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铜鼓

铜鼓

作者:万辅彬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08719429

定价:18.5

出版时间:2012-08-01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铜鼓 本书特色

中华民俗是炎黄子孙沟通情感的纽带,是彼此认同,是彼此认同的标志,是规范行为的准绳,是维系群体团结的黏合剂,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在民俗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文化创造、民族的真善美。
万辅彬、蒋廷瑜、韦丹芳所著的《铜鼓》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用生动活泼的文字,介绍了铜鼓的传说、铜鼓的主要类型与特点、铜鼓的铸造与审美、铜鼓的社会文化功能、铜鼓的民俗等内容。

铜鼓 内容简介

    中华民俗是炎黄子孙沟通情感的纽带,是彼此认同,是彼此认同的标志,是规范行为的准绳,是维系群体团结的黏合剂,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在民俗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文化创造、民族的真善美。 万辅彬、蒋廷瑜、韦丹芳所著的《铜鼓》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用生动活泼的文字,介绍了铜鼓的传说、铜鼓的主要类型与特点、铜鼓的铸造与审美、铜鼓的社会文化功能、铜鼓的民俗等内容。

铜鼓 目录

**章  铜鼓的起源和发展
  万家坝古墓中的铜鼓与铜釜
  陶釜  铜釜  铜鼓
  铜鼎和铜鼓是同一个“祖先”
  铜鼓的传播与发展
  铜鼓回到民间
第二章  铜鼓的传说
  壮族民间传说
  布依族民间传说
  瑶民间传说
  苗族铜鼓的故事和传说
  彝族的民间传说
  其他民族关于铜鼓的民间传说
第三章  铜鼓的主要类型与特点
  铜鼓的分类
第四章  铜鼓的铸造与审美
  铜鼓的铸造工艺
  铜鼓的合成成分
  铜鼓的矿料来源
  铜鼓的乐音追求
  铜鼓的优美造型
  铜鼓的装饰艺术
第五章  铜鼓的社会文化功能
  由炊具到乐器
  财富与权力的象征
  击鼓与权力的象征
  击鼓为号
  沟通人神
  走入民间
第六章  铜鼓的民俗
  壮族铜鼓民俗
  布依族铜鼓民俗
  瑶族铜鼓民俗
  水族铜鼓民俗
  苗族铜鼓民俗
  彝族铜鼓民俗
第七章  铜鼓的音乐和舞蹈
  追寻蚂拐的英魂——壮族铜鼓音乐和舞蹈
  从猴到人:再现的传说——瑶族铜鼓音乐和舞蹈
  十二则和刷把舞——布依族铜鼓音乐和舞蹈
  美丽的“妻丽”——彝族铜鼓的音乐和舞蹈
  其他民族的铜鼓音乐和舞蹈
第八章  铜鼓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铜鼓的传播与铜鼓文化圈
  铜鼓文化的传承
  铜鼓文化的保护
后记

铜鼓 节选

中华民俗是炎黄子孙沟通情感的纽带,是彼此认同,是彼此认同的标志,是规范行为的准绳,是维系群体团结的黏合剂,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在民俗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文化创造、民族的真善美。
万辅彬、蒋廷瑜、韦丹芳所著的《铜鼓》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用生动活泼的文字,介绍了铜鼓的传说、铜鼓的主要类型与特点、铜鼓的铸造与审美、铜鼓的社会文化功能、铜鼓的民俗等内容。

铜鼓 作者简介

万辅彬,广两民族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科技大学客座教授,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兼职博士生导师。出版《中国古代铜鼓科学研究》等专著8部,发表论文70余篇。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蒋廷瑜,研究馆员。中国10代铜鼓研究会理事长。出版《古代铜鼓通论》等专著12部,发表论文80余篇。1990年被评为广西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韦丹芳,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专业在读博士生。已发表论文20余篇。

铜鼓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历史 考古文物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