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镜临习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古镜临习

古镜临习

作者:国风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801805638

定价:38.0

出版时间:2007-08-01

出版社:经济日报出版社

古镜临习 本书特色

兴衰溯源

知遇之恩

声教远播

高山仰止

英雄末路


经天纬地

一代天骄

旷世文豪

著史治国

贞观英主

经济奇才

雄才大略

千古一帝

古镜临习 内容简介

本书是写古代名人及帝王生平事迹的文集。包括收录开国名相、贞观英主、丹心汗青、谋略大师、兴衰溯源等内容。

古镜临习 节选

br />
对镜方知自真形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

  镜,可以知得失。”

——《旧唐书·魏征传》

    《古镜临习》是本写人物的文集,是我多年心血的结晶,是长期积累

而成的。其形成顾名思义,其意自见,我就不赘述了。既是读书所得,也

是思考所得。这里所写的都是我所喜欢的人物。这些人物的经历、言行曾

使我明白许多道理,也给了我许多信心、力量和安慰,使我懂得在纷繁万

象、忠奸混杂、真伪难辨、美丑交陈的世界中到底应该怎样做人处世。这

些文章从搜集、写作到定稿大都经过了数十年之久。他们经常放在我的案

头,我不时翻阅、品读,总有新的收获。每次从阅读中发现新的材料或思

有所得,都及时补充进去。因此,这些文章既是我的作品,也是我学习的

教材,每每以其中人物的言行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遗憾的是,限于时间

和精力,也限于书的篇幅,还有许多十分珍贵的资料和事件没有能写进

去。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我们的先人在生存和发展中积累的做人做事的

经验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的精神宝藏,其中的每一粒“砂

子”都价值连城,我们只能是采一漏万。因此,在本书即将出版之际,我

的心情就像一个发现了一座大的“金矿”,而自己只能够捡一块“砂金”

就不得不离去的旅人那样,总有一种恋恋不舍的心情。为了使这座金矿不

被埋没,而能给别人带来福祉,我愿把自己的发现公诸于世,以便为有志

于“淘金”的后来者指出一个方向,使他们少走弯路。下面就是我要奉献

给大家的。晏殊为北宋词人。7岁时即获神童之名,后经人举荐,破格与其他进

士一道参加宋真宗主持的殿试。题出后,晏殊一看就报告说:“这道题我

十天前做过,请另拟。”真宗见其诚实而多才,乃赐同进士出身。后宫中

需请一位太子的教师,真宗想用晏殊,但吏部官员认为他资历浅。真宗

说:“听说馆阁臣僚们游山玩水,吃喝饮宴,唯晏殊闭门读书,处事谨慎,

不是很适合教育太子吗?”晏殊知道后便如实回答:“不是我不想干那些

事,是没铷,有了钱我也会干的。”真宗听后,更加赏识他的诚实。晏殊

为北宋词人,不少人都知道,“无坷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乃是

他写的名句。但是,不一定许多人会知道,他又是一位非常诚实的人。北

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年轻时,由于家贫,上不起学,他就一个人跑到

一间僧舍中去读书。他每天晚上,用糙米煮好一盆稀粥,等第二天粥凝冻

后,就用刀划成四块,每天早晚各取两块来吃;没有莱,就用盐腌点野菜

茎作为副食。一天,一位同学来看他,见到他的情景,回家告诉当南京留

守的父亲,他父母即命人给范仲淹送去酒肉。过了几天,那同学再去看

他,见到那些酒肉原封不动地放着,已经发霉变味了。同学问其故,范仲

淹说:“我并不是不感谢令尊的厚意,只是我平时吃稀饭已成习惯,不觉

得苦;现在如果贪图吃喝,一生中如何能再吃苦呢?”同学听罢,更由衷

敬佩。自有科举以来,古人就得靠读书赶考,求得金榜题名,谋取一官半

职。对于穷书生来说,十载寒窗也就难免的了。北宋的范仲淹也是走这条

道路,不同的是,他显得更有骨气,更有志向,人生的目标也更为明确。

他不因贫困而丧志,恰恰相反,他以贫困励志,以苦为乐,自觉而又严格

地约束自己。同学父母送来的酒肉,对于长久以冷稀饭为食的范仲淹来

说,实在是太难得的佳肴了,然而,他知道,自己正在艰苦奋斗之中,吃

了一两顿美味佳肴,就会滋长一分贪图吃喝之心意,所以,他宁可让酒肉

发霉变味,也不尝试一点。能够这样约束和激励自己,也无怪他能够学有

所成,并成为北宋朝一代名臣了。明朝人徐溥在求学时,为了捡点自己的

言行,别出心裁地想了一个方法。他在桌上准备了两个瓶子,每当自己做

了一件好事,说了一句好话,想了一个好念头,就在一个瓶子里放一颗黄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历史 历史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史

在线阅读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