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崎市定中国史
宫崎市定中国史作者:[日]宫崎市定 著,焦堃/瞿柘如 译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213068522 定价:58.0 出版时间:2015-11-01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
虽说根据各人的不同意见,中国史的时代区分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方法,不过*近广泛流行的区分法大体可以由以下三种代表.它们的共同点是采用了古代、中世和近世的三分法.
**种理论认为古代=上古至战国末,中世=秦汉至明末,近世=清初至现代.这是见于守屋美都雄《亚细亚史概说中世篇》(1940年)的时代区分法,想来也大体上代表了现在东京方面初露头角的年轻学者的意见.这一时代区分的意义,是将重点主要置于中国皇帝制度的形成及其发展维持上,将此期间称为中世,将此阶段之前的准备期间作为古代,又因为中国式的中世在进入清朝后受欧洲异质文化的影响而逐渐变质,将其称为近世.
这一时代区分法的特色是中世非常长,从秦统一天下到明末,将近一千九百年,其长度足以涵盖欧洲历史的全部重要部分.
平凡社版《世界历史大系》的东洋史部分(完成于1939年)也与上述意见大致相同,只是将秦汉放进了古代,因此中世相应缩短,但是也有一千四百年以上.东洋部分的七册中古代占了一册,中世占了四册,近世占了两册.这两种区分都是中世特别长.而将秦汉放到古代,可能是受到了后述的内藤史学的影响.
三分法之二 第二种分法是古代(或称上古)=太古至秦汉,中世(或称中古)=后汉至五代,近世=宋代以后.这是内藤湖南博士所提倡的理论,构成了"内藤史学"的中心.博士从很早就在大学讲授这一学说,但作为论著问世却反而很晚.这还是因为继承了博士学说的稻叶君山博士出版了《支那政治史纲领》,其中对内藤学说多有采用.
内藤博士自身的著述,有在其去世后出版的讲义笔记《支那上古史》(1944年)、《中国中古的文化》及《中国近世史》(均为1947年)三本概论,后来均被收录于《内藤湖南全集》中.这一时代区分法的特色在于以下三点.
**,将秦汉包括在古代史中.历来对秦汉统一天下都很重视,特别是抓住被视作中国史特征的皇帝制度由秦始皇创立并持续到清末这一点,将由战国过渡到秦的期间作为大的时代分界线.然而内藤学说认为,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有很强的连续性,将到后汉为止都算作古代.想来在西洋史的时代区分中,虽说罗马帝国实现了广大领土的统一,但并没有立刻被拿来作为时代的界标.罗马帝国到灭亡为止都被包括在古代中,并被称为古代帝国,这一古代帝国的灭亡时期被作为中世的开始.的确,罗马帝国是古代的顶点,此前作为社会基础的都市国家[ "都市国家"为作者使用的原文.根据作者在后文中的说明,此语对应意指古希腊城邦的"Polis"一词,因而亦可译为"城邦",但考虑到其与下文出现的"领土国家"等名词的对应关系,仍使用"都市国家"的称谓.]在帝国时代成为自治体,一直存续下来.同样的情况对中国也适用,秦汉是中国的古代帝国,而将到秦汉为止都作为古代是非常合理的想法.
第二个特色是,将从三国到唐末五代视作贵族时代,并以此作为将其算作中世的理由.从后汉时起,中国社会出现了不仅世袭财产,而且世袭官职的贵族,经过三国六朝,一直到唐代都有很大的势力.文化也被这一贵族阶级垄断,文学、书法、建筑等各个方面都流行着封闭的沙龙艺术.贵族的地位是在历史中赢得的,天子也不能加以干预.实际上,这一时代对掌权者来说是革命[ 此处的"革命"意思是变革天命,即改朝换代.以下出现的"革命"一词也有很多是指此意,不再一一说明.]篡夺的时代,特别是六朝时期短命王朝前后相继,因而君主说起来都是暴发户,与累世的贵族相比身份要低得多,不得不寒酸度日.这一点在婚姻上体现得*为明显,即使王室向贵族请求联姻,也会因为身份不同而遭到拒绝.这种风习,就算威风如唐朝王室也不能幸免.
第三个特色是将宋代以后作为近世.历来都将唐和宋连在一起,比如"唐宋八大家文"等等,强调两个王朝相似性的倾向比较强.然而,内藤学说认为在唐宋之间有着社会、文化上的巨大断层,并以此作为时代的分界线.虽然历来也有承认唐宋间断裂的学说,比如桑原骘藏博士的《中等东洋史》和那珂通世博士的《那珂东洋小史》这样的古典名著都将此处作为中古与近古的分界线.但其理由主要是从东亚全体的形势来看的,从唐末开始异民族的独立运动逐渐活跃,特别是五代初契丹(辽)的太祖在北方独立,以后金、元相继,北方民族的势力迎来了全盛时代.
然而内藤史学则将重点置于中国内部的变迁,强调在社会、政治上中世的贵族没落,而庶民的势力兴起,在文化上历来的贵族文化衰落,而以新兴庶民阶级为背景的新文化诞生.其详细内容在发表于1928年的《近世支那的文化生活中》有所论述.而诞生于宋代的近代文化颇为优秀,与现代的西洋文化相比也不稍逊,因此从 宋代到现在是连续的近世.故而这一学说的特色在于近世非常长,即使算到清朝的灭亡也有大约九百五十年.
根据内藤学说,在中世贵族已经没落的近世,垄断政权的皇帝作为旧势力的唯一代表残留下来,因此反而得以不受任何约束地行使独裁权力.中世的皇帝在外受到贵族的掣肘,不能自由地施行政治方针,此外在宫中还苦于宦官的跋扈,甚至废立之权都掌握在宦官手中.在唐代末期,这一弊害尤甚.然而在进入近世、君主的独裁权力得以确立后,宦官的地位却因此而下降.虽然明代宦官跋扈之弊害被认为不下于唐代,但宦官恣意弄权只是在受到天子信任的时候,一旦被天子发现并解职,不管之前多么横暴的宦官也会立刻丧失地位和生命.这种天子独裁的政治形式从宋代到清末,持续了九百五十余年,这是确切的事实.
内藤学说在日本国内自不用说,在海外也有众多赞成者,只是并非每个人都特别声明采用了内藤的说法.法国的白乐日(Etienne Balazs)教授、谢和耐(Jacques Gernet)教授,德国的葛林(Tilemann Grimm)教授,苏联的康拉德(Nicolai Konrad)教授诸人都是如此,他们均将宋代视作中国的文艺复兴,作为近世的开始.
三分法之三 第三种时代区分法,是古代=上古至唐代,中世=宋至明末,近世=明末至现代.这明显是内藤学说的翻版,在日本受到了众多唯物史观论者的信奉.
这一学说的确立,始于前田直典于1948年发表题为《东亚古代的终结》的论文,其后年轻学者的团体历史学研究会采纳了此文,并正式承认其观点为该会的方针.不过其理由是从唯物史观的立场出发,古代的奴隶制度、中世的农奴制度、近世的自由劳动制度正好适用于这一时代区分.而自称为"唯物史观"的时代区分在日本出现,这应该是首次.
根据此说,中国从古代到唐末实行奴隶制度,古来的奴婢不用说就是出现在唐律中的"部曲",而"客女"也不外乎是奴隶.接下来宋代以后的社会流行大土地所有,在富人的土地上劳动的佃户是被束缚在土地上的农奴,因此这一时代被看作中世.关于以上所说的部曲、佃户的实证研究则多有赖仁井田升和周藤吉之两位博士.前者著有《中国法制史研究》全四卷(1964年完结),后者有《中国土地制度史研究》(1954年)等.
历史 中国史 通史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