制度,它的作用是为了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之和谐相处,“礼之用,
和为贵”。要人们遵守礼仪制度必须是自觉的,出乎内在的“爱人”之心,
才符合“仁”的要求。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对“仁”
和“礼”的关系,孔子有非常明确的说法:“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
如乐何?”没有仁爱之心的礼乐那是虚伪的,是为了骗人的。所以孔子认
为,有了追求“仁”的自觉要求,并把这种“仁爱之心”按照一定的规范
实现于日常社会之中,这样社会就会和谐安宁了。“一日克己复礼,天下
归仁焉。”这种把追求“仁”的要求作为基础的思想实践于实际生活中,
就是《中庸》中说的“极高明而道中庸”。“极高明”要求我们追求哲学
上的*高原则,即“仁”;“道中庸”要求我们按照一定的规则(“中庸”:
用中的意思,做到恰到好处,不偏不倚,不过也小及)实现于日常生活
中,而“极高明”和“道中庸”是不能分成两截的。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
中的*高理想“内圣外王之道”。中国传统认为只有道德人格*高尚的人
(内圣)才宜于做“王”,而道德人格*高尚的人不能只是“独善其身”,
而必须兼利天下,所以《大学》中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连成
一个系列。我认为,孔子和儒家的这套思想,对于一个国家的“治国”
者,对于现在世界上的那些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统治集团不能说是
没有意义的。“治国、平天下”应该行“仁政”,行“王道”,不应该行
“霸道”。
如果说,孔子的“仁学”充分地讨论了“仁”与“人”的关系(或
者说“人”与“人”的关系),那么孟子进一步讨论了“人”与“天”的
关系。
哲学与人生 作者简介
p>作者介绍
汤一介:1927年生于天津,原籍湖北黄
梅。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现任北
京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儒
藏编纂中心主任,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名
誉所长、中国文化书院创院院长、中国炎黄
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华孔子学会会长。1990
年获加拿大麦克玛斯特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任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纽约州立大学宗
教研究院研究员、荷兰莱顿大学汉学院胡适
讲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学钱宾四学术讲座主
讲教授。曾任美国俄勒冈大学、澳大利亚墨
尔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客座教授,国际价
值与哲学研究会理事,国际中国哲学会主席
(1992一1994)。著有《郭象与魏晋玄学》、
《早期道教史》、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
释》、 《儒道释与内在超越问题》、 《在非
有非无之间》、 《我的哲学之路》、 《非实
非虚集》、 《昔不至今》、 《魏晋玄学论讲
义》、《当代学者自选文库:汤一介卷》、
《汤一介学术文化随笔》、 《和而不同》、
《佛教与中国文化》、 《生死》、
《C onfucianism,Buddhism,Taoism,
Christianity and Chinese Culture》、 《La
Mort》以及学术论文三百余篇。主
哲学/宗教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问道-(第一辑)
下一篇:花雨满天悟悟禅机-李叔同的佛心禅韵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