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

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

作者:韩茂莉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301259818

定价:48.0

出版时间:2015-06-01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 本书特色

大地是人类生存的根基,也是人类活动的舞台,人类依托大地、利用大地、改造大地的行为,成为地理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历史地理是研究往昔的地理,《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涉及历史地理研究的主要领域——疆域、环境、政区、农业、交通、军事、城市等,对这些领域的基本问题及其历史发展进行了梳理和介绍,是了解中国历史地理很好的入门书。

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 内容简介

历史地理是昨天的、前天的地理,融时间与空间于一体,《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梳理疆域、环境、政区、农业、交通、军事、城市等的历史发展,通过回归前人经行的历程探寻旧日的足迹及其影响.
《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配有数十幅贴合内容的插图,更直观,更具说服力.

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 目录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总序
**讲 绪 论
第二讲 历史地理研究的起点
 ——史前时期人与环境
 一 史前时期聚落的环境选择
 二 聚落环境选择与人类生产方式
 三 史前时期西辽河流域聚落持续使用时间与环境容量
第三讲 地理视角下的历代疆域变迁
 一 “中国”的含义及其空间变化
 二 中国历代疆域变化与疆域变化的地理基础
 三 清代晚期的疆界条约与疆域变迁
 四 关于疆域问题的余论
第四讲 历史时期气候变化与植被的地理分布
 一 历史时期气候冷暖干湿之变
 二 历史时期植被地理分布变化与重要农业生产界限
第五讲 历史农业地理背景下的人类活动与环境改造
 一 历史时期人类农业开发与环境改造
 二 农业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
第六讲 历史经济地理的重要命题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与北方移民的技术贡献
 一 从易田制到土地连作
 ——江南土地利用率**次提升
 二 从水稻秧播到稻麦两熟制
 ——江南土地利用率第二次提升
 三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环境选择与南移时间
第七讲 江河湖泊演变与人类活动
 一 历史时期黄河河道变迁
 二 关于历史时期黄河水患原因的探讨
 三 历史时期长江中下游水道变迁
 四 长江中下游湖泊变迁
第八讲 畜牧业的地理空间与草原游牧方式
 一 非农业民族的地理分布与经济生活方式
 二 畜牧业从原始农业中分离与游牧业诞生
 三 游牧业与游牧方式
第九讲 政治的空间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与行政区
 一 分封制与政治空间管理
 二 郡县制与地方行政管理
第十讲 空间的政治
 ——行政区划界原则与历史渊源
 一 “随山川形便”行政区边界
 二 “犬牙交错”行政区边界
 三 “随山川形便”与“犬牙交错”划界原则对当代的影响
第十一讲 历史交通地理(上)
 ——华北、内蒙古、东北三大区域的道路系统
 一 太行山东麓道路与重要战例
 二 华北平原通向内蒙古的道路与重要战例
 三 燕山山脉与华北通向东北的道路
 四 黄河中下游地区陆路交通
第十二讲 历史交通地理(中)
 ——西北、西南道路交通
 一 “关中”的得名、道路系统与重大历史事件
 二 川陕交通道路与重要战事
 三 西南地区交通道路与民族经济文化
 四 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
第十三讲 历史交通地理(下)
 ——运河与水路交通影响下的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一 运河的开凿与主要运河的流向
 二 天然河道的利用与岭南交通
第十四讲 地理形势与古代战略空间的演变
 一 从西向东的政治空间与战略进程
 二 从北向南的人口流动与军事交锋之地:淮河流域
 三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带的战事与长城的地理学意义
第十五讲 历史城市地理的基本问题
 ——城市产生、城市地域空间格局与都城内部结构
 一 城市产生、发展的地理过程
 二 中国古代城市地域空间格局
 三 中国早期城市形态与重要古都平面布局
 四 中国古代都城选址的地理基础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 作者简介

韩茂莉,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主要研究中国历史地理,在历史农业地理、历史时期环境变迁以及历史乡村社会地理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项,出版《宋代农业地理》《辽金农业地理》《草原与田园--辽金时期西辽河流域农牧业与环境》《中国历史农业地理》等学术专著,并在《文史》《地理学报》《考古学报》《近代史研究》《中国史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主讲课程“中国历史地理”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精品课。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历史 中国史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