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学概念的数学表述研究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6-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地图学概念的数学表述研究

地图学概念的数学表述研究

作者:钟业勋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030446992

定价:98.0

出版时间:2015-06-01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4.5.2变形公式
4.5.3算例
4.6椭圆边经线多圆锥投影
4.6.1经纬线方程
4.6.2变形公式
4.6.3算例
4.6.4结语
4.7可调节经线收敛度和经纬线间隔的伪圆柱投影
4.7.1中央经线方程、赤道方程和坐标公式
4.7.2变形公式
4.7.3算例
4.7.4结语
4.8适用于广西的正轴等角割圆锥投影
4.8.1正轴等角割圆锥投影公式
4.8.2投影计算
4.8.3结语
4.9适用于编制广西地图的宽带高斯-克吕格投影
4.9.1高斯-克吕格投影的条件及相关公式
4.9.2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高斯-克吕格投影x,y,μ,γ计算程序(casio fx 4800p计算器)
4.9.3广西宽带高斯-克吕格投影
4.10地图投影方法在航空与航天远距离解算中的应用
4.10.1建立图解量算全球范围内任意两点间的大圆航线的基本原理
4.10.2求解大圆航线的地图投影基础
4.10.3任意两点间大圆航线的确定及应用
4.10.4结语
4.11图幅分幅编号和图幅范围的快速确定方法
4.11.1我国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编号方法
4.11.2计算某点所在某种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编号及图幅范围的程序
4.11.3算例
4.12地图投影的科学美和艺术美
4.12.1地图投影的科学美
4.12.2地图投影的艺术美
4.12.3结语
4.13由高斯-克吕格投影平面直角坐标反解地理坐标的方法
4.13.1由x、y坐标正算公式反解地理坐标
4.13.2高斯-克吕格投影直角坐标公式
4.13.3用casio fx 4800p计算器由x、y反解φ、λ的计算程序(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4.13.4算例
4.14地图投影设计中地球椭球基本元素的计算
4.14.1地球椭球参数
4.14.2地球椭球上基本元素的计算公式
4.14.3用casio fx4800p计算器计算地球椭球基本元素的程序
4.15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4.15.1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理由
4.15.2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与现行参心坐标系的不同
4.15.3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对现有地形图的影响
4.15.4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时间
4.15.5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启用后对外提供的测绘成果


第5章地图符号
5.1地图符号产生的拓扑学原理
5.1.1基于拓扑映射的地图符号产生原理
5.1.2地图符号的图论解释
5.1.3地图网络的数学定义
5.2依比例符号、不依比例符号和半依比例符号的数学定义
5.2.1地图符号的定义
5.2.2依比例符号、不比例符号和半依比例符号**定义
5.2.3依比例符号、不比例符号和半依比例符号第二定义
5.2.4第二定义与**定义的等价性证明
5.3点状、线状和面状地图符号的数学定义
5.3.1点状、线状和面状地图符号的定义
5.3.2点状、线状和面状地图符号的另一表达形式
5.3.3点状、线状和面状地图符号的相互关系
5.4地图符号的分类
5.4.1分类的定义
5.4.2几种地图符号的分类
5.5地图符号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5.5.1点状、线状、面状地图符号的相互关系及其基本结构
5.5.2点状、线状、面状地图符号的表达功能分析
5.5.3结语
5.6基于约束变换的地图符号新定义
5.6.1依比例符号
5.6.2不依比例符号
5.6.3半依比例符号
5.6.4应用
5.7基于条件变换的地图概括新定义
5.7.1基于不同约束条件的地图概括的定义
5.7.2基于不同限制条件的地图符号的定义
5.8地图可视化与地图学概念的相关性
5.8.1满足地图可视化的基本条件
5.8.2由地图可视化派生的地图学基本概念及有关规律
5.9相似原理的科学价值及其在测绘学中的应用
5.9.1相似原理的普遍性
5.9.2相似原理的科学价值
5.9.3相似原理在测绘学中的应用
5.10地图符号蕴涵的几种拓扑变换类型
5.10.1地图符号产生的拓扑变换类型
5.10.2地图投影变换、夸大变换和缩小变换
5.10.3点状、线状和面状地图符号
5.10.4结语
5.11构建地图内容的布尔代数运算
5.11.1地图符号系统的布尔代数结构
5.11.2构建地图内容的地图概括的数学模型
5.12地图审校和错误修改的数学定义及地图质量控制模型
5.12.1地图符号生成的拓扑映射
5.12.2地图审校和错误修改的数学定义
5.12.3地图质量控制的数学模型


第6章地图空间认知的原理和地图科学发展的动力机制
6.1地图的非物质文化内涵
6.1.1地图文化形态的特点和优势
6.1.2有形、隐形、无形和抽象事物的可视化表达
6.1.3地图及其构成元素(地图符号)关系的数学表述和定量刻画
6.1.4科学文化知识的积累和传承
6.2地图空间认知过程的理论阐释
6.2.1地图符号生成的拓扑学原理确保了地图符号与指代对象的一一对应性
6.2.2地图可视化的核心地位及其派生的重要制图规则保证了地图信息传输的极大化
6.2.3地图符号中相似元素的普遍存在及其认识论价值
6.2.4地图以图形表示的优势符合人类视图形知觉的特点
6.2.5地图空间认知的心理学过程使认知成果的获得具有逻辑必然性
6.2.6结语
6.3地图科学属于人的科学
6.3.1基于认识论范畴的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属性
6.3.2制图区域和制图物体的对象性存在确定了人的认识主体地位
6.3.3人文地理框架内的制图对象的人造物性质都具有人类影响的因素
6.3.4主体对客体的建构是主体观念地掌握客体的方式
6.3.5可视化突显的是人的主体地位
6.3.6测绘学中的范畴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工具和掌握事物发展规律的形式
6.4基于问题求解的地图制图过程
6.4.1地图符号和地图的观念模型
6.4.2地图符号和地图的观念模型的显化
6.4.3基于问题求解的地图制图模式的拓展空间
6.5地图科学发展的动力机制
6.5.1地图空间认知的不可替代性
6.5.2地图空间认知的特点和优势
6.5.3现代测绘科技获取地球空间信息的先进方法
6.5.4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引发人类对地图的需求的长期性增长


参考文献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自然科学 数学 应用数学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