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新观察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6-2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改革新观察

改革新观察

作者:陈学工 著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01185887

定价:29.0

出版时间:2008-11-01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1978年,我国人均GDP在世界各国和地区中,差不多处于垫底的位置是世界上*贫穷的国家之一。按世界银行的方法计算,当年我国人均GDP大约190多美元,在列入统计的全球207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在第194位,比巴基斯坦、印度还要落后。从1949年至1978年的29年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英国著名经济史专家安格·麦迪逊《中国长期经济运行》一书(1998年出版)的测算(按实际购买力法),1952年-1978年,中国年均经济增长率4.4%,低于世界同期的平均速度(4.52%)。从人均GDP增长率看,1952年-1978年中国为2.34%,也低于世界同期的平均水平(2.56%)。大多数经济指标都很落后。
  2.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达
  1978年,约占全国人口总数80%的农民,总体上处于贫穷状态,仍未解决温饱。“坦率地说,在没有改革以前,大多数农民是处在非常贫困的状况,衣食住行都非常困难。”(《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37-238页)邓小平用了“非常贫困”、“非常困难”的字眼,来描述当时农民的生活水平,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内心深处的愧疚,这是一位为人民利益奋斗了几十年的老党员的愧疚,也是他义无反顾地搞改革的原动力。“我是主张改革的,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中国社会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二十年时间,实际上处于停滞和徘徊的状态,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和提高。这种情况不改革行吗?”(《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37页)再不改革,再不改善人民生活,共产党人将无颜面对父老乡亲啊!甚至还将被开除地球的“球籍”!
  当年,全国人均粮食产量才314公斤,虽然比1949年的200多公斤增加不少,但那是战乱年份,并没有多大的可比性。新中国成立初期,人均粮食有过几年较快的增长,从1949年的200多公斤增加到1956年的310公斤,但从那以后的20多年里,一直徘徊不前,有些年份(如1960年)还曾下降到200多公斤。总体上看,就是300公斤多一点。人均一年300公斤粮食,扣除掉种子、原料和工业用粮,剩下不多,难以填饱肚子,所以说粮食还未完全过关,大多数农民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城镇居民的情况稍好一点,但也好不到哪去,职工工资除了上世纪50年代中期有较大增加,以后便长期停滞,到1978年人均工资才四五十元。城镇居民的粮食,按年龄凭粮票计划配给,从十几斤到二十几斤不等,以现在的标准衡量,数量似乎不算少,但当时由于缺少肉食,肚子里没油,配给的这点粮食填不饱肚子。总体上说,当时的情况就是四个字:贫穷落后。人民贫穷、国家落后。新中国成立29年,经过全体人民的建设和努力,与解放前相比,发生了一些变化,取得一些进步,但变化很缓慢,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十分缓慢。将近30年了,这可不是一个短的时期呵,依然没有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当时全国的贫困人口高达3亿多(其中农村贫困人口2.5亿),但如果按国际标准计算,贫困人口更多。
  3.夜郎自大的心态更堪忧
  当年,为了宣传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报纸上不乏“蒸蒸日上”、“欣欣向荣”、“日新月异”之类的溢美之词;打倒“四人帮”后,为了揭批其“滔天罪行”,不得不承认由于他们的破坏,“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这从侧面表明,经济停滞甚至濒于崩溃,确是当时的实情。1976年“四人帮”垮台后,“左”的思想并未清除,经济上又继续徘徊了两年。所以,到1978年时,局面并无多大改观。那时的农村,一遇到灾荒或青黄不接时,很多人纷纷外出要饭,像安徽凤阳,一个村有过半数的人外出要饭,没有人觉得要饭是丢脸的事,毕竟,民以食为天,“肚子”大过“面子”啊。在毗邻港澳的沿海地区,人们则冒着被收容、甚至葬身鱼腹的风险,成千上万地偷渡到香港、澳门,“偷渡潮”像海潮一样,一波接着一波,防不胜防,拘留所和收容站人满为患。
  正在此时,我们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却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与日本的差距还不是很大。但从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迅速起飞,远远把我们抛在后面。1955年,日本人均GDP只有西德的1/2,美国的1/5,从1955年至1973年,日本进入高速发展时期,18年间平均实际经济增长率接近10%,人均GDP从268美元增加至3752美元,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所谓亚洲“四小龙”,即新加坡、韩国和我国的台湾、香港地区,也都大体在这个时期迅速崛起,跃人高收入(或中高收入)国家或地区行列。这些国家或地区快速发展的势头,与我们的缓慢、停滞形成强烈的反差。
  更可怕的是人们夜郎自大的心态。在长期封闭的环境下,人们对外界的接触极少,信息闭塞,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不仅看不到差距,不知道自己有多落后,反而对自己取得的一点成绩沾沾自喜;觉得我们不仅已建成了社会主义,而且正跑步向共产主义前进,自我感觉十分良好。有时甚至还以“救世主”的心态看世界,当年,*流行的一句话是“要想想,全世界还有三分之二的人口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无产阶级必须解放全人类,才能*后解放自己,把那“三分之二”人口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任务。于是,我们俨然成了“救世主”,自己在饥肠辘辘之际,还在说着“解放全人类”的梦呓。经过长达二十多年“左”的干扰、尤其是十年“文革”的劫难,是非颠倒、思想混乱到了极端。
  二、历史的拐点终于出现
  好在,历史的拐点终于出现了。1977年5月,“三起三落”的邓小平终于复出。他自告奋勇,主管教育和科技工作,甘当知识分子的“后勤部长”。在他看来,国家要富强,人民要富裕,关键是发展生产力,把经济搞上去。发展经济的关键在于科技,尤其是高新科技,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呀。而科学技术水平能否提高,基础在于教育。所以,教育是重中之重,基础中的基础。十年“文化大革命”,教育是个重灾区,一切都被颠倒,中小学生上课,学的主要不是科学文化知识,大学生招生靠“推荐”,不是从应届毕业生中通过考试择优录取,造成人才严重的青黄不接。人才“断代”局面再不扭转,整个民族的命运岌岌可危!
  1.恢复高考鸣响春雷**声
  一分一秒都不能耽搁!第三次复出的邓小平,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把教育抓得紧紧的。他以恢复高考招生制度为突破口,率先从这里拨乱反正,开启了推动中国伟大变革的序幕。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政治军事 政治 中国政治

在线阅读

上一篇:社会和谐的制度基础     下一篇:晚清政治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