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森林碳汇计量评价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6-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大兴安岭森林碳汇计量评价

大兴安岭森林碳汇计量评价

作者:孙志虎

开 本:32开

书号ISBN:9787030531223

定价:128.0

出版时间:2017-09-01

出版社:中国科技出版传媒(原科学)


6.3.5 大兴安岭林分生物量动态变化 139
6.4 小结 140
参考文献 141
7 乔木树种含碳量 142
7.1 引言 142
7.2 研究方法 143
7.2.1 不同区域乔木样品采集 143
7.2.2 生态系统不同组分样品采集 143
7.2.3 测碳方法 145
7.2.4 典型树种含碳量空间分布 145
7.3 结果与分析 145
7.3.1 大兴安岭典型树种含碳量特征 145
7.3.2 不同区域典型树种各器官含碳量 148
7.3.3 典型树种含碳量空间变化 148
7.3.4 不同方法测定乔木样品含碳量的差异 161
7.3.5 生态系统各组分不同测碳方法的差异 165
7.3.6 土壤容重与有机碳的关系 167
7.4 小结 170
参考文献 171
8 森林碳储量 172
8.1 引言 172
8.2 研究方法 173
8.2.1 间伐对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 173
8.2.2 间伐对冠层结构的影响 175
8.2.3 群落组成对枯落物层现存量的影响 177
8.2.4 人工林碳密度 178
8.2.5 天然林碳密度 179
8.2.6 大兴安岭森林碳储量 182
8.3 结果与分析 183
8.3.1 间伐对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 183
8.3.2 间伐对林冠层结构的影响 187
8.3.3 树种组成对枯枝落叶层现存量的影响 189
8.3.4 树种组成对枯落物层水分保持能力的影响 193
8.3.5 人工林碳密度 197
8.3.6 天然林碳密度 199
8.3.7 植被指数与林分碳密度的关系 200
8.3.8 大兴安岭森林碳密度空间变化 200
8.3.9 大兴安岭森林碳密度动态变化 200
8.4 讨论 203
8.4.1 抚育间伐对土壤碳储量的影响 203
8.4.2 抚育间伐对生物量碳库及分配特征的影响 205
8.4.3 抚育间伐对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累计固碳量的影响 206
8.5 小结 208
参考文献 210
9 森林生产力 212
9.1 引言 212
9.2 研究方法 213
9.2.1 临时样地设置 213
9.2.2 胸径连年生长量调查 213
9.2.3 优势树种胸径生长量估计 213
9.2.4 林分生产力评价 214
9.2.5 遥感数据来源 215
9.2.6 植被指数与林分生产力的关系 215
9.2.7 典型森林年固碳量估测 215
9.2.8 典型森林生产力年际变化 216
9.2.9 典型森林净生态系统生产力估测 216
9.2.10 森林生产力空间分布规律 216
9.3 结果与分析 217
9.3.1 典型森林优势树种胸径生长量 217
9.3.2 典型林分生物量和蓄积量年增量 217
9.3.3 典型森林乔木层年固碳量 217
9.3.4 植被指数与林分乔木层年固碳量的关系 221
9.3.5 乔木层年固碳量空间变化 223
9.3.6 乔木层年固碳量年际间变化 223
9.3.7 森林生产力空间分布规律 223
9.3.8 典型森林NPP年际变化 225
9.3.9 典型森林净生态系统生产力 227
9.3.10 大兴安岭NPP年际变化 231
9.3.11 大兴安岭森林植被氮状况 231
9.4 小结 259
参考文献 260
编后记 261 大兴安岭森林碳汇计量评价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自然科学 地球科学 地质学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