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苏联-披头士震撼克里姆林宫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回到苏联-披头士震撼克里姆林宫

回到苏联-披头士震撼克里姆林宫

作者:伍德海德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49566921

定价:48.0

出版时间:2015-08-01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回到苏联-披头士震撼克里姆林宫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关于披头士的音乐如何对当时世界上**的极权国家统治下的年轻人造成影响,并导致其*终解体的纪实性著作。披头士记录**人、英国BBC传奇导演莱斯利·伍德海德同名纪录片实录。本书以独特的视角,深入剖析了披头士缘何在苏联遭禁,引导我们进入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的披头士精神世界。

回到苏联-披头士震撼克里姆林宫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献给对上世纪六十年代音乐感兴趣的乐迷的*好礼物,也是研究苏联社会政治文化变迁的有力参考.作者是著名纪录片导演,在1962年时就曾录制过披头士表演的珍贵视频,并由此引发浓烈兴趣,探寻披头士风靡全球却独独在苏联被下禁令的真实原因.

回到苏联-披头士震撼克里姆林宫 目录

序.001
铁幕挡住披头士热潮 007
"回到苏联".020
不服管的音乐和音乐家.034
暴君之死融化冻土.059
长官不让我们听猫王.067
"当我了解披头士之后,我开始信仰上帝".073
苏联摇滚生于特权阶层.084
我们是披头士一代人.099
人们战胜了恐惧.106
听到他们的音乐,一个王国就此沉沦.114
特啦啦先生.123
改变的时刻到了.138
"我明白这是尽头了".146
再次伟大.153
那扇门被打开了.158
红场高歌.166
披头士就是信仰.174
世界开始了.187
"杀死苏联的人".198
约翰·列侬圣殿.205
"该死的保罗·麦卡特尼".210
"你必须生于苏联".219
"仍恨洋子".232
明亮的光.239
描写爱的音乐,改变世界.267
此地有老虎.282
我们一直热爱披头士.303
鸣谢.309
译后记.311

回到苏联-披头士震撼克里姆林宫 节选

"披头士或多或少地融化了百万俄罗斯少年的心灵,并让他们做好准备来面对苏联的终结. "1987年当我在伦敦**次见到陀伊茨基时,他轻描淡写地这么描述披头士对他们这代人的冲击,这句话却成了我的至高诱惑.他坚持认为披头士在西方赢得冷战的过程中是比核弹更有决定作用的武器,我被迷住了.
那之后数年中,那个我所熟悉的世界——那个东西方相互对立对吼对抗,柏林墙把这个星球割裂的世界崩溃消亡,不复存在.这几年中陀伊茨基成为我的捉摸不透的向导,充满怀疑的预言者,*不可思议的朋友.这几年中我成为苏联的常客,见证了苏联解体、铁幕崩溃这部历史大戏,并为此深深着迷.
从很多角度来看,陀伊茨基都是个不可思议的朋友.他有着一种粗糙的似乎是拼凑出来的好莱坞风格的帅气,自称是"酷耶稣"的傲气,充满怀疑,才华横溢,纵横于逐渐成形的苏联反传统文化界.他依靠自己而成名,当"名人"这个概念在苏联还不普及的时候就已经成了名人.在摇滚乐还可能需要付出惨痛代价的时候他就已经成为一名无畏的苏联摇滚乐组织者,在横跨整个苏联——从波罗的海各国到格鲁吉亚和西伯利亚——的混沌音乐世界中探索和宣扬摇滚乐.
1985年,陀伊茨基被迫离开了国家官方通讯社——他称呼那里为"苏联文化精英的舒适的泥沼".在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成为苏联*高领导人之后不久,他麾下的文化官员们就宣称在莫斯科将开放一个官方的"摇滚俱乐部".看上去是一个令人鼓舞的迹象,但是陀伊茨基立刻就开始怀疑."那个俱乐部是由那些品行端正、无可挑剔的官方机构组建的,"他说,"共青团,莫斯科市政府文化部,还有贸易工会——所以我没抱啥希望."陀伊茨基被迫离职的同时,也被踢出了"人民创作者协会"这个奥威尔式的组织.对莫斯科的摇滚乐社群来说,戈尔巴乔夫的新政没带来什么好消息.
陀伊茨基对这一切的回复是在 1986年 5月,他为切尔诺贝利的受害者组织了一场巨型的慈善摇滚演唱会.当时慈善摇滚演唱会这个概念在苏联尚不为人知,陀伊茨基碾过了紧张的官僚们设下的重重阻挠,将这场演出付诸实现.这场为了切尔诺贝利的演出令刚刚上台的戈尔巴乔夫政权深感尴尬,因为当时他们还在下意识地回避、否认,试图控制关于这场灾难的信息.克里姆林宫一直隐瞒着这场灾难发生的消息,直到放射性污染的云团触发了瑞典的监测器.政府也没能警告当地人民及时保护自己.在陀伊茨基的摇滚慈善演出上,苏联政府感觉自己被推到了台前,必须设法来援助灾难的受害者.受"拯救生命"演唱会 a影响,这场莫斯科的演出吸引了三万名观众聚集到一起,有七个顶级的苏联乐队在此演出.这是苏联体制外力量的一次前所未有的展示.几个月后苏联的电视台播出了演唱会的选段.
在陀伊茨基短暂访问伦敦时我和他见了面,在戈尔巴乔夫执政初期他得到允许,可以穿过铁幕出国旅行,但是代价是他的妻子必须待在莫斯科,以免双双叛逃.他说他很遗憾没能乘热气球早早逃离.他前来宣传他的关于摇滚乐在苏联的书,顺理成章地命名为"回到苏联".书的封面很吸引眼球,将苏联的镰刀锤子图案中的锤子换成了一把吉他.在a Live Aid,1985年 7月 13日于英国伦敦和美国费城同时举行的旨在为埃塞俄比亚大饥荒筹集资金的跨地区大型慈善演唱会.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历史 世界史 欧洲史

在线阅读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民国遗脉     下一篇:历史的巨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