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陕革命老区基层治理研究
川陕革命老区基层治理研究作者:兰奎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69022513 定价:52.0 出版时间:2018-09-01 出版社:四川大学 |
川陕革命老区基层治理研究 内容简介
《川陕革命老区基层治理研究》一书即将付梓,作者兰奎是我在四川大学带的首届硕士研究生,作为导师,又是同行,欣喜之余,为他的书作序,以此鼓励他继续将基层治理研究推向深入,形成更多的研究成果,为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贡献力量。 川陕革命老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四方面军在川陕边界建立的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第二大苏区,为中国革命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和巨大牺牲。目前,已经有一大批关于川陕革命老区精神研究、文化研究、人物研究的学术著作问世,但关于川陕革命老区基层治理研究的著作较为缺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在基层,关键、重点、难点也在基层。作者着眼于川陕革命老区的基层治理,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依托主持的四川省教育厅、达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等10余项科研项目,对川陕革命老区的城市社区治理、乡村治理、绿色治理、贫困治理、基层服务型政府构建和基层干部治理能力提升等内容进行了长期而又“接地气”的探索,其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社区是社会的“全息缩影”,是社会功能性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被赋予社会稳定的“减压器”和基层民主“推进器”功能,更是党和政府的形象向基层群众心目中渗透的通道。城市社区治理直接关系到我国城市社会管理体制的根本变革、关系到我国城市化的推进,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作者对我国城市社区治理历程和存在的困境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得出结论:目前制约城市社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治理层级多、治理事务杂、治理流程繁、治理机制缺。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缩短治理层级,实施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事务精细化、治理流程科学化、治理机制现代化的“四化”治理理念和路径。同时,在探索乡村治理时,提出农村治理的“2+N”模式,在完善乡村“法治、德治、自治”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乡村“礼治”的理念,从“法治、德治、自治”“三治合一”拓展为“法治、德治、自治、礼治”“四治合一”。在推进“四治合一”时,强调了治理技术和治理艺术的重要性,提出了制度创新和路径依赖。
川陕革命老区基层治理研究 目录
绪论**章 川陕革命老区历史、现状与基本特征
**节 川陕革命老区历史概述
第二节 川陕革命老区现状与基本特征
第二章 川陕革命老区城市社区治理
**节 我国城市治理结构:治理层级变迁与运行困境
第二节 城市社区治理理论
第三节 城市社区治理的达州模式
第四节 城市社区治理的巴中模式
第五节 城市社区治理的汉中模式
第三章 川陕革命老区乡村治理
**节 城乡融合发展下的农村社区治理“2+N”模式
第二节 农村社会风险防范与治理
第三节 以基层党建创新引领村级治理
第四节 农村村级公共事务决策中的村民参与
第五节 乡村治理技术与治理艺术
第四章 川陕革命老区基层绿色治理
**节 绿色治理的全球行动与中国方案
第二节 川陕革命老区绿色治理路径
第三节 使基层绿色治理运转起来
第五章 川陕革命老区基层贫困治理
**节 我国农村贫困治理演进与精准扶贫
第二节 新阶段农村精准扶贫及攻坚路径
第三节 提升精准扶贫效能
第四节 推进农村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五节 乡村振兴战略下基层贫困治理的实现路径
第六章 川陕革命老区基层服务型政府构建
**节 公共理性视域中的基层服务型政府之构建
第二节 构建基层服务型政府与行政文化建设
第三节 “放管服”背景下的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
第七章 川陕革命老区基层干部治理能力提升
**节 加强乡镇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
第二节 构建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机制
第三节 “微时代”基层党的群众工作法
第四节 践行“三严三实”提升乡镇干部队伍执行力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川陕革命老区基层治理研究 节选
《川陕革命老区基层治理研究》: 三、绿色治理的“中国方案”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总量在2010年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二,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种高速发展的经济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从温饱跨越到小康,并正在实现全面小康。我们在享受改革“红利”的同时,却也不得不面临环境污染所带来的损失。钟南山2015年在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表示,“这十年来,中国的肺癌发病率增长比其他肿瘤都要快,北京十年来肺癌发病率增长了惊人的4倍。同样都抽烟,但农村肺癌患病率比城市约低两倍,因此可以间接认定灰霾是肺癌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①如何应对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标志着生态文明建设进入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整体布局,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与创新、协调、开放、共享发展列为“十三五”期间的根本发展理念。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相继出台,“绿色化”概念首次提出,并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并列,“新四化”发展为“新五化”。而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资源环境指标有10项之多,并且全部为约束性指标,占所有约束性指标(13项)的77%,占纲要所有指标(25项)的40%,分量大、要求高、约束强。②2017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规划提出了包括“经济发展、资源环境、社会发展、创新能力”等四方面的15项指标,其中,资源环境指标为约束性指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③。中国作为世界上*大的发展中国家,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各项事业都取得了辉煌成就。在绿色治理、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与世界其他国家具有共性,中国作为大国,勇于担当,勇于自我革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治理之路。 一是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 二是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的环保处置。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责任,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三是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等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扩大退耕还林还草面积。严格保护耕地,扩大轮作休耕试点范围,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四是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设立了国家自然资源部,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统一行使全民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统一行使监管城乡各类污染排放和行政执法职责。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五是完善民众参与机制,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绿色治理需要全民参与。通过实行河长制、湖长制管理,明确治理责任。不断改善交通设施,打造便捷的交通条件,提倡民众绿色低碳出行。近年来,公众参与绿色环保的积极性普遍提高,环保意识得到增强。民间大量自发组建的绿色志愿服务团队活跃在大街小巷,对改善环境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
政治军事 政治 公共管理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