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欲主义:历史遗存与现实追问
纵欲主义:历史遗存与现实追问作者:蔡贞明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66011824 定价:58.0 出版时间:2018-01-01 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 |
纵欲主义:历史遗存与现实追问 节选
第二节 痴迷于对感官色情的追逐和享受 一、感官色情的一般性特征 感官色情是指与欲望主体性需求得以实现有关的一切内容。性需求虽然对欲望主体的生命存在和身体健康不直接构成威胁,但它的实现与否及实现的程度对欲望主体的生命存在和身体健康状况具有重大的影响。如果把“感官”和“色情”分开来理解,我们就会发现,两者所指并非完全相同,前者主要指欲望对象给欲望主体带来的官能感受,亦即欲望对象是否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是否能够给欲望主体带来一定的心理愉悦;后者则主要是指对异性的向往、追求及性欲望的*终实现。“感官”所指较为宽泛,可以视为通往“色情”的必要过渡或铺垫,而“色情”指向明确,就是欲望主体以某一特定对象为目标且由此而获得的性欲满足。感官色情与物质利益虽然都是纵欲主义者津津乐道的对象,但由于两者的性质不同,因而欲望主体对它们的感觉就存在着明显差别。感官色情的承载者是人,而人是有生命有感情的动物,物质利益的承载者为物,物无所谓生命和感情,因而,感官色情对欲望主体心灵的刺激和震撼不仅不亚于物质利益,有时甚至还远远超过物质利益。 孔子曾经探讨过道德需求与本能需求之间的关系,探讨的结果使他大吃一惊,他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①孔子虽然一直致力于伦理道德的建构,把提升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境界视为己任,把君子和贤人作为理想人格来加以塑造,但他发现收效甚微。在孔子看来,人们*喜欢的、*迷恋的,并不是与道德有关的一切,而是美色,是对美色的获得和占有。至于人们为何对美色的兴趣远远超过对仁义道德的兴趣,孔子并未做进一步的考察。“告子日:‘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②很明显,告子没有再继续停留在对于道德需求与本能需求之间关系的探讨上,告子的考察重心已经发生了转移,这就是,他把物质利益需求与性需求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告子看来,物质利益需求与性需求都是人的本能需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由于这两种需求与生俱来,因而肯定其中一种需求而否定另一种需求就是片面的,重视其中一种需求而轻视另一种需求就是偏颇的。 伊壁鸠鲁说:“我从你的信中得知你的天性使你过分地沉溺于性爱。这么说吧,只要你不违反法律或社会习俗或干扰邻居或搞垮身体或花光钱财,你可以跟着天性走,做你想要做的事情。但是你几乎不可能不受到这当中起码一种问题的困扰。”①伊壁鸠鲁的上述言论显然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性爱无可厚非,二是性爱不能具有什么危害性。在伊壁鸠鲁看来,性爱的危害性至少可能包括五种,即违反法律、破坏社会习俗、干扰邻居、损害身体、耗费钱财。伊壁鸠鲁提及的这些危害性实际上是对性爱所做的限制。在这里,伊壁鸠鲁已经把性欲望的满足与其可能导致的社会问题联系起来,这些社会问题涉及法律、习俗、他人的感受、个体健康及经济损失等,我们发现,在伊壁鸠鲁所做的含蓄表述中,性爱都不如这些社会问题重要。换言之,在性爱与性爱所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之间,宁可选择不违反法律、不破坏社会习俗、不干扰邻居、不损害身体、不花光钱财,也不能选择性爱。伊壁鸠鲁对性爱明显持一种有所保留的态度。休谟说:“异性不但是性欲的对象,而且是它的原因。不但当我们受到性欲的激动(从上下文看,用‘驱动’一词去替换‘激动’更符合作者原意。——笔者注)时,要把观点转向异性,而且一想到异性,就足以刺激起性欲来。”②休谟深刻地揭示了性欲本身的实质。从休谟的上述论述中,我们发现休谟涉及两大问题:一是主体性欲产生的根源,二是主体性欲得以满足的对象。他的论述表明,主体性欲产生的根源是异性,主体性欲得以满足的对象也是异性。既然如此,在有关性欲的问题上,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同性显然是错误的,而只有投向异性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同性恋作为异类自然不在讨论之列)。爱尔维修通过对众多历史事实的考察,他发现了一个奇特现象,这就是人们对于美色的兴趣似乎远远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东西,军事统帅就利用人性的这一致命弱点,把美女作为至高无上的奖品奖给那些在险恶的战争环境中出生人死并立下赫赫战功的士兵,其目的在于激励另一些士兵继续英勇杀敌、冲锋陷阵,以此达到*终获胜的目的。 ……
纵欲主义:历史遗存与现实追问 作者简介
蔡贞明,男,贵州纳雍人。云南师范大学毕业,研究生学历,哲学硕士。现为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传统哲学与文化研究。 曾在《贵州社会科学》《领导科学》《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玉溪师范学院学报》《贵阳学院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已出版学术著作《欲望论》(独著,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明代黔中王门大师孙应鳌思想研究》(合著,群言出版社,2007年),《装点关山——梵净山佛教文化旅游的开发研究》(合著,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年)’《驱邪扶正一一贵州佛道儒巫宗教文化现象与邪教的关联性研究》(合著,中国言实出版社,2014年)。 文学笔名睁眠。曾先后在《诗神》《星星》《凉山文学》《今日文坛》等刊物发表诗歌、散文和评论。曾获“1989·中国杯”全国青年诗歌大赛佳作奖,第三届高原文学奖,第二届“屈原杯”全国诗歌大赛优秀奖等奖项。有诗作和评论入选多种文学选本。系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文艺理论家协会会员,贵州省写作学会理事。已出版诗集《狂奔》(四川党建期刊集团,四川民族出版社,2015年)。
历史 史学理论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