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意识形态化思潮研究-兼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影响及其对策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6-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非意识形态化思潮研究-兼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影响及其对策

非意识形态化思潮研究-兼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影响及其对策

作者:李辽宁

开 本:32开

书号ISBN:9787516186381

定价:75.0

出版时间:2017-05-01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非意识形态化思潮研究-兼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影响及其对策 本书特色

李辽宁著的《非意识形态化思潮研究--兼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影响及其对策》围绕非意识形态化思潮及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影响来研究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从概念入手,对“非意识形态化”相关概念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阐述,梳理了“非意识形态化”观点的认知渊源和“非意识形态化思潮”的历史发展,揭示了“非意识形态化思潮”的政治性本质――去马克思主义。研完对不同学科视角下的“去政治化”话语进行了评析,重点分析了普世价值思潮、公共知识分子思潮和“军队国家化”思潮。本书以理论分析和实证调查的方式论述了非意识形态化思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影响,阐述了新世纪以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现实依据和实践探索。在此基础上,从强化顶层设计、坚持科学发展、加强高校管理、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强化公共外交、夯实网络阵地建设等六个方面提出应对之策。

非意识形态化思潮研究-兼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影响及其对策 目录

**章 非意识形态化思潮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一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 非意识形态化思潮的内涵分析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分析
四 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思潮的内在关联与互动
五 研究现状评析
六 研究内容
七 研究特色
第二章 非意识形态化思潮的历史追溯
一 “非意识形态化”观点的认知溯源
二 非意识形态化思潮的历史发展
三 去马克思主义:非意识形态化思潮的政治本质
第三章 国内非意识形态化思潮的DANG*当代表征
一 早期出场:“问题”与“主义”之争
二 现实土壤:改革开放语境下的策略与辨析
三 多学科视角下“去政治化”话语评析
四 “去意识形态化,回归普世价值”?
五 “社会公器”?――公共知识分子思潮评析
六 “军队国家化”:警惕非意识形态化思潮的新动向
七 国内非意识形态化思潮产生的原因及其本质
第四章 非意识形态化思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侵蚀
一 非意识形态化思潮对马克思主义的“消解”
二 非意识形态化思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消解
三 非意识形态化思潮对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冲击
四 非意识形态化思潮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冲击
五 非意识形态化思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影响
第五章 非意识形态化思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影响
一 调查方法与样本SHOU*选择
二 基本情况
三 基本结论
四 简要讨论
第六章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紧迫性与实践探索
一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紧迫性
二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实践探索
三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基本经验
第七章 化解非意识形态化思潮影响的重大举措
一 强化顶层设计,综合应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
二 坚持科学发展,铸就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现实基础
三 加强高校管理,坚决维护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的指导地位
四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充分发挥其智库功能
五 强化公共外交,为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打造国际话语权
六 夯实网络阵地,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结语:DANG*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安全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创新发展
一 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历史使命
二 高度关注威胁我国ZHI名品牌意识形态安全的因素
三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创新发展的路径SHOU*选择
附:机关干部、高校、科研机构人民群众关于“非意识形态化思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影响”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后记 非意识形态化思潮研究-兼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影响及其对策

政治军事 政治 中国政治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