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往事追踪报告-(上.下卷)
中南海往事追踪报告-(上.下卷)作者:徐焰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07330489 定价:98.0 出版时间:2010-08-01 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 |
中南海往事追踪报告-(上.下卷) 本书特色
中南海对于世人来说已经不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新中国*高权力机构乃至领袖的代名词,在此不仅上演过一幕幕情系国家命运的政治剧目,同时还在继续引领新中国走向辉煌。
本书由权威军史专家倾力奉献,图文并茂,真实再现了共和国领袖的风采,给人以思想和视觉的震撼。是一部值得阅读、收藏的珍贵红色经典。
中南海往事追踪报告-(上.下卷) 内容简介
半个多世纪以来,一提到“中南海”这三个字,亿万中国人都会将其与中国共产党中央、毛泽东等领袖^物联系在—起。在他们心目中,中南海已经不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新中国*高权力机构乃至于领袖的代名词。
现代人关注“中南海”,是因为那里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并演出过—幕幕牵系国家全局的政治剧目。在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中南海名符其实作为共和国的心脏,在这里指挥着中华大地上的建设和斗争。
本书揭开了历史尘封的中南海面纱,记载了开国第—代领导人的办公地点。毛泽东在此工作生活了27年之久。共和国领袖们商讨国是的神圣之地。神秘红墙里见证了粉碎“四人帮”惊心动魄的过程。
中南海往事追踪报告-(上.下卷) 目录
序言 地理上的中南海风光如画报告之一 为你在纸上导游中南海
01/中南海的迎宾口——新华门
02/园内胜景——蓬莱仙境瀛台
03/幽静别园——“园中之园”静谷
04/耀武之地——紫光阁
05/公务之所——摄政王府旧址
06/昔日胜景——芭蕉园,水云榭
报告之二 揭开历史尘封的中南海面纱
01/北京作为皇都初建,中南海便属宫廷
02/明清的中海、南海因皇帝受难扬名天下
03/民国年间风云激荡中南海
04/李宗仁进入中南海如同傀儡,禁苑*后交傅作义
05/居仁堂内的会议*后确定了北平和平解决
报告之三 中共中央由香山转入中南海
中南海往事追踪报告-(上.下卷) 节选
《中南海往事追踪报告》内容简介:中南海对于世人来说已经不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新中国*高权力机构乃至领袖的代名词,在此不仅上演过一幕幕情系国家命运的政治剧目,同时还在继续引领新中国走向辉煌。
中南海往事追踪报告-(上.下卷) 相关资料
01/中南海的迎宾口——新华门人们看到中南海的正门,便是面对西长安街的新华门。这座华美的宫廷式的门廊,追溯起来已有200多年历史。它建于清乾隆二十三年,据传说为爱新觉罗?弘历即乾隆皇帝为他宠爱的香妃所建,当时命名为宝月楼,也称望乡楼。所谓“望乡”,是指香妃怀念她远在新疆的家乡。传说总归是传说,正规的清史上的香妃一事并不像野史所书,而且据一些史学工作者考证,乾隆皇帝并没有这个妃子。据比较可靠的说法,乾隆皇帝建此门,是因皇家禁苑的南边没有围屏。早在明朝时,太液池的开拓和瀛台的营造已具现有规模,只是太液池南岸濒临皇城,却未建宫室。乾隆皇帝每临瀛台南眺,总是嫌其平直,没有屏障。为此,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乾隆皇帝决定依太液池的水阔的瀛台胜景建楼阁。此次建的楼阁,初定为3层,后改为2层,宽广7间。工程于春日破土动工,秋季告竣。届时皇帝登楼北望,池不觉窄,岸不嫌长,云阁琼台、奇峰古槐,宛似仙境;南望可见长安大道,三市五都,玉堂金马,人流熙攘,热闹繁华;西边远山起伏连绵,隐约可见,朝霞夕隘,气象万千,正所谓“一泓水镜呈当面,满魄冰轮映举头”,春池秋月,都在楼前。该楼落成后景致诱人,乾隆对楼阁便以其“池与月适当其前,抑亦有肖乎庶寒之庭”来命名,曰“宝月楼”,还手书“仰视俯察”匾额。后来他在“御制宝月楼诗注”中提到建造宝月楼的原因时又说:“瀛台皆前明所建,唯南岸向无殿字,故以楼以配之。”他还解释说:“楼临皇城,俯视可见长安门朝骑。”由此看来,乾隆建此楼群的真正用意是便于一览景色,而不是像民间传说那样是为讨得香妃的欢心。不过既然此传说流行甚广,并编造出一些动人的故事,不妨在此一叙。所谓香妃的传说,出于清代乾隆朝平定回部一役。位于如今新疆南部的回部地区,自西汉起便是中国的西域。从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起,清军在平定准噶尔叛乱后,从吐鲁番继续进兵天山南路,经两年征战统一了南疆各部。据传说,在这次出兵中,乾隆收纳了一名封号为香妃的女子。人称香妃入北京后深为乾隆宠爱,时常陪伴乾隆跑马射箭。但身处异地,远离故土,深居宫禁的香妃,常常因思念故乡而潸然泪下。乾隆得知,怜香惜玉,便下令将新疆回民迁来一部,在长安街以西建房而居,房屋的形状和格局完全按照回族的传统,并建礼拜寺与宝月楼南北相对,俗称“回子营”。每当香妃思念故土,乾隆就和她登宝月楼南望,见“回子营”如见故乡,因此这宝月楼不是眺望楼而是“望乡楼”。有人引据过乾隆专门作过两首《宝月楼诗》,其中一首为:“冬冰俯北沼,春阁出南城,宝月昔时记,韶年今日迎。屏文新禄,镜影大光明;麟次居回部,安西系远情。”乾隆留下的诗文太多,有四万首之多,其中多是无聊的写景之作。从这首诗看,并未提及香妃一事,只是因建宝月楼的时间正好与清军出击回部相同,因此有“安西系远情”之感。这也就是说,他见此楼如见万里外的征战人员。从建楼的年月来看,也不可能是为香妃所修。因为民间所说香妃是征回部结束后所得,至少在1759年以后。而建此楼恰恰在征回部同年即1758年,时间上也不吻合。关于香妃的传说,清末民初一些文人有多种版本,其中不乏对清朝民族压迫政策的怨愤情绪的反映。其中有流传颇广的传说是,香妃为回部小和卓木霍吉赞的爱妃,身上溢放一种奇异的香味,美妙无比。乾隆对香妃早有所闻,清朝大军出师平定回部之时,大将军兆惠前来辞行,乾隆流露出了想尽快一睹香妃芳容,亲闻异香的愿望。兆惠心领神会,在平定回部中还真擒得香妃,押解京师。乾隆甚喜,除奖赏将军兆惠,又把香妃安居西内。可是香妃性格刚烈,对人冷若冰霜,无论和她说什么都一句不答。乾隆心急,又没有什么好办法,最后只好派宫中善于言辞的宫人来劝导,香妃并没有改变初衷,而是慨然从袖中拿出一把小刀,说:“国破家亡,死志久决,然决不肯轻易死去,必得一当,以报故主。皇上如果逼我,我就立即循志而死。”宫中之人听后,只好如实禀告,乾隆没办法只好派人连夜小心守护。这件事被孝圣皇太后知道,便几次劝乾隆不要入香妃处,以免被刀所伤。这样度过了若干年,一天圜丘大祀,乾隆先赴斋宫,皇太后乘机宣召香妃入宁寿宫,赐她自缢。香妃大喜,叩拜说:“太后天地恩,竟肯遂臣妾志耶!”说完,自缢于旁室。乾隆闻报此事,仓皇赶回宁寿宫,但见香妃已命绝,痛哭不已,便以妃子的礼节厚葬香妃。还有另外一种传说是:香妃为乾隆所宠爱,“后宫三千,无与伦比”,引起了后宫女人嫉恨,于是她们就常在太后面前拨弄是非。太后早就想除掉香妃,就此便找了个借口赐香妃自缢。目前的新疆喀什的东郊还建有一座香妃墓,是当地名胜。那里的导游介绍说,香妃为乾隆的妃子,因水土不服病故,埋葬于东陵,喀什的墓里只有她的衣冠。研究清史的专家证实,香妃的传说故事与史籍不符。乾隆共有嫔妃40多人,其中只有容妃和卓氏来自回部,此人活到55岁才病故,入葬清东陵。和卓氏身上也根本没有香气的记载,清史上根本不存在什么香妃。抛去这段民间的不实传说,新华门的前身宝月楼只是为屏障南海而修。1912年袁世凯窃取了大总统职务,把中南海作为他的总统府。此时的宝月楼成为总统府大门,便被改名为新华门,从此在府门悬挂起“新华门”字样的门匾。在新华门这座中国古典建筑风格的二层楼上,高悬着石青地金字楷书“新华门”三字匾额,这3个苍劲雄浑的字出自袁励准之手。此人号珏生,笔名恐高寒斋主,1876年出生于江苏常州的一个书香门弟。他擅诗文,其诗节奏感强,顿挫分明,酷嗜书画,尤擅长仿宋元山水画。他对宋代米芾的字特别喜欢,挥笔潇洒自如,楷、篆、隶俱佳,诗、书、画为三绝。袁励准于1898年中进士,被命为南书房行走。他同情康有为的变法维新,随后被免官。1901年清廷被迫宣布实行“新政”,翌年袁励准被任命为京师大学堂监督,1905年创办实业学堂并任校长。进入民国年间后,他一心钻研国学和字画,1932年被辅仁大学美术系聘为教授,1935年在北京病逝。“新华门”三字,题写于民国初年,至今故宫、颐和园内尚有袁励准的墨迹。当时袁世凯曾托人邀他做官,但被拒绝。此后,袁励准以卖画为生,在荣宝斋、清秘阁等书画店挂有笔单。他和琉璃厂各古玩店也很熟悉,人们常拿一些书画、古董、瓷器请他帮助鉴定。此外,他收藏甚丰,据说藏有米芾用的端砚,此砚背面有乾隆皇帝的题字。由此看来,袁励准还是一个性格清高且有强国之心的学者型人物。民国年间的新华门,与清代相比已有所改变。袁世凯在改建新华门时,先拆除了一段宛墙,然后在楼的两旁新砌两堵八字墙,使其与南海的宛墙自然地连接在一起,并在楼的北面修建了一座大影壁,使人看不到门内的太液池水。他窃国阴谋得逞之后,还一心想建立袁氏新王朝,作风派头也都效法慈禧,在中南海园中也建造铁路,从新华门铺设轻便铁轨至丰泽园。袁世凯经常乘车行驶其间,每车坐数人,由壮夫前后挽拉而行。冬至后,南海水面结冰,他则乘冰床,往返于新华门南海北岸结秀亭之间。冰床如暖轿,由4人推行。1915年袁世凯称帝前,甚至改中南海为新华宫,便是依此门改名。袁世凯死后的民国年间,中南海新华门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后,除了对这座两层的门楼装修一新外,结构上并无大的改动。只是在门内那道影壁墙上,加上了“为人民服务”这5个毛泽东手书的大字,不仅分外耀眼,而且体现出这一庭院新主人的宗旨。02/园内胜景——蓬莱仙境瀛台走进新华门不远,便可看见瀛台。那是南海中的一座美丽的小岛,始建于明代,清时多次修葺,是明、清两代帝王后妃的游宴之所。走进这里,可身临于湖光山色之中,周围的古建筑极具特色,宛如身处蓬莱仙境。由于瀛台距丰泽园不远,毛泽东住进丰泽园后,工作之余经常到此散步。有时接待一些民主人士,便一路说话,直走至瀛台,还经常在此闲坐谈话。瀛台,明时称为南台,清代以后才改称为瀛台。由于1898年维新变法失败后光绪帝被软禁,送入瀛台,送饭时才开桥放行太监,该地从此更扬名天下。明朝时的南台,只占有现在瀛台最南端的一小块地方。明代李文达曾记载:“南台林木阴森,过桥而南有殿曰昭和,门外有亭临岸,沙鸥水禽,如在镜中。”当时南台岛上林木深藏,建筑简单,只有一座昭和殿,殿前建有一个小亭,名澄渊。这个亭子的南边有村舍水田,池水宽阔,清澈,常有凫雁水鸟翔集水面,那时的南台,很有一些水乡野趣的味道。皇帝和嫔妃们到处游玩,如同吃腻了宫廷大宴想品尝一下民间小吃。清朝入关的第一位皇帝顺治当政期间,便在这座岛上新建宫室,作为帝后避暑之处,顺治皇帝还御笔题额,改原来南台之名为“瀛台”。进入康熙年间以后,随着清廷收入日益丰足,对瀛台一带又不断扩建修葺,所有宫室都改为黄瓦铺顶。改造之后的复殿重房,交疏对溜;青台紫阁,浮道相通。并在水边堆叠奇石,种植花树。层岩小壑,委曲曼回,蓼渚芦湾,参差掩映。这一片美景,独为帝王享受,每年皇帝祭社稷坛礼毕后,都要到瀛台更衣,然后再往畅春园请皇太后安。此时乾隆曾写下了“祭罢回銮路转西,台仲月晓寒凄”的诗句,便说明了当时祭祀的程序,以及瀛台在宫廷中的地位。进入瀛台这个小岛,要走过汉白玉拱桥,踏上40级台阶,迎面是翔鸾阁,此为瀛台的正门。翔鸾阁背南面北,高两层,有7间之宽,左右两边展延出双层回抱楼,各有19间,拾级而上,可登高眺望一片美景。阁后西楼名瑞曜,东楼名祥辉。在翔鸾阁后面,建有涵元门,门内东向是庆云殿,西向的是景星殿,这两个不大的宫殿作为配殿。这个不大的小岛,建筑精致,上岛后穿过涵元门,正中便是涵元殿。殿坐北面南,是瀛台的正殿。殿原名为香殿,乾隆六年改题殿名,殿中悬的匾额上书“天心月胁”四个大字。东室额为“含经味道”,西室联曰:“于此间得少佳趣,亦足以畅叙幽情。”据说这些均为乾隆亲笔御书。这位皇帝不仅到处留诗,也留下“御笔”无数。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于解放后回忆说,据他所知,此前的清帝题字时,其实往往是由御书房的书法高手们先行代写好字样,皇帝高兴时便照样临摹一下,如懒得挥笔索性就拿这些御书房作品充数,因此这里是不是乾隆亲笔已难考证。在瀛台岛上,涵元殿是清皇游览、休息和筵宴的主要场所。康熙、乾隆这两位皇帝在位时,便经常在这里赏宴王公宗室、大臣权贵,君臣一起饮酒作乐,联句赋诗,时称“仗马排芳岸,游龙达玉律”,其场面隆重,热闹异常。乾隆十八年(1753年)秋八月,乾隆皇帝大宴皇亲权贵150多人于此,当时心花怒放,在高兴之余命画院绘图于涵元殿壁间,以纪其胜。到了晚清,随着整个清室衰落,瀛台上的涵元殿便冷落下来。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皇帝被慈禧囚于瀛台,便住在涵元殿。整个瀛台便失去了昔日的气色,变得冷落寂寞。当时给被囚皇帝送的饭,往往也都是凉的。涵元殿的东侧建有一楼,名为藻韵楼,西侧一楼名为绮思楼。这两楼均为两层6间。涵元殿正南相对的是香殿。香殿原名蓬莱阁,因瀛台正殿改了名,就把香殿的殿匾悬在相对的蓬莱阁北门上方,但阁南依旧悬挂着蓬莱阁的匾额,因此这栋房子亦称殿亦称阁,有点不伦不类。在香殿东侧,有一宫室北向,额曰“溪光树色”,再北面的西向房子,名为“虚舟”。香殿西侧也有一宫室北向,额曰“水一方”,再北面东向的房子,则名为“兰室”。从室名的题字看,都显得很典雅,以景咏之,耐人寻味。在清朝,香殿也曾是瀛台宴筵的场所之一。皇帝在紫禁城内举行大典过后,通常不便在皇宫赐宴,因此许多君臣同饮的宴会便设在这里。从建筑结构看,从翔鸾阁到香殿形成为一个平坦完整、参差错落、环拱有序的大院落。从香殿两侧缘梯而降,方识香殿为上下两层的真面目。这里东西奇石古木,幽径深洞,太湖山石垒就奇峰峭壁,在玲珑剔透、雍容华贵的殿阁之外,又加上了天然山林的景致,只不过因地幅较小,显得有点像个微缩景观。在明朝的南台旧址南侧是香殿,东为春明楼,西为湛虚楼,都是两层结构,高达数丈。在两楼之间,还有一个高2.6米的木变石,这是清朝的黑龙江将军福僧阿进献的供品。乾隆在此畅游,面对木变石,曾吟诗一首:“异质传何代?天然挺一峰。谁知三径石,本是六朝松。苔点犹疑叶,云生欲化龙。当年吟赏处,借尔抚遐踪。”单纯就诗论诗,此一咏景诗还算上乘,如果确为乾隆所做,而非身边的帮闲们代笔,倒是一首好诗。那个在位61年的乾隆帝,好大喜功,事事追求天下第一,诗作也留下千万首而称中国之最。不过数量如此惊人的诗赋是否都为其御笔亲作,那是大可怀疑的。瀛台最南端是迎熏亭,此亭面水背山,隔海与新华门相对。在亭子旁的水中,有桥与瀛台相连,亭中联上写有:“相于明月清风际,只在高山流水间。”站在亭前展目四望,波光映目,水色山光,可见瀛台岛上的殿堂楼阁凌檐翘顶,再覆以黄、绿、蓝多色琉璃瓦,掩映在碧树浓荫之中,令人有些感受到自己置身于蓬莱仙境之中。如从藻韵楼折向东,在太湖山石之上还有一个小院落,南有一屋,北有一室。南屋名补桐书屋,北屋名随安室。雍正二年(1724年),已被内定为皇储的四子弘历(即后来的乾隆皇帝)曾在这里读书。当时,院中有两株老桐树,因一株桐树因病枯死,所以在树边补种了一棵,取其意命名为补桐书屋。在补桐书屋的东北处,是待月轩。据说当初乾隆闲来无事,常来此等待东升之月。再往北有一个六角形的亭子,立在山岩之上,深荫之中,命名为镜光亭。当时有诗云:“临水虚亭号镜光,微风不动液池沧。岸傍人柳非音树,常乃幻之幻是常。”在镜光亭的东面水中,还有一座小巧的亭子,叫鱼亭。亭子两边通过五曲石桥,与瀛台相连,其形状宛如镶在精制玉壶上的一根银攀,它使瀛台更像一座传说中的壶形神山。如漫步从绮思楼折向西,与东面补桐书屋相对称的地方。也有一个小院落,建有一屋一室。南屋名长春书屋,北室名漱芳润。附近山石山的曲台回廊名八音克谐,都是风景绝佳之处,与湖光相映生辉。小小的瀛台之地,亭台楼阁相连,尤以亭子居多。在长春书屋院西,临太液池边有一个亭子名怀抱爽。在这个院的后面有两块剑石,矗立朝天,坚秀挺拔。在石头上,还刻着乾隆的御笔“插笏”两个大字。这些剑石并非天然溶岩,而是人工造就点缀在此,当年搬运时不知耗费了多少人力。在怀抱爽亭稍北,瀛台西岸立着一个整块巨石的汉白玉石碑,叫人字柳碑。立碑之处,原是一株百年巨柳,巨柳干粗叶茂。据说在乾隆十八年(1753年)的秋天刮来一阵狂风,接着轰雷炸响,摧枯拉朽,百年巨柳在狂风中被吹得树干倾斜,一枝倒垂着地,后来便取本柳的一根枝条插入地下为其支撑,天长日久,枝条成活,与主干绞缚无分彼此,合为一树,两足分立,恰似一个人字,为此被称之为人字柳。这人为与自然合一的奇特景观,使乾隆皇帝深感奇异,专门来此观看,并令人在此立下石碑,并为之作序赋诗,“俯液池以写影,望台而驰情”。这里后来也成瀛台一景。由于瀛台风光旖旎,景色迷人,历代有一些文人便赋诗吟唱。能进入这一皇家禁苑的墨客,大都是皇室的御用文人,诗中虽颂扬了当地美景,却难免渗有封建士大夫情趣和对统治者的谀词,择其二首录之,便可见一斑。
历史 历史知识读物 历史随笔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