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1959-现代中国民主制度的建构与运行:第一届全国人大研究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6-2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1954-1959-现代中国民主制度的建构与运行:第一届全国人大研究

1954-1959-现代中国民主制度的建构与运行:第一届全国人大研究

作者:陈家刚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218068640

定价:43.0

出版时间:2010-08-01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1954-1959-现代中国民主制度的建构与运行:第一届全国人大研究 本书特色

《现代中国民主制度的建构与运行:**届全国人大研究(1954-1959)》:岭南理论视野丛书

1954-1959-现代中国民主制度的建构与运行:第一届全国人大研究 内容简介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现真理,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首要任务。”建设学习型政党,加强理论研究和学习是应有之义。理论研究既有助于我们实现对客观世界的准确把握和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又有助于我们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以新的研究成果指导新的实践,以新的实践印证新的理论。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之中,出现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如果不深人加以研究,就无法掌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新规律,就无法掌握工作的主动权,面对困难时就会束手无策。因此,加强理论研究和学习,无论是对理论工作者还是对领导干部来说,都显得尤为重要。

1954-1959-现代中国民主制度的建构与运行:第一届全国人大研究 目录

导论
**章 背景:一届人大的政治逻辑
**节 人大制度建构的理论逻辑
第二节 人大制度建构的历史逻辑
第三节 一届人大组建的现实逻辑
第四节 一届人大组建的政治过程
第二章 结构:一届人大的政治结构
**节 一般理论
第二节 组织结构
第三节 制度结构
第四节 权力结构
第三章 运作:一届人大的政治过程
**节 会议过程
第二节 报告过程
第三节 议案过程

1954-1959-现代中国民主制度的建构与运行:第一届全国人大研究 节选

《现代中国民主制度的建构与运行:**届全国人大研究(1954-1959)》内容简介: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现真理,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首要任务。”建设学习型政党,加强理论研究和学习是应有之义。理论研究既有助于我们实现对客观世界的准确把握和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又有助于我们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以新的研究成果指导新的实践,以新的实践印证新的理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之中,出现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如果不深人加以研究,就无法掌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新规律,就无法掌握工作的主动权,面对困难时就会束手无策。因此,加强理论研究和学习,无论是对理论工作者还是对领导干部来说,都显得尤为重要。

1954-1959-现代中国民主制度的建构与运行:第一届全国人大研究 相关资料

插图:其次,当代中国权力结构显然不局限于“政权”内部,而且还包括党权、军权。由此形成三大权力关系:一是党政关系、二是党军关系、三是军政关系。以这三种关系为基础的权力结构可以概括为:党权是一种领导权,它领导着政权和军权;政权要受党权领导,也在一定程度上领导着军权。所以,这三种权力统一于党权。这样看来,权力结构仍然是一元主义的。最后,如果考虑人民主权,权力结构最终都统一于人民主权。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确立了人民主权原则的根本性地位。人民主权表明了人民所享有的权力是一种终极性权力,它是其他一切权力的来源。无论是政权、军权,还是党权,都来源于人民的主权。因而,人民主权是至高无上的,无论是政权、军权,还是党权,都是派生于人民主权的延伸性权力。所以,它们都不能高于人民主权,而只能是人民主权之下的权力。不过,人民主权是一种合法性权力,而不是一种运作性权力。从根本的角度来看,这是因为作为权力主体的人民并不是一种组织力量,他们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②所以,这决定了人民主权只能作为一种根本的价值取向,而不可能成为实际权力运作中的轴心。因此,在当代中国政治体系中,从规范的层面来说,人民主权是一元主义权力结构的应然指向,但是从现实的层面来看,党权才是一元主义权力结构的实际归宿。

1954-1959-现代中国民主制度的建构与运行:第一届全国人大研究 作者简介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政治军事 政治 中国政治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