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节约型社会学习读本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6-2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建设节约型社会学习读本

建设节约型社会学习读本

作者:傅治平,李强 编著

开 本:21cm

书号ISBN:7508707761

定价:11.0

出版时间:2005-08-01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建设节约型社会学习读本 内容简介

本书集中了当前理论界与实际工作者对节约型社会的观点,并结合当前的实际对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路径作了一些初步探讨。

建设节约型社会学习读本 目录

序 传家宝与基本国策
**章 节约:传统理念的新诠释
一、节约是一种生活方式
二、节约是一个伦理道德范畴
三、节约是一种经济学概念
四、节约是社会成员的一项责任
五、节约要成为新时期的基本国策
第二章 节约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可持续发展是对粗放型增长方式的否定
二、节约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题中之义
三、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四、可持续发展战略与节约型社会
第三章 逼上梁山:发展“瓶颈”把中国逼上节约之途
一、中国的资源现状
1.矿产资源
2.水资源现状
3.中国的土地资源现状
二、资源环境约束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大“瓶颈”
三、中国的“加工厂”地位还能维持多久
1.资源利用受制就业压力,“加工厂”耗能严重
2.中国的资源难以支撑“加工厂”的进一步拓展
3.“拉荚现象”的警示:构建国家创新优势刻不容缓
四、中国,绝不对世界资源构成威胁
第四章 资源浪费:中国交不起的沉重学费
一、能源浪费是典型的“败家”
1.“吃菜心”的开采让我们在50年内扔了6个百亿吨的煤田
2.能耗猛增中的浪费
二、水土资源浪费带来危机
1.水资源浪费将给中国带来滴水贵如油的窘境
2.土资源被严重浪费
三、社会资源浪费让人无可奈何
1.吃不起药的同时却随地暴殄药物
2.人才资源匱乏却大量闲置
3.生活中的浪费司空见惯
4.奢费风气侵蚀社会各个阶层
四、重复建设与低水平扩张是一个“黑洞”
五、子规啼血:有识者的呼唤
第五章 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经之路
一、循环经济理论的兴起
二、国外的循环经济给我们的启示
三、循环经济理论在中国的推广与实践
四、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
五、画好循环经济这个“圆”
1.下决心改变拼资源、拼环境的经济发展方式
2.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3.学习自然:建立与自然规律相适应的循环机制
4.确立发展循环经济的新思路
第六章 节约型社会的政府角色安排
一、建设节约型社会,先要建设节约型政府
1.政府部门节能潜力巨大,建设节约型政府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2.一些地方政府正在成为高消费、高成本的政府
3.政府部门的一些拍脑袋决策为社会上的浪费现象开了偏门
4.政出多头其实也是一种隐性的浪费
二、政府应成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表率
三、建设节约型政府落脚在政府机关
四、节约型政府在行动
第七章 构建节约型经济体系
一、建立节约型经济体系的现实意义
1.构建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是确保我国经济安全的迫切需要
2.构建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是中国和平发展的重要标志
3.构建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合乎人类新的发展理念与潮流
二、构建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的思路
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2.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3.利用价格杠杆和市场机制,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
4.依靠科技进步增强节约能力,提高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技术水平
5.立法遏制产业发展中的浪费行为
6.加强国际合作,共建节约型社会
三、发展节约型经济的个案
1.贵阳的工业“生态链”
2.上海资源节约型经济崭露头角
3.北京建设节约型社会有大动作
4.南召县对资源的循环利用和深度开发
第八章 城市化进程中的资源节约
一、城市化进程中的资源利用原则
1.和谐原则
2.节约原则
二、城市热能节约
三、城市化进程中的水资源保护与节约
四、城市化应与耕地保护协调发展
第九章 培育节约型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一、人数不多但影响昭彰的奢侈主义
二、一个国家的节约诉求
三、奢侈?节约?何去何从?
四、节约型社会呼唤生活方式与消费模式的革命
1.不能重复能源资源高消费模式
2.要明确节约型产品的普及和走俏,是一个渐进过程
3.在生产消费中改变单一的低成本利益来源格局
4.在生活消费中改变评价生活质量的标准
5.从节约型生活方式的需求方面推动节约型生产方式的建立
6.节约型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并不等于一般意义上的节约
五、培育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六、培育绿色生态文明
1.由消费向生态消费转变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2.由高消费向生态消费转变的具体措施
第十章 节约型社会的制度框架与指标体系
一、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有制度保证
二、政府加强宏观规划和指导,统领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全局
三、深化体制改革,建立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体制和机制
1.建立与自然规律相适应的经济制度
2.建立健全节约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
3.完善激励政策,建立长效机制
四、建立能效、节能和环保方面的指标体系
1.建立节约型经济指标体系的工作必须要有紧迫感
2.建立节约型社会指标体系的原則要求
3.节约型经济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政治军事 政治 中国政治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