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通论-增订本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中国历史通论-增订本

中国历史通论-增订本

作者:王家范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108064776

定价:99.0

出版时间:2019-06-01

出版社:三联书店

中国历史通论-增订本 本书特色

通史的意境,全在通古今之变,历史由此才显示出它的节律脉动——是一个活泼跳动的“集体生命体”,有它特殊的生命历程和内在的新陈代谢。 《中国历史通论》是王家范先生的经典之作,以他执教“中国历史通论”课程的讲义为基础写就,讨论范围覆盖直到今天为止的全部中国历史,既勾勒轮廓、阐释整体,也包含对百年来“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中国情结”的特殊关注。王家范从通贯和整体诠释的角度,对历史中的重大问题做出个性化解读,进而揭示中国历史变迁的内在脉络,呈现自己所理解的“中国通史”。 全书分前编、后编、续编三部分。前编围绕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和演进脉络,进行纵横交错的专题探讨;后编意在回顾和反思“通史”撰写的百年经历;续编,收入初版后十年所写相关文章,如《阅读历史: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明清易代的偶然性与必然性》等。

中国历史通论-增订本 内容简介

《通论》难写,是众所周知的,它难就难在要“通”——要编写中国全部通史,必须先读完中国历史*基本的史料,对于史料的搜集、考据、编述等也要有一定的造诣;虽然讲“通”,但又不可能面面俱到,否则会全无主题,那么如何选择合适的角度贯通历史,进行整体性的诠释也是难题。若以此标准来衡量,治通史的门槛是极高的。 王家范先生的《中国历史通论》2000年首次出版后,便赢得好评,多年来一直是历史系的重要必读书。这本书以作者在“中国通史”讲坛多年积累下的讲义为基础,而教学相长,因此融汇了作者对“通史”这一课题成熟的经验与思考,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可以说,对“通史”写作方式、主旨和历史研究中的“通”,作者均提出了自己独特而新颖研究范式。

中国历史通论-增订本 目录

绪言:我对《中国历史通论》的考虑 前编:通论专题研讨 背景:“大历史”观念与专题选择
总起:对中国传统社会特质的认识
交代:专题的安排 一、部族时代 “部族时代”的提出
部族的出发地:“聚落”
宗族、部族与“方邦”
“卡里斯玛”型权力崇拜 二、封建时代
学术史追溯:“封建论”
由“天下万国”到“封邦联盟”
西周王国:“封邦建国”制
附论:关于“三代”演进的一种文化分析 三、大一统帝国时代
由列国纷争走向大一统
“大一统”的历史镜像
“帝国”时代的内部分期 四、农业产权性质及其演化
[上篇]
辨析产权问题的思路
产权的发生学诠释
[下篇]
“黔首自实田”辨
自耕农为“国家佃农”辨
权力背景下“土地兼并”辨 五、农业经济的内环境与外环境
[上篇]
农业起源概说
农业发展进程鸟瞰
[下篇]
小农经济的历史合理性
是什么阻碍了经济的变革
余论 六、特型化的市场与商人阶层
[上篇]
帝国体制下商品生产辨析
[下篇]
帝国时代消费形态解析
帝国时代商人的历史命运 七、政治构造与政治运作
辨识政治体制特征的方法论策略
“封建”与“郡县”之辨
刚柔相济:帝国政治体制运作机制 八、中国现代化艰难性的历史思考
“问题意识”
辨识理路
历史探源
余论 后编:回顾与反思 一、百年史学建设历程回顾
百年史学主题:重新认识中国
新史学:对科学实证的追求
诠释:史家与时代的对话
余话 二、被遗忘的个案:张荫麟及其《东汉前中国史纲》
为学贵自辟,莫依门户侧
众窍无窍,天然自成 三、中国社会史学科建设刍议
走出低谷的历史抉择
揭开中国社会变革艰难的奥秘 四、社会历史认识若干思考
中国历史有没有自己的“谜”
对社会历史的认识能否成为科学
社会历史的认识能否“价值中立”
不能了结的“情结” 续编:后十年思考鳞爪 增订本后记

中国历史通论-增订本 作者简介

王家范,1938年生,江苏昆山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终身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研究员,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2018年获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之学术贡献奖。 1957年夏秋之交,投考华东师大,从此定居丽娃园。自1962年起执教中国通史,持续四十六年。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教学与研究,主攻中国社会经济史,侧重明清时段与江南地区,于史学认识论与方法论也多有探索。著有《中国历史通论》、《百年颠沛与千年往复》、《史家与史学》、《漂泊航程:历史长河中的明清之旅》、《明清江南史丛稿》等,参与合编教材《大学中国史》等,另有《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经济结构试析》、《明清江南市镇结构及其历史价值初探》、《中国社会史学科建设刍议》、《当代新儒家价值定位》等论文百余篇。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历史 中国史 通史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