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倬云观世变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许倬云观世变

许倬云观世变

作者:许倬云

开 本:32开

书号ISBN:9787563376766

定价:49.0

出版时间:2008-03-01

出版社:广西师大


到了魏晋南北朝(200年至600年间),北方因五胡乱华而引进吃酪的习惯,于是南方喝茶,北方喝酪。南北方虽然饮食习惯不同,但仍不时交流,互相学习。此时人们开始有“炒”的烹饪方法,可能是为了节省燃料而演变出来。水产养殖事业也见开发,人们刻意开辟池塘养殖鱼、虾、螃蟹以供食用,这是生态环境的利用。同时,人们发现麦类经过磨辗后,可以制作粉食,这种食法遂日渐普及。
600年至1000年,正是隋唐至宋之间,饮食方式除了酒的加入外,大致都已定型。在这之前,人们也喝喝低酒精的稠酒,此时又添水果酒,葡萄、桃、李、杏、梅皆可入酒,连带谷类酒如米酒、麦酒也一起研制开发。民间的饮食文化发达了,精致的食物不再只有贵族才能享用。宗教信仰亦是如此。以前只限于上层社会参加的宗教活动,此时也在民间普及。禅宗慧能和尚大字不识一个,也能成佛,使佛教真正扎根乡土。儒家则摆脱神学的途径,走向形而上学,一方面重理性,一方面重伦理。
1000年至1500年,中国在历史上不但成为成吉思汗版图的一部分,饮食上也接受了蒙古族的烧烤文化,并从中亚、西亚传入蒸馏酒的技术。1500年之后,海道开通,中国对外贸易大为发达,经济不断成长上升。玉米、番薯就在这时流入。这两种作物容易种植,因此扩大了中国的耕种面积,也养活了更多的人口。中国的饮食文化大约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之间逐渐发展出四大流派:北方菜、南方菜、四川菜、广东菜。这种现象的形成,与经济的繁荣大有关系。民间信仰有诸教合一的倾向,佛道不分,上层宗教式微。基督教信仰和烘焙技术一起自西方传入。

许倬云观世变 作者简介

许倬云,1930年生于江苏无锡,1962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先后执教于台湾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其间多次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美国杜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讲座教授。1986年荣任美国人文学社荣誉会士。学贯中西的史学耆宿,精通中国上古史、文化史、社会史,熟悉西方历史及其理论与思想,擅长利用不同学科的视角和方法来研究历史,尤其是考察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不囿于书斋,时时心怀天下,关心中国文化的发展与走向。代表著作有《万古江河》《说中国》《中国文化的精神》等。


我最近反省自己一辈子的学术研究,渐渐悟出一些线索:我其实是做了一辈子的“旁观者”,常常不能亲身参与其中,却学会了设身处地,以体会领略的习惯。我终身残疾,自从有了记忆,似乎总是坐在旁边,看到孩子跳跃奔跑,却不能加入游戏;但也为他们的成功而喜悦,为他们的失误而扼腕。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不断旁观。在湖北的农村,曾见过农夫的耕耘,看过灰黄的泥土,在渠水灌溉后成为润湿的沃土。曾见过黄骠幼驹,在阉割为骟马时,挣脱束缚,狂奔跳跃,终究失血而死。曾在辅仁中学,甚至改了性情,也旁观男女同学之间爱情的悲喜剧。在芝加哥住院治残疾时,曾旁观许多悲哀与喜乐:目击老医生在操刀前,严肃虔诚的祷告;也看到手术后的病童,努力学习从未经验的动作。在七十年代,也曾亲见个人认同于政治斗争间,有些人热诚投入,有些人被狂澜卷去!这些都是人生中的百相,却为我开启了理解历史的经验。

读历史,是学习;讨论历史,是观察。两个步骤,其实是一体两面。我从不悔终生学史,因为历史正是人生的延长与扩大。

——许倬云

许倬云观世变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历史 历史知识读物 历史随笔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