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明志导读 府志篇
南京明志导读 府志篇作者: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53320472 定价:68.0 出版时间:2017-12-01 出版社:南京出版社 |
南京明志导读 府志篇 内容简介
《南京名志导读(府志篇)》选择的《丹阳记》《景定建康志》《至正金陵新志》《洪武京城图志》《万历应天府志》《康熙江宁府志》二种及《嘉庆江宁府志》《光绪续纂江宁府志》《首都志》这十部府志,是六朝、宋、元、明、清、民国等历史时期南京地方志的优秀代表。专家学者的导读文章,以深入浅出的文字,对每部志书的体例和内容做了精到介绍,对其成就与价值做出公允评价,便于读者阅读与使用这些志书。同时,导读文章还对各志书的来龙去脉进行了深人探讨。一方面,研究编纂者的生平、学术根基以至思想倾向,研究编纂时代的客观环境背景,研究该志书与此前此后志书的传承关系,使读者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一方面,通过介绍志书的存佚情况、版本源流,比较不同版本间的差异变化,有利于读者择善而从。此外,秉承古代典籍“左图右史”的传统,《南京名志导读(府志篇)》还挑选各志书珍稀版本的书影作为插图,以生动的直观印象,增加阅读趣味。
南京明志导读 府志篇 目录
导言南朝志乘佚书纪胜——《丹阳记》导读
整密赅博志乘典范——《景定建康志》导读
金陵新志传世名著一《至正金陵新志》导读
图文胜概神京天府——《洪武京城图志》导读
诗文证史留都无踪——《万历应天府志》导读
名府新志昭美存范——《康熙江宁府志》(陈开虞本)导读
贤臣名志良史佳话——《康熙江宁府志》(于成龙本)导读
榫卯精密开阖有致一《嘉庆江宁府志》导读
取舍有意续志佳作——《光绪续纂江宁府志》导读
独一无二民国良志——《首都志》导读
南京明志导读 府志篇 节选
《南京名志导读(府志篇)》: 综合现存的南京图书馆明弘治重刊本和北京图书馆收藏的清抄本,《洪武京城图志》正文部分共有13篇文字,9幅图,采用以图配文、以文释图的形式,展示了明都南京的山川桥道之美、布局规划之奇、城郭官室之雄、街衢楼馆之盛、郊庙坛观之穆,保存了有关明朝初年南京城的**手资料。 **篇《官阙》,前有《皇城图》。将皇宫放在全书开篇,实际上是向普天之下的世人传达出皇权至上的信息。《宫阙》一文不仅记载了皇宫里的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乾清官、坤宁宫、奉先殿、文楼、武楼、武英殿、文华殿、柔仪殿、春和殿、文渊阁、东角门楼、西角门楼,同时还记载了宫城和皇城的城门以及皇宫内各个建筑物之门,如奉天门、午门、端门、承天门、洪武门、东华门、东安门、西华门、西安门、玄武门、北安门等,数量达40个之多。《皇城图》则为我们直观形象地展示了明皇宫的恢弘气势:中轴线上分布着“前朝”三大殿——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与“后寝”两宫——乾清官、坤宁宫;中轴线两侧分布着奉先殿、文楼、武楼、武英殿、文华殿、柔仪殿、春和殿、文渊阁、东南角楼、西南角楼;在承天门一端门一午门之间的御道两侧分布着太庙和社稷坛。整个皇宫布局井然有序。这种建筑格局,不仅是明朝中都临濠(今安徽凤阳)宫城的范本,也是明清北京紫禁城的蓝本。据《明太宗实录》卷二三二记载:永乐十八年,“初营建北京,凡庙社、郊祀、坛场、宫殿、门阙,规制悉如南京,而高敞壮丽过之”。《官阙》一文和《皇城图》已经成为我们今天复原已经被毁的南京明故宫的**手文献资料。 第二篇《城门》,前有《京城山川图》(明弘治重刊本缺此图,据清抄本补)。目前所见各种版本均无图,不排除因年代久远,原图散佚无存的可能性。《城门》一文记载的京城13座城门,依次是朝阳、正阳、通济、聚宝、三山、石城、清凉、定淮、仪凤、钟阜、金川、神策、太平。对此历来并无争议。《城门》一文记载的外城门只有16座,即沧波、高桥、上方、夹冈、凤台、大驯象、小驯象、大安德、小安德、江东、佛宁、上元、观音、姚坊、仙鹤、麒麟门。这与明朝中后期南京民间开始流传的“里十三,外十八”(明朝顾起元《客座赘语》卷六《外郭门》)的传说并不相符。我们认为,在编纂《洪武京城图志》的时候,外郭还没有竣工,当时只是规划了16座外郭城门,双桥门因位于外郭与京城之间的丁字墙上而未被算在内,大、小驯象门实际上只开辟了1座,如果加上后来在城西开辟的石城关城门和城北开辟的外金川门,这样外郭的城门数量正好是18座。 第三篇《山川》,与《城门》一文共享《京城山川图》。《山川》一文中的山,简要介绍了钟山、石头山、覆舟山、鸡鸣山、石灰山、狮子山、马鞍山、青龙山、方山、聚宝山、牛首山、三山11座金陵名山;川,简要介绍了大江、秦淮、玄武湖、太子湖、稳船湖、青溪、玉涧、东涧、竹篠港和太平堤。其中,鸡鸣山(原名鸡笼山)、石灰山(原名幕府山)、狮子山(又名卢龙山)均是明初新定的名字,而稳船湖是明初新开的湖泊,太平堤是明朝新筑的湖堤。 《京城山川图》从比较大的范围内,宏观地描绘南京外郭周边的山川形胜,涉及石灰山、栖霞山、青龙山、方山、牛首山、三山、长江和外秦淮河水系;同时描绘了京城内外的钟山、聚宝山、狮子山,以及玄武湖、青溪、珍珠河、杨吴城濠、运渎、内秦淮河,展现了明朝都城不落窠臼,依山傍水、因形随势而建的概貌,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第四篇《坛庙》,前有《大祀坛》《山川坛》和《庙宇寺观图》3幅图。《坛庙》一文简要记录了明朝天地坛(又名郊坛)、社稷坛、太庙、龙江坛,以及帝王庙、城隍庙、真武庙、卞壶庙、蒋忠烈庙、刘越王庙、曹武惠王庙、元卫国公庙、功臣庙、五显庙、关羽庙、徐将军庙、晏公庙、无祀鬼神坛18座坛庙的由来和变迁。 ……
历史 中国史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