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功爵制考论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6-2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军功爵制考论

军功爵制考论

作者:朱绍侯

开 本:32开

书号ISBN:9787100057660

定价:31.0

出版时间:2008-11-01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军功爵制考论 内容简介

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阐述了军功爵制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历史脉络;下编是对军功爵制中具体问题的研究和考证,全书遍涉先秦两汉的文献资料和相关的地下出土文物资料,科学地诠释了军功爵制生产、发展和衰亡的历史进程。

军功爵制考论 目录

前言
上编
 军功爵制史考辨
 春秋时期军功爵制的产生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与军功爵制的确立
 商鞅变法与秦国早期军功爵制
 统一后秦帝国的二十级军功爵制
 颁赐军功爵赏的程序及管理机构
 军功爵制在秦人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秦末军功爵制的衰落
 西汉初期刘邦吕后时的军功爵制
 汉初军功爵制与秦代的不同
 文景至武帝前期的军功爵制
 西汉中晚期军功爵制的轻滥
 西汉末及王莽时期军功爵制的衰亡
 东汉时期军功爵制的恢复与没落
 综论
下编
 军功爵制专题论述
 商鞅变法与秦国早期军功爵制
 “计首授爵”之弊与吕不韦、尉缭在秦统一战争中的贡献
 刘邦施行过楚爵制已有实证
 从《奏谳书》看汉初军功爵制的几个问题
 《奏谳书》新郪信案例爵制释疑
 西汉初年军功爵制的等级划分——《二年律令》与军功爵制研究之一
 吕后二年赐田宅制度试探——《二年律令》与军功爵制研究之二
 从《二年律令》看与军功爵制有关的三个问题——《二年律令》与军功爵制研究之三
 从《二年律令》看汉初二十级军功爵的价值——《二年律令》与军功爵制研究之四
 论汉代的名田(受田)制及其破坏
 军功爵制与名田制的关系
 军功爵制在西汉的变化
 西汉的功劳、阀阅制度
 关于汉代的吏爵与民爵问题
 关内侯在汉代爵制中的地位
 汉代封君衣食租税制蠡测
 士伍身份考辨
 从三组汉简看军功爵制的演变
 秦汉简牍与军功爵制研究
附录

军功爵制考论 节选

春秋时期军功爵制的产生
 所谓军功爵制,就是因为军功(实际也包括事功)而赐给爵位、田宅、食邑、封国的爵禄制度,也就是朱师辙所说的“以爵赏战功,故日军爵”①。这种制度是春秋、战国时代,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过渡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向没落的奴隶主阶级夺取政权、巩固政权斗争中的产物。
在军功爵制出现之前,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一种爵制,即《礼记·王制》所说的“王者之制爵禄,公侯伯子男等”的五等爵制。对于这个五等爵制,孟子的说法又略有不同。他说:“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又说:“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不达于天子,附于诸侯,日附庸。”②孟子的说法与《王制》不同,如按《王制》的说法,天子不在五等爵之内,如按《孟子》的说法,则天子属于五等爵之一。郭沫若在《周代彝铭中的社会观》一文中,根据周代彝器铭文对五等爵制作了细致的考证,认为“王公侯伯实乃国君之通称”,根本不存在如孟子所说的那样整齐划一的等级差别,认为“公侯伯子无定称”③,但并不否认周代有过这种封爵制度。根据鲁史《春秋》考察,在周代的地方诸侯中,确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称。在《春来会要》“世系”条中,除周以外包括四裔共收大小国家一百七十四个,其中公爵有四,侯爵二十五,伯爵二十一,子爵三十七,男爵三,附庸六,爵称不明的七十八。
  ……

军功爵制考论

政治军事 政治 中国政治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